《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40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的鼻子也能换?还和运势有牵连!

  我也不满意自己的鼻子,可以给我换个富翁鼻么?
  给你换个贵妃鼻。
  我男的。
  那就没了,我这还有一个道人鼻,附送筑基丹三瓶。
  一边去!
  (出《括异志》)
  日期:2013-10-12 10:52:00
  48  居延部落主
  北周静帝初年(宇文阐,原名宇文衍,北周末代皇帝,受其父宣帝内禅即位,是年七岁,在位三年,年号大象,大象三年让位于丞相. 随国公外祖父杨坚,至此,北周灭亡,隋朝建立)居延部(故址约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落主勃都骨低,为人残忍孤傲,骄奢淫逸,以凌虐人民为乐。所居住的宫殿奢侈华丽。令其他番邦自叹弗如。
  一天,有几十个人来到部落,一个好象是头目的人投刺(投递名帖)声称自己是省名部落之主成多受,要拜见你们的主人 ,勃都骨低见来人车马众多,而个个都器宇不凡,因此让他们马上来见。
  骨低和他们礼毕了以后,很惊讶地问:“为什么你们要叫一个这么奇怪的部落名字呢。”
  那人回答说,我手下的人各有各的姓,有姓马的、姓葛的、姓皮的、姓鹿的、姓熊的、姓獐的、姓卫的、姓班的,但都叫受,因为我是部落首领,所以叫多受。”
  骨低又说:“看你们的衣着打扮象乐官(此处据《诗?邶风?简兮序》释义为乐官,原文作伶官,因为伶氏世掌乐),那这个有作何解释呢”
  成多受又说:“我们仅仅是通晓一些摆弄碗碟珠宝的本事,不喜欢为世俗所羁绊是我们的天性,说的话都是有根有据的经书的义理。”
  骨低显出很感兴趣的样子说:“这个东西本人从来没有见过,今日希望开开眼界。”
  有一个伶人说:“我们一路走来,饥肠辘辘,肚皮已经可以把身体绕个三圈了,如果主人的凡是不够充裕,我们没有吃饱,我们开口要,您不会不给吧。”
  骨低很高兴,命令手下去准备最精美的筵席。
  吃饱喝足了之后
  一伶人说道:“我给主人表演一个‘大小相成,终始相生’的戏法吧!”
  骨低连声说好。
  于是,骨低看见了:

  一个高个子吞掉一个矮个子,一个胖子吞掉一个瘦子。 “这个是大小相成。”一个伶人说道,最后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最后高个子就说下面我们来表演终始相生,于是他吐出一个人,那吐出的人又吐出一个人,胖子也一起这么做,如是再三,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人数
  骨低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玩意,惊讶得合不拢嘴,半天才回过神来,叫下属重重地赏赐了他们
  第二天,他们又来了,表演的东西和昨天的一样,这种情况持续了半个月。骨低由当初的惊喜变得极不耐烦,连饭也懒得给他们准备了 ,就差叫他们收拾收拾,从哪里来滚哪儿去了。那些伶人们开始生气了,骂骂咧咧地说,你以为我们表演的是幻术是吧,那么就借你的娘子来用一下,证明我们不是幻术。
  骨低于是把一大家子人都叫来了,多受一张嘴,好家伙!竟然把骨低的老婆孩子兄弟姐妹外甥侄子统统吞了下去,隐隐约约还从肚子里面传来了求饶的哭声,请求出来,听起来很是凄惨,骨低惊骇不已,连忙下座跪在多受面前,磕头如捣蒜,低声哀求。其他伶人说无妨无妨,不要担心,多受于是说罢,一个个从嘴里吐出来,一个个完好无损地站在堂前
  骨低怒不可恕,想用先祖血祭的方法杀了他们,于是在费尽口舌才让他们带着赏赐离去,送到门口还低声下气地说欢迎再来之类之后。派遣兵士暗地里跟着他们,看见多受一行人来到城外的一座废弃多年的古宅的墙基处,须臾之间就不见了。
  骨低大骂手下混账,亲自带领下属,命令就算挖到黄泉也要把这群妖怪挖出来,等到把上层的瓦砾清楚之后,在瓦砾之下数尺之下,挖出了一个大木槛,笼子里装了好几千个皮袋子,旁边堆满了麦粒。旁边还有一些竹简,由于年代已久,这些麦粒一碰变化成粉末,那竹简倒是隐隐约约有些字迹,大部分已经磨灭认不出来,正中间的一个“陵 ”字却清晰可辨。

  骨低坐在马上,来回逡巡了很久,终于明白,作祟的使者皮袋子,于是下令烧掉他,这时候,皮口袋里面开始发出哭天喊地的求饶声:“我们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应该是被消灭的。只是因为很多年前的李都尉在这里留下了一些水银加持,所以我们的亡魂才能够维持到了现在,那时候我们是因为帮助都尉搬运粮食,不料房屋倒塌,把我们全都压死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现在已经有了灵气,不幸被居延山神收了去,当做伶人为他服务,我们只不过是为了贪图您的一些赏赐所以才屡次上门的,我们没有恶意,请求您看在山神的面子上饶我们一命。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到你的府上去打扰您了

  骨低对他们的话不置可否,想把那些水银据为己有,依旧下令让士兵火烧皮口袋,
  冲天的大火里弥漫着碜人的哭喊声,叫屈嚎哭喊冤的声音此起彼伏。那流出来的血飘洒满地都是醒目的红色。
  烧完以后,骨低家的屋檐房廊,到处都有凄厉恐怖的哭喊声。一如当日焚烧皮口袋的声音,好像是把那些声音重新再回放一样,惨叫了一个多月都没停止。

  那一年,骨低家全家染上了一种莫名的病,阖家上下,全部死光。那些水银,终究没有找到。
  文中的皮袋,应该是装军粮用的。这个是符合当时的制度的,也就是边塞军需供应。皮袋子类似于革橐(tuó),而这些东西衍生成为精怪,从侧面也反映出除了军士的劳苦,戍边时的沉重压力。
  元明之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昔日肥美波光潋滟的居延河已不见踪影
  民国时期的学者黄文弼发现了4枚居延汉简,但是没有再仔细做调查,后来瑞典专家贝格曼1930年在居延泽的南部博罗松治发现了“第一枚”居延汉简,从此拉开了中国简牍学新的篇章。据出土的《塞上烽火品约》记载,守边的士兵都要求会背品约,而且他们传递烽火的效率奇高,根据记录,一小时可以传递99里,如果传递到了长安 ,只需要近30小时(汉代一天为18小时,一汉里约为325米——)。

  现在的书写方式,已接近被电脑代替,所以对于玄怪录所记载的这个故事,我没有去深入剖析它的荒谬。只是谈了谈发现的居延汉简。它为我们了解那段尘封多年的历史提供了巨大的史料……它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人刻在心上。
  日期:2013-10-12 13:29:00
  49 壶公
  壶公者,道教真人也。
  关于他在凡间姓甚名谁,我们已无从知晓。只知道在当时,世上所有的召军符,召鬼神和治疾病的二来卷玉符都出自他手。因此人们把这些符箓统称"壶公符"
  河南汝阳,有个市掾名叫费长房,有那么一天,竟然注意到壶公在街上卖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