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第55节

作者: 子规引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马松毫无头绪。
  司徒之司,横竖可一笔连成,没必要再重落石子。赵钱两人身高力气俱不如死者,也不大可能。但据蒋俊查访菜农,菜农言并未动尸体,死者最后一笔靠近中间位置。而死者生前曾喝连酒,会不会是醉酒倒地后被人袭杀?
  对了,查了这么久,忘了一个关键问题,至关重要。
  日期:2013-10-17 23:16:00
  "赵睛,钱氏,你们可认识城东车某?"
  "不认识。"
  "杜志蒋俊,随我去司徒家。"
  "哎呦嗬!我道是谁,原来是知府大人,马大人可是要来存银?"
  "我来找令公子。"
  "犬子在外闯祸了么?"司徒掌柜对身边婢女说去请少爷过来。
  "司徒少爷,现有一人命案与你有关,本官问你,一个月前你是否曾经去过岳丈家。"
  "是。"
  "据你未婚妻赵睛说你和你同伴一起去的。是和谁?"
  "因为在下和睛儿指腹为婚,前些日子,学堂放假,我和同窗李木去郊外玩,我提议去未婚妻家看看,李木答应了。我去的时候看见她在桃园,我假装不认识她,和她调侃,她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跑开了。后来有个有点胖的女子和我搭话。我和她说了几句话。"
  "什么话?"
  "不记得了。"
  "你可曾进未婚妻之闺房?"
  "未曾。"
  "带我去李木家。"
  一路上马松在想,现在终于有点眉目了,会不会是李木假装是司徒丰,而钱氏又假装是赵睛,两人勾搭成奸,恰被车七看见,因而杀之?
  见到李木后,马松对他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让衙役带上司徒丰和李木前往府堂。
  日期:2013-10-17 23:35:00

  到了公堂,马松令传上赵睛及钱氏。
  两人在此地相逢,赵睛瞪了司徒丰一眼,司徒丰低下头。
  "赵睛,你可识得此人?"
  "有点面熟,无印象。"
  "钱氏,你呢?"
  "不认识。"

  "汝曾言和你交欢之男子乃司徒丰,他身上可曾有标记?"
  赵睛一听这话,勃然变色,梁氏连忙捂住其口。
  "有,他左臂有铜钱般疤痕两块,我抚摸了三夜。"
  "司徒丰,请褪去上衣。"

  "大人……"
  "无妨,若无疤痕,汝可自去。"
  司徒丰脱去上衣,臂上无半点疤痕。
  钱氏与赵睛大惊。
  "李丰,需要本官帮忙否?"
  "大人,我招!"李丰道:"那天与司徒丰去其岳父家,见其妻甚美,夜间我便乘机潜入赵宅,阴往其住处,假托自己是吃桃人司徒丰,与赵睛欢好三日。"
  "你胡说,我女儿在我房中睡,那几日在我女儿房中者,乃是堂下钱氏。"梁氏说道。
  "钱氏,你说你送了一只绣履给吃桃人,是吗?"
  "是。"

  "李丰,绣履何在!"
  "已丢失。"
  "荒唐,明明是你杀害车七。把绣履藏于尸中,本官可说错?"
  "冤枉大人。小民不曾识得什么车七。"

  "那绣履如何丢失。"
  "其实…"
  "吞吞吐吐,再不说刑具伺候。"
  日期:2013-10-18 00:09:00
  "那绣履借给一同窗好友了。"

  "姓谁名甚?"
  "于柘,其父在城中开了珠宝店。"
  "速传于柘。"
  "于柘,本官问你,前日晚间你在何处?"

  "在朋友家。"
  "哪个朋友?"
  "李木。"
  "你可曾认识一名叫车七的汉子?"
  只见于柘眼神中一片慌乱,随即平静回答:"不认识。"
  "李木,汝言绣履借与于柘,可曾有假?"
  "不敢蒙大人!"
  "于柘,绣履在何处?"
  "已丢失。"
  "何处丢失?"
  "城郊。"
  "汝睁开眼看看,此乃何物!"
  于拓一见绣履,大惊失色,瘫倒在地。

  "我招。"
  "前天晚上,我在李木家,李木说他前段时间碰上了个黄花闺女,是司徒丰的未婚妻,我说你好大胆子兄弟妻不放过。李木还说他得到了一只绣履,我拿来一看,便要他带我去看,要不我就告诉司徒丰,他拗不过我,我们便一同去了赵宅附近,只是当时天色尚早。"
  "后来我打算晚点过去,便要李木借绣履我把玩,李木怕我告密,只得应承我。"
  "再后来,我在附近碰上了车七,那家伙见我手里拿着一只绣履在赵宅晃悠,便问我什么事,我没理他,没想到他这么老实也说了句`原来你这丑童男子也想打赵家女儿的主意呀!要不我替你通告一声?这样吧,你把这履给我玩两天,我就不告诉司徒公子,怎样?`
  我平生最恨有人说我丑。今又被车七抓住把柄,我只得把绣履递过去,他还一个劲地走在前面奚落我,我怒极,因而捡起一石子砸在他后脑勺上,没想到用力过猛,脑浆都出来了。我看出事了,连忙回到家。正收拾好东西准备逃走,没想到你们来了。"
  电光火石之间,马松想到了死者手中石头划下的痕迹,他原来是想写一个"木"字吧。木字加石为柘。凶手是为于柘。
  原来如此!

  车七,你可暝目了。
  日期:2013-10-18 00:18:00
  其实中间还有一大段李木的回忆加赵睛的回忆以及李木与钱氏的欢爱回忆,我写了下,删掉了,因为像鱼籽说的那样,文白夹杂,我自己看得都不通顺。
  好多对白是自己想的。

  好久没看三言二拍了。
  生疏了。
  这个故事是清朝故事,除了人名,其他的都没改。只是编进了对话。
  下次找个有原版对话的故事来讲好了。

  日期:2013-10-18 11:26:00
  58 莫欺少年穷
  虽然很少听Beyond的歌,也很少关注他们,但在我的手机和电脑里,曾经有一部电影,我一直都存着。这部电影叫《莫欺少年穷》。
  一部很普通的商业电影,四人演得还算到位。那时候上网搜励志片,无意中发现了它。九一年的电影,那时的某人应该还叫王靖雯吧。
  看了以后,潸然泪下。
  倒不是因为情节感人,倒不是因为演技精湛。看到叶世荣一个人傻傻支撑整个团体,最终赢得美人归。万众瞩目之下众人齐唱《不再犹豫》。结尾前那段对白真挚而又自然。
  有了理想就撑下去吧,不管你看到了怎样的目光。不再犹豫。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广东地区有句老话,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少年还有大把的年龄可以成长,前途不可估量。只要努力不再犹豫,少年不会固穷。
  原谅我写不出像样的看后感言,因为好的东西是无法评价的。虽然这只是一部商业片,还茫茫的片海里根本不算什么,但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乐队的辛酸过去,剧情虽不是真实的,但那些跌爬的经历的确是存在的。
  说了这么多。没有跑题吧。
  今天讲一个唐朝时候的故事。
  在唐朝的很多故事里,很多主人公不是姓杜就是姓韦,下面这个也不例外。
  好的,开始。
  日期:2013-10-18 16:00:00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到了一个《宣室志》里面的故事来叙述韦皋:通过一个长相丑陋的胡僧之口说他是诸葛武侯的后身,长大以后以为蜀门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