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事》
第24节

作者: 白0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可是件皇家宝贝,说有多贵重就有多贵重!你一定知道窃符救赵的故事吧?信陵君乃战国时四大公子之一,风流倜傥,任侠使气,门下食客上千,不仅有鸡鸣狗盗之辈,还多着能慷慨赴死的壮士。当时,秦国围住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向魏王求救,可惜魏王畏秦如虎,不敢出兵。情急之下,魏国的信陵君,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先借魏王的宠姬窃得了虎符,又矫诏击杀了领兵在外的大将,夺取了兵权,不仅成功地击退了秦军,救援了赵国,还巩固了魏国的地位,信陵君以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可谓流芳千古。”

  “可……”
  不容我分辨,那老头又滔滔不绝地说开了:“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基业的刘邦,不失为一代雄主吧?只是为了虎符,竟然多次使出无赖下作的手段。那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拥兵自重,迟迟不听调遣。刘邦于是在深夜混入军营,趁着韩信还在熟睡之际,偷走了虎符,轻易地收回了兵权。后来,刘邦故伎重演,再一次闯入军营,直接拿走了虎符,使已经贵为齐王的韩信,完全沦为了光杆司令,任凭发落。因为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信物,剖为两半,只有左右对上了,才能调动兵马,我们现在所说的符合一词,就是由这样而来的。由于虎符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可以说风云从它出,历史任它写,就是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日期:2012-12-12 14:19:00
  “这……”我嗫嚅起来,隔行如隔山,对于文物,我基本上算个门外汉,只好含含糊糊:“看它的花纹和铜锈,似乎年代并不久远……”
  “哎呀,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啊!老朽一生,阅人无数,还真没见过像你这样有眼光的年青人,一语中的!这个虎符,的确不是商周所铸,只是清朝之物,不过,它的历史价值,却要比前朝任何的物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在我们这个地方上,它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绝品!你我有缘,我才给你饱饱眼福,量你也没本事买得下!”

  “哦,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老头真是人中之精,口舌生花,又打又拉,于是姑且信之,静待下文。
  “嗯,你看这儿,认认那几个字,一字值千金咧!”
  我这才注意到,上面形如花纹的,原来是几个篆体字,我皱起眉头,努力去分辨。
  “怎么,不认识?连‘南王虎符’这四个字也不认识啊?”老头唯恐我不识字,有点急不可待,干脆凑近我耳际,给我扫起盲来。
  “什么,南王?!”我心中狂然大作,有如翻江倒海,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摇了摇头:“没听说过。”

  “嗤!你是不是德宁县的人啊,怎么连大名鼎鼎的南王冯云山都没听说过?”老头冷笑起来,满脸的鄙视,不过,却一直没有收回虎符,我就像拿着了个烫手山芋,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
  日期:2012-12-13 15:59:00
  老头又有意无意地说开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轰轰烈烈,波澜壮阔,曾一度占据半壁江山,若不是湘军的异军突起,说不定,早就驱除了鞑虏,恢复了我们汉人的江山!大家都知道,是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发动了金田起义,却不知道,真正的幕后推动者,却是奇才冯云山!冯云山是广东花县人,家道殷实,从小就诵读经史,博览百家,可以说是经伦满腹,韬略满怀。他跟洪秀全是邻村,年龄相近,乃同窗好友,后来又一起同做私塾先生,志气相投,情同手足。洪秀全因为连续多年参加科举考试,都榜上无名,羞愤难当中,以致急火攻心,一度精神错乱,自称上了天堂,乃上帝耶酥的次子,受命斩魔除妖,是人间太平天子。冯云山敏锐地从中发现了机会,不仅附会其说,而且奔走相告,广纳教众,协助洪秀全一起创立了拜上帝教,居功至伟。如果说洪秀全是个空想家的话,那冯云山无疑是个实干家,宣传思想,发动教众,甚至连设教反清的主意,也出自冯云山,而非洪秀全。李秀成被捕后就曾如实供述:谋立创国者,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

  “那他怎么会称为南王呢?”我想套套老头的话,干脆装傻到底,把虎符握成了宝贝。
  日期:2012-12-13 20:54:00
  “不懂就问,年青人这点精神还是很可嘉的……冯云山绝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订立了教规,平时约束教徒,战时则转化为军律,使一群乌合之众,令行禁止,很快就爆发出了极为惊人的战斗力。后来,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冯云山被封为南王,一手创建了当时的军政制度,即采取君主和军师相结合的形式,君主为最高元首,但临朝不理政,政务由军师负责,颇有点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味道。冯云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军师,从中也隐隐可知他志向和抱负的远大。除了在后方运筹帷幄,在前线,冯云山更是一个指挥若定、善于用兵的帅才,屡次打败了前来围剿的清军,使敌人闻风丧胆。太平军也如同燎原之火,势不可挡,使清庭的统治摇摇欲坠。以致当时的人们,都赞叹他: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连后来的史学家,也忍不住如此评价他:其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实为太平天国的第一人!可惜一代奇才,还没有实现天国理想,竟然战死沙场,出师未捷身先死,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冯云山既然早就战死了,那这南王虎符又从何得来?”自古一将成名万骨枯,我对冯云山并无多大好感,只是关心着他那批宝藏,于是单刀直入,向那老头发难。
  日期:2012-12-14 9:40:00
  “我说小伙子啦,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自古英雄不论出身,同样,换在我们这行,那就是只论货物,不问出处。”老头顿了顿,拿眼睛的余光瞟了瞟我,突然压低了声音说:“今天机缘凑巧,你我有缘,我不妨向你透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只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张扬出去,让外人获知。南王在我们县的蓑衣渡中炮升天后,因为战事紧张,就连夜在附近的雷家庄,安殓入棺,连同他的信物和印章等等,一起秘密下葬了,谁也不知道葬地的确切位置。至于现在湘江边所谓的冯云山殉难墓,那只是后人的附会之作,根本就不是真迹。”

  老头把我当成了傻大头,一直在吊我的胃口,就是不提要点,我恨得牙痒痒地:“既然谁都不知道冯云山的埋葬之处,那他的殉葬物品,怎么会流入民间呢?这个虎符未必可信。”
  日期:2012-12-14 15:03:00
  “这……”老头欲言又止,似乎有着极大的苦衷,最后顿了顿脚,好不容易下定了决心:“今天我就豁出去了,但愿不会遭受天谴!像冯云山这样位高权重的王爷,随葬金银,必然不少,民间传说,有三担加一斗之多,谁若找到了,就能富贵三五辈。所以,到蓑衣渡古战场找宝的人,是来了一拨又一拨,除了在江滩之中挖出过一些铜钱兵器外,冯云山真正的墓葬,竟然是遍寻无果,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慢慢死了心。谁知事过几十年后,蓑衣渡来了一对逃难的父女,他们要饭是假,寻宝是真,真正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找出冯云山的墓葬!原来那年老的父亲,年青时曾当过冯云山的卫兵,还是亲手下葬了南王,可惜后来在战争中弄瞎了双眼,连吃饭行路,都离不开女儿的帮助了。那人依稀记得,南王埋葬的地方,正好有一座石岭对着石碑,只是他眼睛已经全瞎了,而且时过境迁,周围山岭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如同瞎子摸象,那个太平军老战士,至死也没能找到南王确切的葬地。他的女儿心有不甘,嫁入了就近的村庄,并且交待子孙,非要把南王墓葬弄到手不可。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家族世代寻找,终于在解放前找到了南王之墓,狠狠地发了笔横财。只可惜这些宝藏,非但不是福份,反而给他们一家带来了弥天大祸。因为过了没多久,就遇到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他们一家本来是贫农,却因一夜暴富而划为了地主,不仅抄了家,而且人也被杀得精光。那些南王随葬物品,也被附近的人们哄抢一光,散落在民间。老朽多年前,下乡走村访户时,无意中得到了这块南王虎符,从此奉为至宝,秘不示人。只是现在年纪大了,谋生不易,生活艰难,所以才忍痛出手,暂时渡过眼前的困难再说。我看小兄弟是个难得的明主,所谓好鞍配好马,这件无价之宝,就转让给你得了。只是天地良心啦,你开出的价位,可不能当场要了老夫的性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