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1-09 21:03:00
发生这一系列悲剧的村庄在九里乡,正在刘家村到处弥漫着恐怖气氛的时候,云虚道长和他的徒儿武凌烽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千里茫茫,他们是怎样找到这个闹鬼的村庄的呢?
其实他们来到这里一点都不是巧合,九里乡这个地方正在两广和滇黔的交界处,也是中国地势板块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交界的地方。九里乡位处于这个天然屏障的正中心,在九里乡的群山峻岭之中,有两座异常险峻、直冲云霄的最高峰,这两座山的名字很奇怪,一座叫阴山,一座叫阳山。其实,这样两个奇怪的名字来源于当地一个久远而又古老的传说。相传五千年前,那时我们的祖先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那时的九里乡也只有一座最高峰,名为阴阳山。
后来,突然有一天,阴阳山上的鸟兽奔走咆哮,溪水河水分道而流,一时间山崩地裂,鬼哭神嚎!九里乡发生了超级罕见的大地震。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过去之后,幸存下来的人们惊诧的发现阴阳山从中间裂成了两半,两座山之间最宽的缝隙竟长达三四公里。就等于说,阴阳山从以前的一座山完全变成了两座独立的山峰。所以九里乡的这一带地方就叫阴阳界,当地人管阴山以西叫做阴界,而阳山以东则是阳界。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阴山的西边就是居住着小鬼和阎王爷的阴间,只是一个叫法而已。九里乡的人还常常过到阴界那边去摘果子砍柴。而真正的阴界也并不是指世界上某个具体的地方,那些阴灵不占据任何有形的空间,他们占据的是另一个空间,一个没有物质形态的空间,所以凡人的肉眼是看不到他们的,所以他们在世界上无所不在,又一无所在。
不过阴阳界的法师都知道,他们不喜欢灯光,经常会在离人较远的深山和荒野中出没。但二黑巨门星笼罩世间,使世间的阴气倍增之后,那些妖魔鬼怪就不会再害怕灯光了。
因此,阴阳界并不是阴间和阳间的地域分隔之处,而是阴间通向阳间的一道大门。这道门一旦被打开,后果不堪设想。一般人们可能认为阴阳界指的就是阴间,是跟阳间二元对立的概念。其实这种看法是对阴阳界的误解,阴阳界既不指阴间,也不是阳间,更不是孟婆子站的那座奈何桥,而是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所呆的地方。
那里还有因冤死屈死而无法转世投胎的孤魂野鬼,他们生前枉死而不是寿终正寝,所以死后在阎王爷的生死薄上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这些孤魂野鬼游荡在阴阳界中,直到阳寿已尽,生死薄上出现他们的名字为止。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去寻找害死自己的人报仇。
日期:2013-11-09 21:31:00
云虚道长在师父去世的两年内,不仅苦心修炼,还时时寻找着《阴阳秘传》中所说的那个地方。关于这个神秘恐怖的死亡之地,书中只有十二个字的描述:巨门飞临,阴阳大开,尸横九里。按照书中的启示,届时巨门星飞临,阴阳界之门打开的地方应该跟书中“九里”这两字有关!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883年农历的最后几天,师徒二人四处打探寻找,终于听人提起两广与滇黔交界的“九里乡”,而九里乡中竟有一个名为阴阳界的地带,云虚道长强烈地预感到,这正是他们所要寻找的地方!没想到策马加鞭地赶到时,还是晚了一步。
日期:2013-11-09 21:45:00
1884年农历正月初七,云虚道长和武凌烽刚到九里乡这一带就听说了刘家村的事情。刘家村是阳山东边的第一个村庄,所以,这个村子很可能是二黑巨门星飞临之后,那些冤鬼邪灵首先出没的地方。
懂得风水的人都知道三元九运,二黑巨门星是玄空风水中最大的煞星,等于说这二十年的风水大运中,主宰世间的是象征死亡和病符的巨门星,但这种死亡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无关(比如说天灾人祸),而是与灵界的妖魔鬼怪有关。
师徒二人来到刘家庄已时值傍晚,远远望去,高耸入云的阴山之上黑雾弥漫,怨气冲天。方圆百里以内一片鬼哭狼嚎。
只见师父从身后的背囊中掏出一只精致的紫檀盒子,木盒子上有一个豌豆大小的按钮,师父的拇指轻轻一按,就从盒子的上方弹出一粒东西,这是奇域灵芝,千年人参做的补气还魂丹。
“这里的阴气太重,恐怕有损你的功力,赶快吃下它!”
很多人可能以为人参都像植物一样长在地下,当然了,长在地下的多是养殖的人参。虽然两广地区很少有人养殖人参,但人们也不会觉得人参会像人一样长着两条腿到处跑。其实真正的人参就是像人一样来回跑的,而且也只有会跑的人参才有资格被称作人参。真正的人参已不多见,千年人参更是世间罕有之物。
那些会跑的人参都是吸纳了深山的灵气,因此它们可以像蒲公英一样随处扎根生长。俗话说万物有灵,这句话绝对是真的。不过人参也有跑得快慢之说,那些参龄小的人参一般跑得都很慢,所以常常会被到深山里抓人参的人活捉,参龄越长的人参跑得越快。
日期:2013-11-09 22:22:00
“还是您吃了吧。”武凌烽盯着师父递给他的药丸,并没有马上把它接过来,反而露出了一副“您才是降妖伏魔的主力”的表情。
“我的内力深厚,不需要吃这个东西也能应付。”云虚道长把药丸推到他面前。
时间紧迫,武凌烽没再推辞,捏着那颗价值连城的药丸,一口吞下去。武凌烽的动作被云虚道长看在眼里,不禁让他想起七年前小凌烽刚来道观时的情景,那时他才十二岁。
十二年前,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牵着一个瘦弱矮小的男孩儿来到道观,对云虚道长说,小男孩名叫武凌烽,自幼父母双亡,由他和妻子抚养多年,但是小凌烽一心想学习武艺,所以他就领着凌烽找到这里,想让云虚道长收他做一个俗家弟子。
按照规矩,道观是不收俗家弟子的,但是云虚道长又考虑到武凌烽父母双亡,像这种情况的小孩无牵无挂,比较适合留在道观习武。
云虚道长犹豫着没有立即答应,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彻底下定决心收下这个徒弟。中午武凌烽和他的伯父被留在道观吃午饭,吃饭的时候,凌烽一直磨磨蹭蹭,给他放在碗中的一个馒头被他掰成了三块,他慢吞吞地吃完一块之后,偷偷地把另外两块藏在了衣服里。他以为自己做得很隐蔽,没被任何人发现,其实他的每个小动作都被一旁的云虚道长看得一清二楚,当时他在心里暗自揣度,这个孩子不会也是个被娇惯出来的公子吧,因为道观里总有那么几个淘气的小孩,平时爱偷几块馒头或几把谷米,用做诱饵去树林里套野鸡。
凌烽吃完之后,先出了膳房,云虚也随后跟了出去,他看见凌烽一步步冲着大门外面的墙角走去,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进膳房的时候,凌烽看到大门外面的墙角里,有一个小道士头顶着烈日,低垂着脑袋面壁跪着。那个小道士名叫珉生,年纪跟凌烽差不多少,那天他是因为悄悄跑到山下人家的鸡窝里偷蛋,才被罚面壁思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