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以记者吴梦为原型的纪实体小说:活着》
第53节

作者: 吴梦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4 11:21:14
  44
  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福报;
  能够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是智慧。
  没有福报,会活得很辛苦;
  缺乏智慧,只能莫明其妙的活着。
  所以,修福与修慧,必将是人生两大重要的内容。
  佛法的修行,也正是从修习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开始,
  到最终福慧具足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这是周六的早上六点半,许多朋友都在睡眠中,我开始写作。昨天偏头痛犯了,一夜没有吃东西,赶紧喝了郭医生为我准备的感冒药,夜间出了一身汗,感觉轻松多了。
  吃着成都好友带来的老妈兔头,一口气吃了六个,想起在《华西都市报》专刊部时,有一次老妈兔头研发了新产品,我们全部门在傅雪主任带领下,去鉴品,那次我吃了11个兔头,呵呵!
  华西的专刊部是以美食、服装、旅游、健康等生活必需行业组成的,作为西部最大的媒体,在这个部门就是尝(玩)遍西部最“牛”的东西。那时的我们都20多岁,青春美丽,意气风发,如今10多年过去,绝大部分同事都已离开华西去了各行各业,各国各地。前段日子,突然被好友拉进了“70号大院”的群,原来那是从华西离开的人们组织起来的创业群,在那里看见了过去的好多好友。
  岁月匆匆,流走的是年龄,流不走的是记忆。猴子,我们一起采访写稿的日子你还记得吗?李雪林,你每次带我们品美食我都还记得!丛源,咱们一起看球的日子还是那么清晰。这个群里很多人也都不认识,因为华西这10几年,人才流动极快。报到后改为真名,然后告知大家你过去那一段时光在华西的哪个部门工作,现在干什么事情,有什么资源可以共享,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姜军是一家叫“果壳”的网络推广公司领导,我在群里讲了我的故事还有我想把我的书推出去,让更多的人看见我的书,认识肺动脉高压这种病,呼吁政府尽早把此病纳入医保,拯救无数面临崩溃的家庭。姜军在如今每个人时间都极其宝贵的情况下,抽了两个晚上把我写的书内容看了,然后从网络查了关于我的各类新闻报道。
  “我是姜军,2004年进入华西的,我看了你的书,很感动,我想帮帮你!”
  “谢谢您!我是2003年调离华西的,看来我是师姐了,呵呵!”
  “我觉得与其宣传你的书,不如先宣传你的人,你是一位身患重病的人,但你在用生命写作,为的是推进此病的普及以及呼吁政府的关注,解决这些病人的医疗费用。你身残志坚,热心公益,作为师弟,想亲自为你写篇报道,让全社会知道你的事迹。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太需要你这样的正能量了!”
  听了师弟的话,眼泪在我眼眶里面打转。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我当然知道宣传的重要性,我也曾找无锡的媒体领导,希望可以获得帮助,但这里的人多半虚伪而谨慎,他们用”没有这个责任“之类的言语塘塞我。都是在场面上混的人,我很清楚他们的嘴脸,所以转身就走了。还是四川人好啊,那么的热情善良、正直有担当。姜军师弟与我未曾谋面,但他却愿意倾心帮助我,只因为他也有一颗善良而勇敢的心。我相信他的善良、努力、正直最终会在事业上造就他,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富有人。

  《新华日报》的小朱妹妹,也专程从南京过来,那天我们聊了2个多小时,不管稿子出与否,我都很感谢她的这份心!陈志龙老师说最近会专门抽时间来无锡,帮助我策划把这本书推出去,让更多身临绝境的人,看见希望。
  “师姐不用客气,你都这样了还这么努力,我做这点不算什么!”看见师弟的微信回复,我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人完全孤独无助时,你不会流泪,当有人给了你依靠时,你才敢流泪。在读我这书的病友们,请您们记住这些帮助我们的善良人们的名字,在家里烧香拜佛时,为他们祈福;读我书的亲爱粉丝们,请把我的书推荐分享给您的朋友们,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弱势群体,为我们一起呐喊,你的每一次点击转发,都是在积德,老天会看见您的善举的!如果您们都这样做了,那也不枉费我带病每天辛苦码字!书中内容99%都是真实的,我不惜暴露隐私,就是希望以纪实的形式呼唤社会的觉醒,呼唤社会的良知,去拯救那些面临绝境的病友们。

  你们一定要相信,人的一生必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我从乡下一无所有的弱女子,还经历非常坎坷,如今依然活着,而且活的还不错,全靠老天的恩惠,在我人生绝境时派来“贵人”相助。
  生命中第一个贵人,算是我在成都的师傅。他曾经是《天府早报》的总编辑,我一个报社最底层的没有背景的记者,要攀上这样的高枝,几乎是不可能。在2001年,他被人陷害举报,主要是他跟的领导歇菜了,有人趁机打击他。那时的我不懂政治斗争,只知道是报社给了我平台,让我有饭吃有衣穿,他是报社总编辑,就是我的恩人!我不仅没有疏远他,还在过节时请他们一家吃饭,有人调查他时,我也坚持真理。告诉他们我眼里的黄总,只是一个把报社当家的人,他为了减少报社开支,削减了很多员工福利才导致有些人借题发作。“患难见真情,患难见人心”黄总的夫人觉得我是一个有良心的好孩子,后来我们就走的特别近,从“李姐到二师傅”,但这些都无法代表我对她的感情,在心里,缺乏母爱的我,更把她当母亲,这10多年,我有任何难事喜事,都是首先告诉他们。后来黄总东山再起,调去了《华西都市报》,他带了两个人,我就是其中之一,我从默默无闻的《天府早报》一跃进入西部最大的媒体《华西都市报》。

  第二个心里一直默默感谢的人是《华西都市报》的创始人席文举,席总在中国报界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都市报第一人,“敲门发行学”的奠基者。席总,也许您已经不记得,在2002年的某个周日早晨,我敲开您的办公室,请您批示过我的一份活动设想,是您的支持,让我在报业的路上敢想敢干。您给我们年轻人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希望和梦想。是您培育了我,让我在异乡能不管面临何种绝境,都能绝地反击,因为我记得我是华西人,不能丢了华西的脸,丢了你的信任。记得某年《无锡商报》的马正红老总在北京碰见您,您还问起了我,我一个那么微小的记者,多年您还记得,那份感动是无以言表的。

  我还要感恩的就是无锡日报的蔡总和《江南保健报》的高总,是您们在位时把我调进无锡,给了我一方立足之地;还有也许因为我的“无知”和我的坚持“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哪怕那个个人是权贵”的行为不小心连累了您们,我很抱歉!这是我一直无法鼓起勇气过来拜见您们的原因,我内疚啊!
  不知道我的这些感恩的话,我的恩人们是否会看见,如果我不幸离去,就让我的书随着出版把我的感恩之情带给您们吧!如果此生无法报答这些恩情,那就来世再报了,愿您们健康平安快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