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的毒蛊——九黎妖蛊之疳蛊》
第36节

作者: 翩竹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2-24 14:10:00
  “管壶?”一众干警面面相觑,雷赤诚虽说在这两个月里长了不少见识,但也不知道唐明志所说为何物:“那是什么?特殊工具么?”
  “不,是日本阴阳师较常使用的一种使魔,类似于‘犬神’、‘家神’那样,相当于中国的‘婴灵’之类的。”唐明志掏出笔记本,“刷刷”几笔信手勾勒出一幅草图:图上画的是一根竹管,一只身体细长的狐狸正从管口钻出,看起来十分妖异,“制作方法是将活狐狸以极其残忍的方式折磨而死,再将它的魂魄提出凝炼,就会成为怨气很大的动物灵。如果制作者拥有足够强的法力,管狐就会为之所役,反之制作者则有可能会被管狐反噬害死。”

  “……真有这种东西?够邪门的啊。”雷赤诚听着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接着问道,“不过这东西跟疳蛊有什么关系?它能吃蛊虫?”
  “抱歉,管狐的能力比蛊低,一般只能用于偷东西或者诅咒人发疯什么的,治不了蛊虫。”唐明志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仿佛惭愧于自己提出的方案过于迂回,“但是刚才夏侯组长问还有什么办法,我脑中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念头——管狐有一点和疳蛊类似,就是成型过程和携带时都一定要有个凭依物。疳蛊是神像,管狐是竹管、食器或其它能够密闭遮光的器具……我们现在的确还找不到神像,但能不能让蛊虫误以为我们已经找到了呢?”

  “说详细些!”王平生听出了唐明志话中那充满想象力的思路核心,催促道。
  “管狐的凭依物一旦遭到损毁,里面的管狐就很容易魂飞魄散,这时候主人就必须马上再做一件凭依物让其转移。将管狐生前的皮毛或牙骨放入新的器具里,管狐就会循着生前遗物的气息进入新的凭依物中。”此时的唐明志语速飞快,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倒了出来,“同样的道理,蛊虫为了自身的存亡与进化也会去寻找神像。S市除了最初的那六名感染者以外,没有再出现新的神像接触式感染者,这就意味着疳蛊神像目前处于与人类接触完全隔离的状态,并且很有可能连蛊虫都找不到它……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个和疳蛊神像所发出的‘信息’类似的假神像,那么就有可能将逃遁的蛊虫吸引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头绪地四处寻找。”

  2012-12-25 20:57:00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今天下午去参加圣诞聚会,结果吃烤鱼吃撑了,现在到家一坐下就感觉烤鱼味儿已经冲到了喉咙口,胃有点难受,实在没法写文了,今天就放一段疳蛊的设定大家看看先,明天补偿!
  疳蛊蛊虫的进化模式:
  第一代:第一批直接接触神像造成的感染者所携带,感染者为盗墓小队与收废品者6人及石牛镇的鸡群;蛊虫外形为土黄色蠕虫,由皮肤感染,潜伏期七到八个月不等,毒性较弱,怕石灰和高温灼烧,对各种药草反应较为敏感,发作期为七天,感染模式为普通的蛊毒模式,即先昏迷发烧,腐蚀内脏,吐血身亡的过程。
  第二代:由第一批感染者死亡后解除蛊虫感染,患者为第一批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鸡蛋食用者等;蛊虫外形为黑色爬虫,攻击性更强,但仍对药物敏感;潜伏期为三至四个月,发作期为三到四天;感染者死后口鼻中黑虫倾巢而出,尤为恐怖。
  第三代:由仁惠制药公司保留下的蛊虫样本感染人体而来;蛊虫外形为复杂的虫类结合体:糅杂了蜈蚣、蜒蚰、蜘蛛、蛇的多种特征,进化出更复杂的节肢、毒牙和巨口,颜色黑红相间,有五色斑纹,可直接在体外攻击人类注入毒液致其死亡;不怕常态火、急冻、高压等一般应对手段,对药草反应较弱,但对仁惠制药公司研制出的超级抗生素敏感,该种抗生素可分解蛊虫基因蛋白,但对人体伤害巨大;潜伏期为一个月以内,发作期一小时到一天不等;蛊虫直接咬破皮肤从死者体内破腹而出(与曼氏裂头蚴类似)。

  第四代:疳蛊蛊虫的高级体,由第三代感染者死亡后感染他人而来,于故事末期集中爆发;外形为多种毒虫的结合体,进化出翅膀,可以飞,颜色为五色毕具,毒性及攻击性皆为极强;受到其攻击的宿主无潜伏期,当场死亡,尸体沦为蛊虫产卵与孵化的培养皿;不怕火、急冻高压等常规手段,对药草完全免疫,抗生素可短时造成伤害但可自愈,体表喷洒化学类腐蚀药品可暂缓攻击,但同样不致命;此阶段蛊虫的唯一弱点为疳蛊神像,只要神像尚在,第四代蛊虫几乎没有致命点。

  第五代:第四代蛊虫与神像结合,此时疳蛊蛊虫可化为人形,外形为金色龙形或麒麟形,具有类似高级生物的思维模式,行踪更为诡异可怖(文中未出现,只存在于杨荔枝等人推测的可能性中)。
  疳蛊蛊虫只会通过感染人类并侵食后才能产生进化,感染其他生物会获得一定特异性(如感染鸡鸭的蛊虫不怕三碧汤,感染啮齿类的蛊虫会有装死等技能),但不会产生明显进化态。
  有木有亲有兴趣猜猜看杨荔枝和雷赤诚的星座设定?答案会在读者群里公布,第一位全部猜对的读者会有《列仙》的签名书作为奖品,都追的不要错过哦~
  群号:4058269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