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段民间风水的真实事件》
第23节作者:
自嘲思多 日期:2013-11-20 19:40:00
公布下一个道法
(此道法不得随意使用,当然我不会写出其中的精髓。)
九天玄女招魂法,
这个道法在家传阳山居士通本里面,是最后一个道法。需要在夜晚有北斗星的情况下才能施法。
在魂魄上来以后,不可惊慌,不可逃避,不可见血光。不然对魂魄和施法者自身不利。重则身体不安恶病缠身
如果送走了,就不会有事。详细做法如下:中国农历,每年的农历节日除外(节日并不是节气比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等),夜晚不见北斗星除外,其他时间都可以做法。
在开始之前,取一片竹叶或者材叶,地下井水一杯(井水水面往下33厘米处的水)或者用自己的眼泪一滴,,沾在竹叶或者材叶上面,红蜡烛一对,纸钱八叠,金元宝16只,黄纸一道,一道为33张。材一根用来做白幡,用白纸做。以上需要东西都准备好以后。等到天黑就可以了!
大概在七点到八点左右。面对北斗星,将一对红蜡烛安放在地上。在两支蜡烛前边画一个三十厘米直径的圆圈。将沾过泪水或者井水的竹叶或者材叶,点着了以后在烧到一半的时候,去点燃一对蜡烛。先点左边,再点右边。然后跪在蜡烛前边,将十六只金元宝,放在圈里烧掉,边烧边念九天玄女神咒。
咒语如下:天轰轰,地轰轰,日月光芒在掌中。万万里外有圣恩,九重天内显神通。传师度我恭玄女,金身不化下凡尘。
弟子诚心叩请九天玄女娘娘。然后磕三个头。
接着将做好的幡拿在右手,左手端起装有井水的水杯或者碗。同样还是对着北斗星,说出你想要见到魂魄的名字。叫三声,不可多叫,不可叫错。
比如想叫出某人的魂魄,你需要说出这个人原来的家庭地址。中国,某省,某市县区,等等!然后这些结束以后。(此处招魂咒语不方便公布,还请谅解!)最多两分钟就可以看到魂魄了。记住!是你们的眼睛可以看到魂魄。接着,你想问什么,就可以直接问他/她。时间不得超过五刻(一刻钟为十五分钟)不然有时候不容易送走。这个必须记住。
送的方法是:将右手的幡插在自己的右边地上。将原来的八叠纸钱和一道三十三张的黄纸放在地上烧掉。嘴里小声念道:
唵佛敕令尘归尘土归土。一切游魂原路返唵吽吽,咧唵吽,咧咧唵吽。最多念三遍就可以送走了。
此道法到此为止!
日期:2013-11-21 21:42:00
阳山居士通本中第七个道法。
五鬼运财术
这个道法的时间分为两类,第一为农历五月。第二为农历八月。第三为农历九月。这三个月份做道法最适合。天医日除外,其余百无禁忌。其他月份的做法需要看主人家的八字定时间,才能做。
主要需要的东西有:黄土一盆,黑布一匹,青竹一枝,朱砂一盅,白烛一支。完整的鸡蛋十五枚。公鸡一只。米篼一个(装一篼米),完整的新秤一品。新碗筷五副,金元宝一百二十八个,银元宝六十四个。烧菜用的葱37根,带血色的猪头一只。以上是此道法必须要的东西。
上面提到天医日,可能有人不知道天医日,通本也没有详细概述,我也是听我爷爷说过,每月的月始月交,为本门派的天医日具体用来做什么,有什么用。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避开为好。
道法时间选择在未时一刻。
第一,将一半黄土用河水搅拌成黄水浆状态。
第二,一半黄土做成面状,用手捏成五个小泥人。
第三,将十五个鸡蛋打上一个小孔,将里面的蛋清和蛋黄取出。只用蛋壳。注意不要弄坏蛋壳。
第四,将青竹做成十个筷子大小五长五短,长为十三厘米,断为十厘米。记住不要去除竹子的青皮。
第五,将做好的青竹筷子,长的和短的各组合一对,用白线扎成十字架,一共五个。然后将鸡蛋壳套在做好的十字架上,上边套一个,左右分别挑一个,,像人挑东西那样的。
接着将黄土水浆灌在挑的两个鸡蛋壳里边,记住要灌满。一共五个鸡蛋小人。
第六,在客厅正中间,用桌子最好是八仙桌放在中间,上面用黑布盖上一直拖到地上。面朝正北方。然后将白色蜡烛放在右手边点燃。将五个小泥人背后分别写上,甲乙,丙丁,庚辛,壬癸,戊巳放在桌子下面。对应的方位是,左边甲乙,南边丙丁,西边庚辛,北边壬癸,中央戊巳。不可出错,否则不灵。
在桌子上面,将鸡蛋人分别放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画上眉毛眼睛和嘴巴。中间一个面部朝北,其余面部统一朝中间。
用黄纸一张,朱砂毛笔写上:
五方凶神恶煞领命退,
本宗历代祖师敕令请,
杨公在此大吉,朱仙李仙速即位
天地浩浩化五方,
五方在天为五帝,
五方在左为五圣,
五方在右为五瘟,
五方在地为五鬼,
用右手食指中指写:三 三 三 (一个三在上,两个三在下横着)雨 耳 耳 耳(雨在上,一个耳在下,两个耳横着在下),雨 車 車 車(这个和上面一样的)。
然后在桌子前边烧掉一百二十八个金元宝,(房主在此向南方磕三个头,起身再向北方磕三个头)
道法的前面一半结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