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如何惹鬼上身的——阴阳师们用实例警戒大家》
第30节

作者: 流浪的法神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12-26 10:32:00
  其次,房间朝向不好,采光极差,阳气不足。
  房屋墙紧贴围墙,中间建水池,易破财。
  西墙外的大槐树冲白虎煞,槐树属五阴之木,槐,一木一鬼,容易积聚阴气,招惹不干净的东西。
  小武大伯顿时傻了眼,“要砍树还要拆墙?”
  我笑了笑,说道:
  首先,西墙外的槐树不能砍,毕竟是墙外面的公家的财产,乱砍乱伐会罚款的。

  其次,房子已经建成了,贴着围墙也没办法在重建。
  叔叔连连点头,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虽说槐树冲了白虎,可是没办法改动,毕竟长了很多年了,又是公共财产,砍掉绝不是上上策。
  我说罢,看了眼小武的父亲:“真要改动,应该全都改动。”
  叔叔眉头又锁紧了,我知道他肯定是不愿意的,只得笑着对他说:“您别担心,先把小武伯母的病根找出来,这些风水我再给您慢慢协调。”
  我又围着房屋细细的观察了起来,终于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井。
  他家的井靠着的屋子是他家的厨房,那面墙刚好是搭了农村的灶台,井水五行为阴,炉灶为阳,忌阴阳相对立。
  既然是这样那就很好解决了,把灶台移动到其他位置就好了。
  我又在井边埋了一圈的铜钱镇邪,让小武把井边的柳树拔了,移了棵榆树过来,一是镇宅,二也是驱邪。
  我建议把水池也改一下,可是小武的伯父怎么都不同意,没有办法,只好另想方案。
  再次建议:石狮镇宅,他家很不泰安,用石狮镇宅最为稳妥,再次被拒绝了,理由是花费太大,毕竟家里条件有限。我无奈!
  最后说来说去,我终于想了个简便的办法,让小武买了小小的黄铜狮子,摆在正屋西侧,头对外,辟鬼魅邪物,化解白虎凶煞。
  事情解决后,我又小住两天,我注意到伯母单独住在小屋里,一家人除了小武外,几乎没人给她按时送饭,不免心生哀叹,辞别了小武一家回到了上海。
  故事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结果就是树没移没砍掉,水池也依然如旧,而我选用了最简单实用的方式把他们家不好的风水格局给化解了。
  题外话:我回国外之前,小武特意打来电话感谢我,说他伯母已经不再神神叨叨,精神有了明显好转,也可以做些简单的家务。我心里暗想怎么不先送伯母去就医?想到小武老家的家庭情况,我只得摇头叹息了。这次风水化解,虽说大部分化解了他家里的煞气,外在的煞气可以通过改变位置或者摆放吉物而抵消,但是他家里人与人之间缺乏关切,人情冷漠,由人而生的煞气,我是无法化解的。

  友情提示:其实很简单的一个事例,承影也不过是想告诉普通人以及半吊子风水师一个道理:风水不是想改就能改的,房主不同意,就算有天大的煞也没办法。很多时候,半吊子风水道人给一些求助者说要么改这个要么动那个,而实际上,对于事主来说却一个也无法实现。
  另外也奉劝大家:事实上,现在很多朋友都患得患失,稍微有点感冒、发烧、或者遇到自己一些稍微超出自己所见的,就喜欢往鬼神之说上联系,这是不对的。很多时候,人吓人,心里上的畏惧比鬼神之说更恐怖,人吓人,吓死人,有时候就是这个意思。
  2012-12-28 22:13:00
  实例二十二:乞丐鬼(感谢正一顺云友情提供)
  这事已经发生很久了,然而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五年前,我从市井小混混入道的第一年。
  跟那时的大部分农村一样,我们村四面环山很贫穷,没有现在的柏油宽阔马路,更没有洋楼别墅,高楼大厦,每家每户都是一层矮矮的小平房,约摸二十来间的小房子成排建在山下,老老少少加起来有四五十个人。

  一到了年底,我们村里总会有一些游荒的乞丐,家家户户求施舍,乞丐求施,在早些年都是很常见的情况,然而那一年发生了一件怪事……
  原文:
  十五岁那年,我还是个小混混,在学校里有一帮子铁哥们,打架闹事是把好手,是老师眼中最叛逆的刺头,在学校很是有些“名气”。后来觉的整天这么混日子也没什么意思,我索性辍学回到了家里,由于年底了,也没急着出去,老实的在家呆着。
  日子过得很是无聊,很快到了年底。
  我记得那天奇冷无比,我在楼下跟村里的朋友抽着香烟聊着磕,远远看到一个拄着拐杖,背着个黑包袱的老婆婆向我们村蹒跚的走了过来。
  等她走进村,我才看清楚这个老婆婆是个游荒的乞丐,在农村这种人很常见,每到了年关,就会有游荒的乞丐来乞讨。
  老婆婆头发花白,七十左右,穿着破烂的棉袄,棉袄上尽是补丁,拄着木棍步履蹒跚的走进了我们村。
  对于这类乞丐我见多了,那时候年轻气盛,很不懂事。看着她朝我们这边走来,我不屑的吐出一个烟圈,用眼角扫了她一眼,不耐烦的骂了一句:“你们也是不知趣,有钱人家不去讨,咱们村本来就很穷了,三天不下地就要被你们这些臭乞丐要光了。”
  老乞婆很可怜的眼神看着我,并没有因为我的话走开,依然在我和朋友跟前讨要,我和朋友厌烦的拿了点钱把她给打发开了。

  给了她钱,把她打发走了,对于这类人我巴不得她赶紧离开村子,说实话我们村子很穷,大家都在为生计忙活,没有多余的善心去施舍这些每年必到乞丐。
  老乞婆拿了钱,并没有离开村子,反而朝着我家大门缓缓走去。
  “嗨,还有完没完了?”我弹飞手指的香烟,追上去朝她吼了起来:“喂!你什么意思,这刚刚不是给你钱了,你还要去我家再要一次是吧!讨钱也没这么个讨法吧!”
  老乞婆看着我愤怒的脸,委屈、畏惧的看了我一眼,离开了我家,拄着棍子拐到了我隔壁的一户人家。
  我隔壁这家有三口,老公常年在外务工,只有娘俩在家,儿子比我小点,只有十二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