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尘歌--修仙者的秘史》
第1节作者:
曼步莲华 日期:2012-7-17 16:28:04
1 起死
龙腾帝国境内,玄云山。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世人传说的仙人宅邸,无数寻仙问道者前往山中探访神仙踪迹,可惜多数都只是无功而返。偶尔有一去不回者,据说已被山里的仙人看中,收录门徒,从此便能了悟金丹大道,彻底脱去这凡尘之躯了。有了这般传说,寻仙之风日隆。四处来客络绎不绝,果真进入山谷而不复出现的人也多了起来。
某日,一名药僮进玄云山采药,迷失路途,不知不觉已进大山深处。忽见一断崖,崖前白骨累累,尸骸不计其数,观其样貌,既有腐朽多年的枯骨,也有衣冠整齐的新死之人。药僮大惊,急忙沿来路逃离。只因惊慌无比,更加不识的出山之路,费尽周折终于抵达一处山口,却因饥饿疲劳,已是奄奄一息。有人将他救出,这药僮拼尽最后一口气,说出了他在断崖下所见景象,便合目而逝。
但他带出的消息却飞一般地传播开来。
有人据此猜测,以前失踪在玄云山中的人,并未成为修仙弟子,而是枉死在断崖之下了。他们立即将此事报知当地官府。官府组织衙差进山搜索,往返数次,却并没有找到那处断崖。此事也随之不了了之了。
只是玄云山自此愈加神秘。出了仙人洞府以外,有人又给了它“魔山”的称号。
日期:2012-7-17 16:31:00
不知多少岁月过去,经历了无数代人,时间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前来修仙访道的人却始终没有恢复昔日的盛况,以至于在很多年轻后生看来,这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山罢了。
玄云山下,有一座青羊小镇。镇上不过数百户人家,多数以耕织为业,终年劳作,也不过勉强维持生计而已。只有镇东头的李家,却因祖上在朝中当过官,因此家资殷富,广有良田仆役,是这一代有名的大户人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家数代单传,如今家中唯一的幼男,唤作李登云,从小体弱多病,终年卧床,全仗一名小厮服侍。李登云年至十六岁,病情愈烈,家中延医无数,均皆束手无策,摇首叹息,让李家为其准备后事。
李家老爷太太忍悲含泪,痛苦难当。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属不幸,更兼李登云一死,李家一脉从此而绝,更是愧对先人,实属罪过。李老爷哀伤之余,着人放出话去,只要有人医得少爷之病,李家愿倾全家之财以作酬谢。
忽一日,一驼背道人路过青羊镇,听闻此事,稍作思量,施然走入李府,对李老爷说愿为李家公子略尽绵力。李老爷大喜,忙请道人前往探视幼子病情。道者观望再三,突作大笑,说道:“此子根骨甚佳,极适合修习我道家之术,若以先天引导之术勤加习练,不出数年,其症可愈。”李老爷大喜,忙作揖称谢。道人语锋一转,又叹道:“可惜啊,我晚来了一步,此子性命危在旦夕,已经来不及修我道家功法了。”
李家老爷满脸喜色骤然停滞,眼眸中涌动起来的光彩又暗了下去,似死灰一般。他说:“如此说来,我儿性命还是无望了。”道人捻动长须,沉吟良久,道:“有一法或可一试,能保令郎一命也说不定。”李老爷忙问事何方法,道人敛容正色答道:“除非有人情愿替小少爷一死,以此瞒得阴司鬼神,我再作法替少爷祈寿,则他就能脱去灾病,再世为人了。”李老爷听得眉头直蹙,道:“不想仙长有这般奇术,只是这替死之人难寻,就算施以重金,也未必有人情愿。”道人点头道:“我所虑也在此。若替死之人并非情愿,则此术必不灵验。”二人正在谈论,商议对策,不料一直服侍李登云的那个小厮,名唤王霄,听了这话,趋上前来,跪地道:“回禀老爷,王霄蒙李府自小收养,与少爷为伴。少爷待我恩重,视若手足。如今少爷有难,我愿捐躯以报,替少爷赴死。只望道长果能救得少爷,我虽死无憾。”说完又向病榻上昏迷的李登云磕头欲作别。
这小仆一番慷慨陈词,不但听得李老爷眼泪纵横,就连道人也不禁动容。他见这小童面目清秀,长得极为机灵,夸了一个好字。病榻上的李登云虽为沉疴所困,意识昏聩,却也隐约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奋力出声道:“不要,我宁愿一死也不要别人相替。否则我即使能够得生,却要亲近之人往死,活着也是不安。”道人长眉一耸,笑道:“好个忠仆厚主,不过我虽说要有甘心替死之人,却也并未说这人必死无疑啊。”李老爷诧异道:“仙长究竟是何意?”道人道:“我说过,我须为少爷作法祈寿,为期七天。只要在这七天内将替死之人埋于地下,并且事先服上一枚我精心炼制的龟息丹,即可成假死之状。七日之后再将他挖出,服上还魂草,尚有生转之机也。”
日期:2012-7-17 17:25:00
李老爷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声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李登云却是犹疑,道:“既然如此,何不让我自服了龟息丹,葬于地下,静候道长作法。又何须要他人冒名顶替?”
道人笑道:“你已病入膏肓,气息这般微弱,若再将你埋于地下,纵有龟息丹之助,不出一日,也必会窒息而亡。到时,虽有大罗金仙,也回天无力了。”
王霄又向李登云叩首道:“少爷,你只管听道长安排,我一向结实,此行或许有几分险处,有道长之助,想必不打紧。只需过上七日,你我就能无恙了。”
李登云泪水直流,摸着王霄的头发,说不出话来。
李家当下依照道人的指点,将一切布置妥当,设立坟墓,果然将服下龟息丹的王霄葬了进去。送葬的规制与李登云一般无二。镇上的人都只以为是李家少爷死了,纷纷来吊唁。
道人趁机做起法来,到了第七日上,晴空中传来一声响雷。
道人从法坛上走了下来,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自言自语道:“第一次施展这‘倒逆阴阳续命大法’,还真耗费了我不少功力。所幸的是我为玄云门找到了两个修仙奇才,不枉我下山走了一趟。”
日期:2012-7-20 15:02:00
2 入途
数日后,李登云便能下床,吃饭与常人无异。王霄被人从坟墓里挖出,一开始昏迷不醒,服过还魂草后,一下子跳将起来,直喊肚子饿。仆人们端上了一大桌子酒菜,任他饕餮。
李家公子大病得愈,而王霄也完好如初,李家上下合家欢喜。
李老爷来向道人致谢,他对道人祈寿续命的法术佩服地五体投地,这时才想起询问道人的来历,在何处修行,一副与之攀结交情的样子。
道人笑笑,道:“贫道是玄云山上炼气修真的道士,道号一尘。”
李老爷吃了一惊,道:“原来玄云山上真有神仙,我辈肉眼凡胎,素日有失礼敬,还望道长见谅。”
一尘摆摆手,道:“我等只是修道之人而已,那些俗礼大可不必。只是贫道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员外可否答应?”
李老爷巴不得有机会报答恩人,便问是何事。
一尘道人捻须道:“贫道这次救了令公子,实是莫大的机缘。故而贫道有意让他随我一同上山修行,日后若能悟成大道,可得长生。不知员外意下如何?”
李老爷听了,沉吟半晌,不曾言语。他几番想要开口,又似斟酌未定的样子,故而只是缄默,不觉间在房中来回走动。
一尘道:“莫非员外对贫道的话心存疑虑?”
李老爷驻足,扶案道:“我已见识过道长的高明法术,岂敢不信?只是小儿是我李家唯一的根苗,若是随道长而去,恐怕就无人替李家传宗接代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