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能拿奖牌!”康妮补充说。每当目睹真正精妙的武艺,她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
“谢谢!但韩国和英国选手也很强劲,我只有尽力而为。”叶尔兰平静地说。
他这股沉稳淡定的气质,渐渐让女孩产生了好感。
“你刚才为什么要出手帮我?”康妮仰起脸美目流盼,眼神星星点点,语气有些发虚。
“如果我袖手旁观,你就会受重伤!难道你要我见死不救?”叶尔兰显然不懂女孩家心事,一脸认真地说。
“嗯……那倒也是。”康妮不由讪笑起来,面对男人,她还是第一次感觉自己耳根有些发烫。
叶尔兰似又想起什么,问道:
“我远远看你和那几个人打架,你打的那一套拳,是不是叫做——胡笳十八拍”?
康妮一听这话脸色巨变!心中惊诧莫名:
“你怎会知道这名字?这可是我家祖上秘传的功夫,从不对外人提起!”
康妮曾听父亲说过:《胡笳十八拍》本是东汉才女蔡文姬所作一部骚体长诗,可谓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一般人认为只是描写了胡汉战争的悲凉惨烈,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这首诗是必须和曲弹唱的。那首古曲原本传自西域胡人,并配有一卷武功招式的人像图谱。只有曲配图谱相互参悟,才能得其精义。只是这古曲和图谱都早已失传。相传蔡文姬也是听了古曲,被曲调幽怨的旋律节拍所感,才写下《胡笳十八拍》长诗……
(待续)
日期:2012-11-13 12:14:13
神箭(5)
康妮记得父亲还说过:仅存的图谱由祖上传到爷爷手里只剩小半残卷,印在草纸上,形迹已经模糊。传授给康妮的,只不过其中几个片段。但就这几个片段,已是波诡云异,变幻莫测。
“Ata(祖父)曾给我看过一卷裹在羊皮书里的古代画卷,刚才看你和人打架,觉得有些地方很相像!觉得奇怪,所以才问你。”叶尔兰解释道。
“那羊皮古卷在哪?快告诉我,Please!”康妮眼中光华绽放,她几乎一把揪住了叶尔兰的衣襟,热切地问。
“那……那东西在“苹果之城”家中爸爸的柜子里,我很小的时候听Ata(祖父)讲过,这羊皮卷是远古先知的传世宝物。最早是草原上的祖先们创造的,后来流传到古代的花喇子模国,这才有了曲调……其他的,我也说不清。”
“有机会,可以借我看看么?”康妮还不死心,她只要见到精妙的武学典籍,就会被勾起强烈的好奇心,拼命想要一探究竟。也许这就是种职业病。
“好吧,也许你的执着让我无法拒绝”叶尔兰舒了口气,要不然康妮不会痛快松开他衣服的。康妮也知自己失态,脸色变成暮光中的云霞。
“如果你在北京比赛要住些日子,有空可以到我家来做客。或者为了感谢你对我的救助,无论你需要什么帮助,都可以给我打电话!”康妮终于婉约地说。
“好的,一定!”叶尔兰记下了她的手机号,告辞离去。
康妮呆呆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突然发现自己生平头一次,主动给一个陌生男人留电话……
(待续)
日期:2012-11-13 16:28:08
第二章 凶手(1)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又有人说:建筑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民族性格的脸谱。每个城市标志性建筑或巍峨磅礴、或精巧别致、或逆经叛道,但终归要反映这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态度。
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无疑是新世纪里最能反映中国人心态的建筑群。这里凝聚了年轻一代的梦想,渲染活跃的思维。它流露出的开放胸怀和友善态度令叶尔兰神往。在他心里,鸟巢、水立方,都是享誉世界、堪比哈萨克斯坦和平金字塔的杰出建筑成就。
7月的北京骄阳流火,奥体中心日渐热闹起来。来自五大洲,不同文化、不同肤色的人群,每天在这里上演忧欢离合。说着光怪陆离的语言,怀揣同一个梦想。
接连一周时间,叶尔兰每天沉迷于训练。为让自己熟悉东道主生产的弓箭,寻找最佳“手感”,争取比赛出成绩。
叶尔兰所用弓箭的雏形,始于石器时代。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弓箭,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埃及。最早可能被“底比斯人”携带于马拉战车上,用于征战或狩猎。公元前1500年,居住在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发明了反向弯曲的复合弓。这种改进让强弓弹性倍增,箭射程更远、更具穿透力,射手也更容易操控。从彼时起,弓箭一度因具有远距离杀伤力、速度超群,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现代射箭运动最早始于英国。1673年,英格兰约克郡开始举行“万斯科顿银箭比赛”。射箭,因此成为一种独立比赛项目。1908年它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一直延续至今……
叶尔兰其实并不喜欢比赛时用的弓箭。虽然这种弓做工精致并装配有瞄准具和稳定设备,却浑身散发出一股现代工业气息,缺乏原始弓箭那种狠辣干练、沙场争雄的霸气!
在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弓箭,当属“天鹅部族”远古先民——纵横欧亚草原数百年之久的“斯基泰人”所创造的“双曲反弯复合弓”,又称“斯基泰弓”。(Scythicus bow)那是一种用上好橡木、剖片兽角、牛筋、树胶、马鬃历经数月方能制成的强弓。持弓上马疾驰,远远望去,弓形宛如两头微微上翘的彪悍牛角。熟练的射手一旦张弓搭箭,“牛角”摆出冲锋阵势,顷刻对敌人产生震慑和压迫感,犹如重锤砸在猎物心坎上……
每当叶尔兰朝训练场标靶放出一箭,他的魂,就势如飞鸟钻进蓝天、没入童年的记忆中……
6岁时一次历险,使他终生爱上弓箭。
(待续)
日期:2012-11-14 17:23:35
凶手(2)
童年时代每逢夏天,叶尔兰都会随母亲去阿勒泰布尔津县,回外祖母家探亲。外祖母家就坐落在县城北郊的高山草甸上。祖父一家仍然过着天鹅部族人世代相传的游牧生活。毡房扎在山峰向阳的暖坡,靠近潺潺流淌的冰川融水,草地上放牧着成片的羊群……
外祖父萨伊辽颧骨微突,高傲地挺着一只异峰突起的钩状鼻子。虬曲白眉下藏着山鹰般锐利的灰色眼睛。在叶尔兰印象中,他身材伟岸,常戴一顶狐狸皮做的“图马克”风帽。骑在马上永远像山峦傲立,在他醒着的时候,太阳似乎永远翻不过他的头顶。
萨伊辽常对叶尔兰说:“只有骏马,才配做天鹅族人的翅膀,鹰只是我们的朋友。”
他见过外祖父驯养的一只草原金雕。不过半大年纪,平时头上罩着武士头盔状皮套。雪天出猎一旦撤去头套,鹰就像捕兽夹弹射而出,半空里打着呼哨扑向野兔或者狐狸,锁定目标时拧身探爪疾扑腾空翻滚的猎物,鹰翅上每根翎毛都如吃饱了风的帆,猎猎作响,将蹿起来的碎雪碾成粉末……
萨伊辽不忘告诫叶尔兰:群山里个头最大的金雕能叼走三四岁的小孩!那样的大雕双翼展开都能超过两米。所以儿童独自进山游玩一定要骑马,万一被雕抓住,只要双脚紧紧套在马镫里,再大的雕也无法得逞。如果带上猎狗就更好,便于扑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