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我学算命》
第3节

作者: 禅定大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话说当年朱元璋,依靠着明教(摩尼教)的势力,先后攻克啊陈友谅,张士诚等等割地为王的政权后,又消灭了元朝政权,最终一统天下,成了中国皇帝,由于感念明教的帮助,所以取国号为明!
  有一天,朱元璋在与一些亲信大臣聊天的时候,突然被人奉承是天纵英才的真命天子。
  朱元璋听了以后非常的开心,哈哈大笑以后,似乎想到了一些问题,慢慢的脸上的颜色就不对了,于是草草的结束了宴会。
  晚上,伴随着通明的烛光,看着如云的奴仆,朱元璋却久久不能入睡,为什么呢?此时的朱元璋在思考什么问题呢?
  朱元璋在大臣奉承之时,突然想到,自己从一出生注定就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但是天下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出生,自己也当然不是那个时刻独一无二的。那么天下那么多的“皇帝”,会不会有人来跟自己抢江山?会不会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又要拱手于他人呢?
  朱元璋思考着,思考着,于是做出了一个决定、、、、
  日期:2012-06-05 00:02:46
  第二篇:不变也变(3)

  朱元璋由于害怕这些人会造反,于是就做出了一个非常残暴的决定,由各地政府在全国各地捉拿八字与他一样的人,并且全部押送赴京。
  在朱元璋的这道命令下,全国上下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搜捕行动,押送的队伍浩浩荡荡的一波接一波的涌进京城。
  这些人进京后,就分别按照安排的罪名,全部一一的终身监禁,或者除以死刑,一时间人心惶惶。百姓敢怒不敢言。
  由于当时的社会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户口本身份证,还什么什么网上备案的。
  所以这样的抓捕行动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几乎年年都有很多人被送上了断头台。而朱元璋此时的心情估计也不是很好,因为抓来的人越多,反而会越恐惧,所以朱元璋把怒火也迁怒到了各个方面能危害自己江山社稷的人,包括开过功臣等等。

  后来有一天,各地政府又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很多的“罪犯”,而朱元璋一时的恻隐之心,与一位囚犯谈了一会话,也就是这次的谈话,使朱元璋放回了被抓来的这些囚犯,并且也终止了杀戮。
  究竟是什么话呢、、、、、
  日期:2012-06-05 11:28:38
  第二篇:不变也变(4)
  有一日,军队又押送了一些“罪犯”赴京受刑,朱元璋站在一处,静静的看着这些人,回想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杀戮,他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于是朱元璋叫来了身边的太监,对他耳语一番。

  朱元璋是想召见这些人,于是就安排太监去传话。
  这些人被安排觐见皇帝,于是就在广场上站成了一排。
  朱元璋叫了一个老头,与他一起进入了内殿,进了内殿后,老头手脚发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之后,朱元璋问那个老头道:“你可知你们所犯何罪?”
  老头立马下跪求示。声称自己安分守己,不曾犯罪。
  朱元璋答道:“其实,你们都与朕八字相同,如此一来,朕是帝王之命,那你们八字相同,岂不是也是如此,故朕为了天下太平,与大明的江山社稷,不得不除掉你们。”
  老头听后,略有所悟,沉静片刻,似乎心里在嘀咕什么东西,嘀咕之后,便对朱元璋说了一段话,而这段话,拯救了当时被押赴京城的所有“罪犯”。。。。。
  日期:2012-06-05 11:42:42

  第二篇:不变也变(5)
  那个老头沉思一下,便对朱元璋说道:“万岁,原来我们八字相同啊,原来如此,皇帝陛下是做王的命,草民也是做王的命啊”!
  朱元璋听到老头这番话后,大为不悦,准备把这个老头拖出去斩首示众。
  没想到,老头接着说道:“草民与陛下八字相同,所以都是做王的命,但是有一点我们却大不一样。”
  朱元璋说道:“那里不一样啊”!

  老头说道:“我与陛下命运相同,可是陛下英明神武,雄才伟略,志在一统天下,成为人王,所以陛下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统天下,做了人王帝主,此乃天命也。
  而草民自幼不喜欢打打杀杀,也不喜欢与人争什么,比什么。而草民自幼最大的爱好就是养蜜蜂。
  所以陛下如今掌管着天下十三省的亿万百姓,而草民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最终拥有了十三个超大的蜂箱,有亿亿万万的蜜蜂为草民带来财富与乐趣。
  所以,陛下是人王,而草民是蜂王也。。。。。”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终于明白了命运的精髓,于是最终放了这些抓来的罪犯,避免了一场杀戮了。
  其实,这也是命中的一个奥秘,命中注定的事情是改变不了的,也就是说,你的大走向是不会改变,比如人王和蜂王,最终都要做王。但是究竟你是人王呢?还是蜂王呢?问问你自己。。。。。

  日期:2012-06-05 12:05:44
  第二篇:不变也变(6)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一般大师常挂在嘴边的风水上的因素了。风水上的因素,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我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是随着部队打仗的,后来解放后,就分配到了当时的一个跟食品有关的单位,当时负责是管理卖卖发放猪肉的岗位。
  当时爷爷的生活逐渐的好了起来,于是就在我们乡下的地皮上,建了四个分开的小土房。

  第一个小土房面积比较大,估计有上百个平方,我们每年过年过节回家团圆的时候,都是在这个房子里。
  然后在那个大土房不远处,还有一个中等大小土房,只不过那个小土房在正中间有一面墙隔开了,等于就是两个小土房。
  然后在这两个小土房旁边,还有一个六十平方的土房。按照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有这么多的土房子,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我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那个最大的土房里,其余三个土房一直是空着的,随后爷爷奶奶又在这最大的土房里生育养育了六个子女。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了!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老人的家产,最后都是要分配给子孙后代的,可是你知道,子孙后代们继承了这些土房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吗?住宅对人的命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日期:2012-06-05 12:48:59
  第二篇:不变也变(7)
  渐渐的,爷爷奶奶也开始老了 ,他的几个儿子也都长大了。待到我父亲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就开始分配家财了,当时的家财,也就是那四个土房子。
  我的大伯,因为年纪最长,可能那个时候已经有三四十岁了,他在一家汽车配件厂工作,所以没有分配房子给我大伯,后来大伯攒了一些积蓄以后,就在我们那个镇上买了一个大的砖房。有两三层楼吧。
  我的二叔分配到了连在一起的房子其中一间,而那个时候我二叔并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所以当时好像是在家里种田还是什么的。

  我三叔分到了第四个土房,也就是那个五六十平米的那一个。
  我的父亲分配到了我二叔的隔壁,也是连在一起的那个小房子其中一间。
  而我的小叔叔似乎命非常的好哦,因为那个时候,农村都比较疼爱小儿子,所以我小叔叔分到了那个一百多平米的,最大的那个土房。
  分了房子之后呢?大家就开始各居其所,各司其职了。
  大叔依然在工厂上班,二叔依然种田,三叔依然在外面做泥瓦匠,父亲和叔叔两人就一门心思的读书,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大学,分到好工作。搬到城里去,有城市户口,在城市安家。
  也就是在分了家以后,家里五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变化。。。。。
  日期:2012-06-05 15:01:07
  第二篇:不变也变(8)

  我的大伯,原先在一个厂里工作,后来没有分到房子后,就跑到镇上买了一个面积比较大的砖瓦房,可是自从买了砖瓦房之后,他的生活就开始变得不如意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