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民间术法的故事:横河诡事》
第23节

作者: 一颗沧桑的小白菜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送王瞎子的时候,王瞎子除了一方棉布打着的个包袱,就剩他的竹竿和“铁口神断”了。临走的时候,丫头拿出个红线串着的铜钱,给我戴到了脖子上,之后小脸红扑扑的说道:“浑屁哥,我要和师父走了,不知道我们以后还有没有再见面的时候,你戴着这枚铜钱,长大后万一我见了你,一定会认出你来!”
  说完就害羞的钻到了王瞎子的身后,留下老草灰一脸惊讶的看着我。
  我鼻孔朝天哼了一声,鄙视了老草灰一眼,你以为这是白给的?丫头刚来我们村的时候,村里的小孩比较排外人生,看她是生人又脏又邋遢,老是欺负她,非得让我这个“叔叔”辈的拿着板砖和他们好好的“谈了谈心”才消停了。
  王瞎子对着老草灰抱了抱拳,说道:“李兄,今日一别,后会有期,多保重!”说完戴上墨镜,向前大步走去,只是脑袋上和下巴上的毛在掏金蟒窝的时候被树桩上的火给燎了,只留下球三两根,说不出的滑稽,一点也没有刚来我村时候的仙风道骨。
  送走王瞎子后,我们就来到王瞎子的破屋,王瞎子走的时候除了给老草灰这位道友留了那罐还比较值钱的“金蛇大补酒”外,就剩下屋里的一堆破烂,老草灰也不嫌弃,不光把他屋里的破被烂褥全扫荡到了自己的家,连王瞎子用过的破碗和一长一短的筷子也收刮了走了,甚至连豁了个口的尿盆也没放过,真是勤俭节约到家了。
  子曾经曰过,时间就像撒开蹄子飞奔的骡子,特别是暑期,转眼间就该开学了,我也该上三年级了,村里的小学只能深造到二年级就到头了,我面临的就是去镇上读小学,快开学的时候,我爸回到家要接我去他工作的地方读小学,那里离县城近,虽然也是农村,但是土地很足,不光能种地,村周围大大小小的煤矿就有七八个,很是富裕,教育条件比起我们镇也要好很多。

  我心里是又兴奋又蛋疼,兴奋的是终于能和父母在一块了,蛋疼的我就要离开老草灰了。
  离别前的一天,我来到老草灰家,老草灰也知道我要离开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是我能看出他舍不得我,老草灰难得的抽了根烟,说道:“还是念书学知识才有出路,我教给你的东西现在这社会不需要了,以后能少露就少露吧,能永远不用最好,省得五弊三缺!”
  老草灰伸出手摸了摸我的头,说道:“浑屁,和你爸出去以后要好好学习,以后上个好大学才有出息,也给我的老脸增增光!”
  我看着老草灰,眼泪哗的就出来了,哽咽的说道:“出去了还放假呢,放假了我就回来看你!”
  老草灰摸了摸我的脸,笑道:“你这也要出远门了,不叫我个好听的,还一口一个草灰啊?”
  “你本来就是草灰!”我破涕为笑,拿袖子抹了鼻涕,然后给老草灰磕了三个响头,大声叫到:“师父在上,请受徒弟三拜!”
  说完拿起他的罐头瓶递给他,说道:“师父请喝茶!”

  老草灰尴尬的笑了笑,脸上好像有些悲伤。
  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无儿无女的老草灰想听我叫的并不是师父,而是一声“爷爷”,虽然他在我心里早就替代了我爷爷的位置,但是因为少年的固执,或许别的什么,我一直没有叫出过口,在我想大声的叫他“爷爷”的时候,哪怕只叫一声,却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次日,新民叔开着个拖拉机就来接我们来了,简单收拾了东西,我爸坐在前面,我和奶奶坐到车斗子里,就准备上路了,黑蛋和妞妞跟在车屁股后,哭的稀里哗啦的就是舍不得我走。
  我大手一挥,骂道:“你俩哭个球,一放假我不就回来了么,再说明年你们也上三年级,到时候也去和我一个镇上不就行了?”
  他俩立刻止住了哭声,我没想到的是,第二年他们还真和我到了一个镇上念书,倒不是我人格魅力大大老远的把他们吸引来了,而是随后那年,横河镇揭起了移民大热潮,很多人都迁到了附近的乡镇,穷就不说了,主要原因是赶上了九八大洪水,洪水虽然对北方人影响不大,但我们那不一样,俗话说:“黄河决堤,赤地千里!”,虽然那年没有决堤吧,但村里的那点庄稼也都毁了,牛羊被冲走无数,政府拨的救灾款经过层层剥削,到手的也没几个,有能力的全都搬迁了,剩下的就是实在没能力的和舍不得家乡坐地等死的老人了。

  经过大半天的功夫,拖拉机才来到了我爸住的那个村子,我直接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马路上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坑,路面上到处都是煤渣,被来往的车辆轧的像面粉一样细,足足有十公分厚,路上骑自行车的,车轮被包在煤粉里,比在沙滩上行走还困难,下个坡都得卯足了劲蹬,是不是过一两像火车似的二拖三(二拖三,一个车拖两个车斗的汽车),顿时弥漫起一阵黑雾,脸上就被均匀的抹上了一层黑色的粉底,拉煤的汽车车来车往,边走边往下掉着煤渣。

  日期:2013-08-13 00:38:00
  第十九章 入洞
  开学后,我爸给我办了入学手续,我就这么在新的地方新的小学开始了三年级,刚开学的第一天,班的同学就对我这个大山里出来的山炮还是排斥,放学后班里最浑的三五个人把我堵在路上想挑事,被我一板砖撂倒一个以后就都老实了。
  其实人呐就是贱,都市的看不起城市的,一线城市看不起二线三线城市的,城市的看不起郊区的,郊区的看不起县里的,县里的看不起城乡结合部的,城乡结合部看不起村里的,村里的还看不起山里的,就像上海那个姓周的贱人说的,阿拉喝咖啡就是高雅,侬吃大蒜就是低俗。要我说你不管进去的是什么,出来的都一样,难道你周贱人喝的高雅的咖啡排出来以后还能二次回炉?由此可见,装逼不光在富二代,人人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都在装逼。

  此后一年,是我儿时最快乐的一年,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其乐融融的一家,生活在一起,父亲每天去煤矿上工,我上学,妈妈和奶奶在家给我俩做饭,现在想来,着也许就是我儿时最幸福快乐的时光,每天像过年似的,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就在我以为这种生活会继续一直下去的时候,大伯回来了。
  大伯是开着桑塔纳回来的,脖子上挂着个大金链,腰上挂着个传呼机,胳膊底下还夹着个大哥大,那派头,像是香港电影里黑社会老大似的。虽然传呼和大哥大从来没响过,但是每天出去还是左手一个右手一个,我曾经一度怀疑他这俩玩意是假的,为了证明是真货,大伯也不嫌累,硬是领着爬上了附近最高的山,掏出大哥大在山顶给二伯打了个电话,虽然信号是断断续续,但是还是听见二伯的声音了,应该是个真货。

  几天之后,大伯就把我爸忽悠走了,说是往河南倒腾煤炭能挣钱,大爸二话不说辞了煤矿上的工作就要和他走,我妈也是铁了心要嫁鸡随鸡嫁狗随走,硬是扛着我的哭闹迈着坚定的脚步追随我爸而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