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讲故事1.养老院里的华南虎》
第6节

作者: 黄猫mm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13 10:09:00
  胜利婆婆也是动手打儿媳妇的牛人,简称牛婆。
  牛婆家孙子迷家一样,一头一尾两个是儿子,大儿子在农村生两个孙子,小儿子在城市生一个孙女。只是牛婆少了一个女儿,这是无关紧要的,有多少女儿都不会养老的,女儿的数量无所谓。牛婆的伟大理想是把孙女送回家,把孙子换到城市受好的教育,而且牛婆还认为这样便宜小媳妇了,“拿个得背着抱着的奶娃娃,换两个多双筷子就行的学生,合算小骚b不知足”
  不同的是牛婆的儿子牛哥正好就是教师,认同让侄儿受良好教育是做叔叔的责任,这位牛哥后来成了为异地高考奔走呼吁的斗士,那是题外的话。
  日期:2013-01-13 10:40:00
  除了宏伟目标以外,牛婆不算是十足的恶婆婆,儿子买房时出一多半首付(那时房价还低)。媳妇怀孕生孩子都来侍候,还有一样和其他虎不同的是牛婆的老伴健在。在老家和大儿子生活。兄弟两个一人养一个老人。牛婆也不同于一般的搬运虎,没有从小儿子家给其他儿女搬运东西。

  牛婆换养孩子的计划落空,牛婆有换手段,带着两孙子来到小儿子家住儿子给两个侄子办了借读,根本不和儿媳妇商量。牛婆对也是教师的媳妇说“人心都肉长的,你去看看老家的学校,能叫学校吗?三年级以前还好,四年级就得离十几里,不是天不亮起来走路,就得花钱冒死搭破车。”“我带孩子住这里,家里的活都我干了,你不用管”“我住自己花钱买的房子里带孙子,你管的着吗?”
  日期:2013-01-13 11:23:00
  小媳妇是个软弱之人,老公又不给力,她稍微发点牢骚,就给她扣上没爱心,不和家人一条心,不配为人师表的帽子。她只好憋憋屈屈的做包子了。
  不久经济问题来了,上个世纪末教师还没有绩效工资,收入都不高,牛哥背着房贷又一下子增加三口人的开销,他是中学教师,托朋友把两个侄儿送去借读,借读费是少不了的。不但家里积蓄光了。生活费用都成问题。
  媳妇抓住牛婆那句“你什么都不用管”就不交生活费用,只承担女儿的上幼儿园的花费,有点余钱给女儿存点教育基金。
  牛婆只好从嘴里省,有时找在老家开杂货店的老伴要一点,甚至每天去蔬菜批发拣点菜,牛家的饭菜喂牛正好。
  媳妇女儿都跟着苦熬,媳妇熬不住给女儿买点零食,牛婆就甩闲话。媳妇只好每星期把女儿带回娘家改善一下,女儿好一点的媳妇都是姥姥给买,玩具就别想了,两个侄儿魔头一样的妹妹的玩具到他们手里不出半小时一准报废。
  日期:2013-01-13 11:43:00

  就这样苦熬5年,新的问题来了,大侄儿该上高中了,按政策高中不能借读,只好回乡读。牛哥摇旗呐喊还弄了个民间组织,到处呼吁教育公平,但是所有的书信都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人搭理他。
  时间不等人,牛哥只好自力更生了,拿哥哥的名义买蓝印户口房,侄儿拿了蓝印户口中考高考一律迎刃而解。但是哥哥的钱加上把杂货铺盘出去的钱。连蓝印房的一半都不够。牛婆老家把家里的几棵树好能卖的东西都卖了,也没几个钱。
  牛哥到处借债也凑不够钱。最后下决心孤注一掷,卖自己的住房,一家子都版蓝印房去住。
  媳妇这次不忍了,一是房子成了大伯子的财产,自己成了寄人篱下的房客,二是蓝印房都是地处偏远的城乡结合部,大人上班孩子上学都不方便,这次牛哥说出大天媳妇也不签字买房。一天争吵中牛婆和牛哥联手大了媳妇,真的往死里打。把媳妇打得用120拉走了。
  媳妇起诉离婚。因为有家暴的案底很快离婚了。房子卖了和媳妇平分了。女儿归了媳妇、
  牛哥又借了些钱买蓝印房住进去,两个侄儿的问题圆满解决了。但是就因为那个别人名下的蓝印房,牛哥谈了好几个对象都是,弄清情况就散伙了。
  媳妇倒是在一年多以后就再婚了,成为牛婆说媳妇早有外遇的借口。

  日期:2013-01-13 15:22:00
  牛哥离婚带着牛婆和两个侄儿一起住进蓝印房,从此每天上班要倒两次公交车(冬天),要不就是开天不亮出门开电动车出门(夏天)。学校的老师和白领作息不一样的,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老师,7点钟以前就得到学校,7点15学生早自习,班主任必须带。说是下班早但四点半下班以后,开会辅导学生一系列事情不弄到6点钟不可能下班的。如果是毕业班带上晚自习,晚晚自习就得干到晚9点以后了,

  牛哥搬了家只好央求校长辞去班主任职务,可以晚点上班早点下班,但去失去一份不菲的班主任津贴和加课的课时费。而且影响升级加薪。
  加上还要还债牛哥的钱包很苗条,第一件事当然是赖掉女儿的抚养费了,前妻无论怎么讨要牛哥就是两个字“没钱”。前妻只好求助领导,前妻和他是一个系统还是一个区的,熟人非常多,牛哥不给孩子抚养费的事情,在学校传遍了,牛哥的名声非常臭。
  牛哥虽然不做班主任,但加上路途在家时间依旧不长,家务活都得牛婆操办,两个半大小子侄儿,又能吃又能造。锅里有多少饭都见底,衣服一天一洗都洗不过来。两个孩子还不一般的壮粗手大脚的,家里的东西都短命。又没钱更新,只好修理对付。
  更要命那个大侄子,不知道是小时候营养不良没长好脑子,还是出来的太晚基础太差,在班里总是倒数,惹祸倒是第一,学校请请家长是家常便饭,牛哥身为教师,丢人无数,牛哥拼了命的辅导,也不能使得大侄子提高几名。
  高考时第一年落榜。第二年三本,牛哥没能力负担高额的三本学费。只好认输找父亲和哥哥要钱,让哥哥供自己的儿子,哥哥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凑齐一年学费,为了第二年学费,哥哥嫂子出来打工了,也住进那所蓝印房子。牛哥的伙食下降到民工食堂的水平了。
  日期:2013-01-13 15:36:00
  幸运的是一年后二侄儿还算争气,顺利考上一所大学,虽非名校好歹是正式的二本,
  牛哥一家只剩为学费奋斗了,眼看胜利时,牛哥出事了那一日牛哥清早开电动车出门。路灯停电。牛哥为了躲避一个行人撞上停在马路上的垃圾车,腰椎断了,人瘫痪了。
  牛婆得知儿子出事,立马晕倒脑出血了。

  哥嫂无法承担牛哥的护理费和老娘的医药和护理费。只好卖掉了房子,把牛哥安置到康复院。牛婆安置在养老院。
  日期:2013-01-13 17:20:00
  极品之九,搬运虎3号。
  这个婆婆和其他婆婆不同,虎群里只有这个婆婆和玻璃美人是本地人。而且这个婆婆的媳妇也挺没道理的。儿子据说也是极品,先是奶嘴男,后是怕老婆。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
  此老太的老伴生前有点权势,但她自己只是个很普通的家属,一辈子靠老公活着的人物。
  她有一子两女,大女儿嫁的好,跟男人定居北京了,不用她操心,
  小女儿是跑火车的乘务员,偏偏生了双胞胎。婆媳关系也不好,两个孩子就靠姥姥帮忙带了。矛盾是小女儿家收入不错,两个孩子却放老娘家里白吃白喝,她自己休假也跑来白吃。有时还带着姑爷(火车司机)来白吃。
  儿子最小,儿子结婚就和她同住了。两个外甥一直是舅舅帮忙背着抱着的,舅妈来了看下去。小儿子婚前给家里钱也很大方,婚后媳妇把工资卡收了。也不给家用,。不干家务,每天回家就待在自己屋里,还整天把老公也拉到屋里不让她给婆婆帮忙,遇到女儿回家时,媳妇就走看见二姑子黑着脸,老太太也奇特过日子钱不够,不找这对垒的两家要,偏去找无关的大女儿,好在大女儿是个宽厚的大姐大,老太太才没为钱发愁。

  媳妇怀孕坐月子,都是在娘家了,怕两个小魔头弄伤了婴儿。
  媳妇产假满了,正式通知婆婆让她把两个外孙子送回他们奶奶家去,,老太太说那两个孩子是上幼儿园的,一白天都不在家,等到晚上回来,你们也下班了,不耽误给你带孩子的,而且二姑子和二姑夫,不是一趟车,同时出乘的时间不多。以后他们在家就让他们自己接送孩子。回他们自己家去。
  日期:2013-01-13 17:42:00
  但是二姑子不是省油的灯,姑爷在家时老老实实的接送孩子,夫妻都在家时也接送孩子,剩下她自己在家时,她就带着孩子住娘家,说是男人不在家不敢自己睡觉。
  住到娘家不但不帮老娘干活,,还找事夜车回来半夜三更回娘家,还大张旗鼓的烧夜宵,一点不知道小点声音,上夜班白天睡觉,小侄儿一哭她就骂人吓唬孩子。
  一次被弟媳妇遇到大吵一架。第二天弟媳妇就辞职了(本来就不是正式工作),专业在家带孩子,二姑子再回家睡觉弟媳妇就大开音响。找茬吵嘴。
  不久儿子的单位出点事,儿子在家待业媳妇天天闹。家里乱成一锅粥。
  又是大姐大出马,在北京给弟弟找个工作。弟弟走了,剩下媳妇和姑子还是一锅粥,这次闹到实质了非逼着婆婆把房子过户给儿子。说是抵偿结婚是没有给她的房子和彩礼。

  后来又是大姐出马给弟弟在北京租了房子,接走了媳妇。家里才安静。
  老太太一门心思给闺女带孩子,孩子大了老太太身体也垮了总是无原因的头晕,这次大闺女不灵了,大闺女和姑爷一起经商忙的不得了,而且还要公婆在北京,不方便接老娘同住,二闺女还在跑火车,也不能同住。
  只好让儿子搬回来同住,大姐可以帮忙安排儿子夫妻的工作。弟媳妇一口回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时原本奶瓶的儿子也不敢吱声了。
  大姐只好把娘的房子租出去,送老娘进养老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