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居瑞士28岁女:说说我和前男友的故事,一中国人三白人》
第16节作者:
yangiyy 日期:2013-01-22 07:56:59
从新加坡回来那个傍晚,我与s在他家里见面。
我们一起喝了我从免税点买回来的Bundaberg Rum兑可乐,并一起看American Beauty. 这是部很特别的电影,有种特殊的美感,我们看了后都很受感触,放开心怀聊了很多,聊各自的家人,朋友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我们那天晚上**了,感觉很放松很和谐。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在friends with benefits与恋人之间流连。我们每周见两三次,一起逛海滩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和他之间我从来没有觉得特别特别心动 (和新西兰小孩m会),但是却很开心,我和他一起是我可以做完全的自己,我们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开玩笑,一起看电影,一起评论争辩。5月中,因为一起做一个项目,我在他家里呆了10天没回家,后来我们一起做那个项目得到了教授的最高评价,从那以后我感到我们在学业,或者将来的事业上也会很合拍,至少他的存在与他的优秀会激励我努力学习工作。6月初,我们一起深入实验探讨性与女性的高丨潮丨,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高丨潮丨。
我喜欢他什么呢?
他的皮肤很好,而且在脖子上颚下有很细的白色绒毛,早上起来,躺他怀里时看着阳光洒在他的juvenile hair时,我总是怦然心动。
眼睛很蓝,我喜欢他看着我的样子,有一天晚上我俩同去一个house party,酒到酣时我问他:“你在想什么?”
他说:“我在想你”,他那蓝眼睛睥睨着我的样子,让我觉得想把他吞下去了。
他很喜欢烹饪,做的意大利面很好吃,我特别喜欢看他做饭时专注的样子以及尝到美食时陶醉的神情。
有一天晚上他出去和朋友喝酒后,半夜两三点到我的公寓敲我窗子,我开门放他进来,他见我后一把抱住我说想我。那天晚上我们挤在我的单人床上,第二天去了趟悉尼给他买新太阳镜,误了三次火车。
其实到了后来我自己也弄不清楚我们算不算恋人,只知道我们一起很甜蜜,合拍,也开心,有时候觉得很可爱,但是那时候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我时不时会和其它男生见见面,一起喝点小酒。实话是我们在一起第一个半年,我虽然很喜欢他,却能控制自己不去爱上他。
2010年6月底考完试后,我回国呆了一个月,其中有2周在上海。这2周我和一个从前一直是好朋友的美国gg见面频繁,开始暧昧,在离开上海后我甚至把他当成未来结婚人选之一。由于那时候和s没有确定关系,和美国gg也没有确定关系,我没有罪恶感,打算这样游刃有余的在过个半年然后选择,至少不要把整颗心给一个人,不然到时候可能又跟着男人离开澳洲杯具了。不过我的如意算盘没打多久就黄了,因为s。
我于2010年7月中回到澳洲,s专门去悉尼接我,我回澳第一个晚上我们留宿在悉尼的一家旅馆。s看到我很开心,说他很想我,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喝了不少vodka 兑苹果汁,喝到半醉时他说:“tiff i love you!”
这可是正式表白阿,我呆了,当初想不认真的是他,现在说我爱你的也是他。我问他,你过半年就要回瑞士了,我们有什么可能。他说,如果我们到时候相爱,自然会有办法;我说,你愿意为我牺牲?;他说,如果我爱你,我会!我最后说,我们冷静下,爱不爱你我现在不知道,给我一些时间。
也就是7月,我们决定在我与s的租约到期后一起住,并一起找房子。8月18,我们开始了华丽丽的同丨居丨生活。
9月初,我和那个美国gg断掉了联系。
10月我对s说我爱他。
12月,决定的时刻来到,我们正式开始讨论是份是合。
日期:2013-01-22 08:12:22
中间插播和s在wollongong的甜蜜同丨居丨生活。我们那时同租了一house的第一层,有两房一厅。
s买了辆scooter代步,我们几乎所有课都一起上,他每次都用scooter载着我上课下课,我们的车也不骑了。
我们每次洗了衣服,都用篮子装起来,两个人一块去后院晾衣服,衣服干了后一起去收,一起折。
我们每天早上几乎都吃toast bread当早餐,我喜欢抹nutella,他喜欢抹黄油加果酱。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中-下午说,let`s cuddle,最后都以**结束。
我们在semester break两人一起疯狂看美国卡通avator
我们每天闲时就歪倒在大厅的沙发上看电视,追着几个节目,我现在还记得:Doctor Phill; Australian X-factor, Beauty and Geeks (这个很逗),the Blocks。
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开一瓶红酒,他煎牛排,来个浪漫的晚餐。
每个周六,我们都去海边散步,回来的路上去超市买一堆食物。
等等等等,很平凡,很幸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