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那年上山玩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
第17节作者:
梅花易数地山谦 2013-12-14 14:54:18
三天后的展览还是如约举行,只是少了那件厄运手镯,候德,齐彪还有我被办事处接走,回到办事处后候德被送进医院进行观察,因为我那一电棍的原因不知道候德的后半生能不能恨我。在这次行动中我和齐彪也受了不同程度的轻伤所以被公休了1个星期。
总之我们这次行动在高处长那里就是成了“失败、废物”的代言词。勒令我们在修养的这七天每天都要去资料室研读,齐彪到是无所谓,而我对于读书这两个字是天生的反感,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所以我也是开始寻找我感兴趣的书,毕竟七天很快就会过去,起初几乎都是看了两眼就放回原位,直至我发现了“金爷”的笔记,确切的说只是一本自传,或者说是记录了一个故事,因为那本笔记上只写了一个故事,没有书名没有作者,我是在书里找到了作者对自己的称呼才知道他叫“金爷”
故事发生在民国中期,动乱、军阀混战、导致大部分的老百姓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时候能吃口包饭已经成了一种奢侈的愿望,在这种动乱中能残喘活下来的还有一伙人,他们都有一种奇特的本领,那就是盗墓。
盗墓这个词很奇特,是因为在古代对很多人唾弃,在清朝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偷坟掘墓着斩立决,对于一般的盗墓贼官府是不会给予其任何解释机会的。
可是有一种盗墓贼是被允许的,在清朝的时候被称为“西额里”用汉语解释就是老鼠的意思。但是西额里更愿意称呼自己为财神。在满清go-vern-ment执政时西额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分支,也就是五路财神,而金爷是属于北路财神中的一支,在满清灭亡的时候北路财神是被破坏最严重的一支,而金爷的父亲是当时北路财神的掌势,由金老爷子带领这当时刚出生金爷逃离到塞外,囤积了大量的财宝等待着富国,后来爱新觉罗溥仪投靠日本人,这样金老爷子一气之下把所有的财宝转移埋置深山。从此金家隐姓埋名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一直到金爷20岁生日的时候,金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2013-12-14 21:01:19
这天一个陌生人敲开了金家的大门,出来开门的是金家老管家,门口站着一个自称于博山的年轻人还出示一个土黄色的令牌,老管家一直跟着金家老爷子也是见过世面的主,一看到令牌,马上把这个年轻人请进了内堂。金家老爷子得到消息带领着金爷急忙赶到内堂,于博山一见金老业主马上跪倒在地道“南财神于家,小辈于博山参见金老爷子。”金老爷子一听连忙把搀扶起于博山问明来意,原来自从清go-vern-ment灭亡之后,金家选择了投靠当时南派军阀李宗仁的桂系军队,在军队被任职财物司司长,但随着军阀混战的开始,也慢慢的演变成了财力与物力的角逐。起初于家掌势拼接在自身派系的手艺在桂林附近大肆挖掘古墓,以充当军费,但李宗仁并不满足于此,在军费充盈的情况下他便打起了长生的注意。于是命令于家掌势也就是于博山的父亲为其寻找长生的办法。而于家在一次探穴时发现临桂、灵川和桂林的交界处有一座芳莲岭的地方,这里有做主峰名叫猴山,在桂林有一种说法叫“高不过猴山,大不过尧山”的说法。
在猴山的山腰处发现了一个古墓的越魂洞,所谓越魂洞是在古代修建古墓的时候会有很多的能工巧匠被国家应召到山区修建古墓。明知道古墓建成之日就是亡命之时。而越魂洞则是最后一条生路,越魂洞并不是一条真正能到达外面的路,而是一半的路,在修建古墓的过程中是有专门的人密切监视这些工匠如果提前打通了这条越魂洞。是很容易被发现提早暴漏导致惹来杀身之祸。想要从古墓出去只能等到古墓完全封闭后在从越魂洞逃脱升天。要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出去就只能葬身于古墓之中。
于家人在打通越魂洞后发现了很多诡异的死尸,用诡异这个词是因为所有的死尸都还保留着头部的皮肤和肌肉,甚至可以看到他们临死之前最后的一个表情,但是除了头部之外其余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已经腐烂的只剩下一堆骨头。于家掌势见此情景也是惊奇不已,但经受不住**还是率领着老一辈中的精英进入了古墓,但是守在越魂洞口的人一连等了三天,但是最后只有于家大掌势活着逃出了山洞,看见守在洞口的于家人只说了一句“内丹”便昏死了过去。
于家大掌势的儿子得到父亲生命垂危便请来当地所有的郎中,可是无论是谁都不能说出于家掌势为何昏迷不醒,最后打听到一个可以治稀奇古怪病的人,是一个街边的老叫花子。
于博山一听便急忙请老叫花子,可是老叫花子说什么也不去,张嘴就要100个现大洋。于博山答应后才起身到了于家,等见到于掌势抬腿就走,于博山一见便上前去拦,尊称“老人家这是为何?”老叫花子眼皮都没抬就说了一句“这病你要去找北财神金家用他们家的造化丹,才能救他的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