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正传》
第11节

作者: 向华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刚才已经在厨房吃过了。”柳儿一面为梁山伯换蜡烛,一面回答到。
  “为我们挑行李的驿馆长和驿馆火头来了吗?”梁山伯又问到。
  “还没有。”柳儿又回答到。
  “柳儿,等一下你换好了蜡烛,把餐厅桌子上面的菜和酒都拿到厨房里面。等驿馆长和火头来了以后,就把菜热给他们吃,把酒倒给他们喝。人家为我们挑行李那么辛苦,可别让人家饿着肚子回驿馆呀。“梁山伯又柳儿向嘱咐到。
  “好的。“柳儿应答到。

  “等一下,你让他们吃好喝好就可以了。我现在正在查阅案卷没有时间,无论他们是来还是走,都不要让他们来打扰我。“梁山伯继续的向柳儿吩咐到。
  “好。“换完了蜡烛的柳儿一面应答着梁山伯,一面向餐厅走去。
  梁山伯抬起头来,望着柳儿说道:“等一下,你把床铺铺好了就先睡觉,不用等我了。我看案卷,还不知道看到什么时候呢。”
  “好。”走进了餐厅的柳儿大声的答应到。
  柳儿把餐厅里桌子上面的菜和酒都拿到厨房里面以后,又回来把县衙门的大门轻轻的关上了。

  梁山伯在蜡烛下面看案卷极久、极久……
  终于,梁山伯把所有的案卷都看完了……
  梁山伯站起身来,长长的伸了一个懒腰……
  为梁山伯照明的蜡烛这时候也已经燃到了尽头,晃晃一支、一支的熄灭了……
  黑暗中,已经睡意很浓的梁山伯又坐了下来,他趴在大案上面开始了伏案而眠。

  ……
  天已经大亮了,柳儿端着装有洗脸水的小木盆和擦脸巾轻轻的推开了县衙的一扇门走进了县衙正堂里面。
  柳儿看到梁山伯还在伏案而睡,便端着小木盆轻轻的走到了书记的文案前面,把小木盆轻轻的放到了书记的文案的上面。
  放下小木盆的柳儿又轻轻的出了门,他准备到厨房里面为梁山伯端来温温的漱口水。
  当柳儿又端着一碗温温的漱口水进了县衙正堂的时候,梁山伯醒了。

  梁山伯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站立了起来。
  看见柳儿端着一碗漱口水进了县衙正堂,见到天已经大亮的梁山伯向柳儿发问道:“柳儿,现在什么时辰了?”
  “已经辰时中段了。”柳儿回答到。123567890
  “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把我叫醒呢?”梁山伯的话含着几丝埋怨:“我今天还准备到莲台山的山脚下面去查看那个把莲水吞掉的石潭的状况呢。”
  “我看到你昨天睡得那么晚,刚才又睡得那么香,所以就没有叫醒你。”听到自己的好心还得到了梁山伯的埋怨,柳儿把嘴巴撅了起来。

  “好,不怨柳儿。”看到柳儿撅嘴的摸样,梁山伯笑了起来:“好了,别撅嘴巴了。今天我们就不去了,我们明天再去,记住明天我们一定要起一个大早呀!”
  “好。”听了梁山伯的话,柳儿高兴了起来:“你快来洗脸漱口吧。”
  在梁山伯洗脸和漱口的时候,柳儿又出去到卧室把梁山伯的官服拿进了。
  洗完脸漱完口的梁山伯一面换官服,一面向柳儿问道:“柳儿,县丞来了吗?”
  “来了,不光是县丞,县里面所有的官员和差役都来了。”柳儿回答到。

  “人呢?”梁山伯又问到。
  “都在外面候着等待参见新县令你呢。”柳儿笑笑的回答到。
  换好了官服以后,梁山伯又对柳儿吩咐道:“柳儿,你出去把县丞和书记先叫进来。”
  “可是,你还没有吃早餐呢。”柳儿望着梁山伯说到。
  “算了。等我把公事办完,早餐、午餐一起吃吧。现在,你去把他们两个人叫进来吧。”梁山伯又吩咐柳儿到。

  “好。”柳儿一面应答着梁山伯,一面把梁山伯漱过口的空碗放到了小木盆的水面上。然后拿着擦脸巾,端着小木盆出来县衙正堂的大门。
  梁山伯返身走到大案后面的椅子上面坐下。
  县衙门的另一扇门也被推开了,县丞和县衙书记进来了。
  县丞走到了县衙正堂大案的前面,给梁山伯行了一个礼,然后笑笑的说道:“梁县令早安。”
  “同安,同安。”梁山伯一面抱着双拳向县丞客气了一下,一面又指着大案旁边的县衙大堂副座对县丞说道:“程兄,请坐。”

  县丞走到了副座上面坐了下来。
  书记走到了县衙正堂大案的前面,给梁山伯行了一个大礼以后说道:“莲台县县衙书记参拜梁县令。”
  “客气,客气。”梁山伯望着书记笑了笑,“以后还要书记多多的劳累,把在这个莲台县县衙发生的事情都如实的记录下来。”
  “谨听教诲。”书记向梁山伯应答到。
  “那你现在就坐到你的位置上面去吧。”梁山伯向书记吩咐到。

  “是。”应答完梁山伯以后,书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坐了下来。
  “程兄,麻烦你先把莲台县的官吏传唤进来,等官吏出去以后,再麻烦你把莲台县的差役传唤进了。”梁山伯扭头对县丞说到。
  莲台县所有官员们参拜完梁山伯走了。
  莲台县所有的差役参拜完梁山伯也走了。
  县衙大堂里面只剩下了梁山伯、县丞和书记,书记正在忙着整理他刚才的笔案。
  “程兄。”梁山伯扭过头笑笑的对县丞说道:“昨天晚上小弟看案卷实在是看的太晚了,失礼,失礼。”
  县丞向梁山伯抱了抱拳说道:“梁兄为了莲台县的老百姓日夜操劳,何出此言?”
  梁山伯与县丞正在这边客套,班头赵五进了大门,他向梁山伯抱了抱拳鼎报道:“梁县令,外面来了一个告状的农户。”

  听了赵五的鼎报,梁山伯坐正自己的身子向赵五问道:“既然是告状,有状子吗?”
  “没有,这个农户说他告口状。”赵五继续的鼎报。
  “这……不符合惯例吧……”县丞吞吞吐吐的说着话,又用眼睛望着梁山伯。
  “赵班头,这个农户是告的什么状呢?”梁山伯没有理会县丞的吞吞吐吐,向赵五发了问。
  日期:2012-12-31 11:07:16

  第二章 梁山泊巧断小牛案 祝英台心中生春丝(7)
  “这个农户状告他邻村的一个财主偷了他的一头刚满月的小牛犊。”
  “牛可是每个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呀!”梁山伯心里面想着,便向赵五发了话:“既然是丢牛的事情,那就是一个重要的案子,本县令今天就特别办理,允许这个农户告口状。”
  “是。”赵五向梁山伯抱拳躬身。
  梁山伯用右手拿起来面前大案上面的惊堂木往大案上面“啪”一拍,大声的说道:“升堂。”
  赵五回身走到了县衙大门的门槛边,对外面大声的长长的叫喊道:“升——堂——。”
  “升——堂——。”外面的衙役们一面齐声应和着赵五,一面鱼贯而入的进了县衙的大堂。

  十二个手拿着一半涂着红漆、一半涂着黑漆的水火棍的衙役们进了县衙大堂以后,就一边六个的背对着县衙大堂的侧墙“一”字排开。
  梁山伯把手中的惊堂木又往大案上面“啪”一拍:“带原告。”
  赵五接着梁山伯的话,大声的对外面的原告大声的叫喊道:“原告上堂。”
  随着赵五的喊叫声,梁山伯看见一个瘦瘦巴巴的中年农户兢兢战战的进了县衙正堂的大门。
  “威——武——。”十二个衙役一面用低沉而唬人的声音喊叫着,一面把用双手拿捏着的水火棍有力的击打着地面。

  衙役们唬人的喊叫声和水火棍撞击地面的声音顿时在县衙的大堂里面环绕起来。
  那个从来都没有进过衙门的老实巴交的农户那里见过这种阵势,进门没有走几步路,他就被吓得“扑通”一声面对着梁山伯跪在了地上。
  看到这个农户的状况,梁山伯已经初步判断这个农户应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