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的10年,悲欢离合》
第22节

作者: 读花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英国的福利政策,更像我们小时候所灌输的共产主义社会,即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个挡风避雨的地方。
  所以,养了一批社会的寄生虫,白吃白喝白住,每月领救济,犯不着去找麻烦。

  私人养老院价格昂贵,支付不起的话,政府的养老院免费提供住宿和医护人员。
  有健全的体制的保障,所以,英国人敢消费敢潇洒。
  我已经不记得和婆婆黛比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当我见过大可所有的亲戚朋友后,黛比听到了风声,要求大可安排时间,她要和我见面。
  英国人普遍礼貌周到,他们善于使用最灿烂的微笑,最亲密的拥抱和最夸张的词汇赞美你,但是,不要太当真,一转身,或许就是一个鄙夷不屑的眼神。

  我问大可,他父母对我们结婚是什么态度,大可毫不避讳的对我说:“我妈问我,你是不是怀孕了?”
  我当场气结,“她以为我拿小孩要挟你?”
  大可意识到刺痛我的神经了,赶紧打圆场:“只是我结婚太早了,她才这样问。”
  既然我们决定了要结婚,因为新郎不可以在结婚之前看到新娘的婚纱,黛比带着我在N城的婚纱店里挑选婚纱。逛了好几家店,终于选好婚纱。
  我们坐在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里吃中饭,阳光满满地洒在玻璃窗里,黛比的神情有点伤感,“我一直觉得大可还是小孩,没想到这么快就结婚了。我还记得第一天送他去小学读书,看到他走进校门,我都哭了。”

  我不知如何接口,只能静静地听。
  婆媳关系,婆媳关系,我和我的洋婆婆,又有怎样的交集?
  日期:2013-01-21 19:15:11
  (73)
  婆婆黛比,小姑安妮,和我们一样住在N城。
  大可14岁的时候,公公皮特和婆婆黛比开始闹离婚,这场离婚拉锯战打了10年才宣告闭幕。
  大可说自己14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从河里跳进去溺死的想法。那天黛比看到他出门的时候神色不对,跟着他,把他唤回了家。

  的确,我们不应该把自己成年后所犯的失误错误,全部责任推卸给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到底有多大的分量?这是一个在心理学领域一直争论不休的课题。
  我想问的是,在我们的幼儿期和青春期,我们可以完全无视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吗?
  很多无形中的伤害,成年后,需要慢慢地舔伤,慢慢地愈合。
  在这场离婚闹剧中,皮特扮演了强悍的角色,他死缠烂打,耗着不离婚。

  黛比的性格比较懦弱,她提出离婚,但是她反复无常 ,没有在开场后,有勇气收场,坚决把离婚执行到底。
  于是他们分分合合,后来离婚官司把钱都耗尽了,皮特离开,到伦敦居住,他们成为水火不容的仇人。
  皮特会带着高中生的大可去酒吧,向他痛斥他母亲的种种不是,这是怎样扭曲的人格?
  离婚不可怕,很多离异家庭的孩子比双亲家庭的孩子更加开朗阳光,可怕的是用这样的方式结束婚姻。
  爱恨情仇,没有爱就没有恨,可是,用爱的名义,自私自利的占有,毁掉的,不是两个成人的一生,他们忘记了,还有两个无辜的小孩,为他们的行为承受着痛苦煎熬。

  这样的局面,给大可和安妮照成的困惑和自卑,形成兄妹俩两种极端的性格,
  大可敏感脆弱,安妮特立独行。
  日期:2013-01-21 22:19:00
  (74)
  17岁那一年,发生了一件影响了大可一生的事件。
  英国的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不可以出入酒吧买酒水。
  结婚前,有一次我和大可去酒吧,我去吧台买酒,服务生问我:“你真的18岁了吗?”

  “是的,当然是的,我看起来那么年轻吗?”我想,我再显年轻,也至于不到18岁吧?
  “我需要看你的证件,我不可以卖酒给未满18岁的人。”他还蛮有原则。
  “我比18岁老的多了。我让我的男朋友来买。”我悻悻然,谁会随身携带护照?
  我两手空空回到酒吧的楼上,大可还笑话我:“他是夸奖你,你还生气?”
  英国的法律也规定,年满16周岁的未婚男女可以合法结婚。

  我对这么早的法定婚龄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认同年满18周岁才是成年人,才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这天,大可下了课,闲着无事,去酒吧喝酒。皮特是那家酒吧的常客,大可经常混迹于其中。
  所以,酒吧的主人违反了法律,卖酒给他。喝了一瓶啤酒,他离开酒吧,去了超市又买了两瓶啤酒,
  到教室里去取书包,经过图书馆的时候,正好电视里在播放足球比赛,他原来是校足球队的队长,对足球着迷,
  他于是大大咧咧地坐在椅子上,拧大了音量,打开一听啤酒,逍遥自在的喝起来。
  图书管理员闻声而来,他直接被送到了校长室。父母也分别被招到了学校。
  大可一直是读书聪明的孩子,小学升高中,参加了一个私立高中的招生考试,差了一分,不能全额免费,需要交一半的学费,他的父母送他读了免费的公校。

  安妮比他小一岁,迟一年也参加了相同的考试,顺利通过,免费在这个N城最好的私立高中读书6年。
  大可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他说:“这个学校录取男生要求的分数比女生高。”
  英国的小学7年制,4周岁半就可以入学,小学毕业直接升高中,高中4到6年,如果要进入大学的话,要读满6年。
  这是当年的情况,现在有新的政策出台,逐步要求所有人必须接受教育直到满18岁。
  话说回来,大可很惶恐不安,他害怕会被开除。
  这种情况下,他一贯来的学习成绩救了他,校长单独和他促膝长谈后,同情他的遭遇,推荐他到一个专门的培训班,参加N城大学的入学考试,大可因祸得福,顺利进入N大.
  本科四年,学费全免,生活费有学生贷款,学生贷款的利息很低,而且是在你毕业后工资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准才需要按月还款,若干年后,如果你的收入水平一直没有达到还款的标准,学生贷款会被免除。

  所以我总说:“大可,你幸亏是出生在英国,才能咸鱼翻身。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使个人和父母的依赖关系没有那么强烈,人的出生不一定平等,但是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只要努力,总是可以改变命运。”
  安妮也说:“学生贷款我是一定要还清的,这样,和我来自相似家庭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日期:2013-01-22 06:57:31
  (75)
  第一次见到安妮,我惊叹于她的一头及腰卷发,像海藻一样披散在身上。

  她有墨绿色的大眼睛,浓浓的书卷气,是个聪慧的女子。
  后来我们撮合安妮和伍迪的时候,伍迪说:“大可,安妮长得和你太像了,我会有心理障碍。”
  安妮是个我行我素的人,高中毕业后,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课本和校服,搬出黛比的家。
  她说她已经迫不及待要独立生活,尽管成绩优秀,她选择了去酒吧当侍应生。
  在酒吧工作一年后,玩腻了,又回归校园,在N大读了英国文学专业。
  安妮的生日聚会,让我见识了英国女人的奔放。
  那天晚上,我们一行十几个人,聚在保龄球馆打球。

  朋友们都把生日礼物带到了保龄球馆,英国人的礼节是当着你的面拆礼物,不管收到的礼物是否符合心意,嘴上一定要连声道谢,再来一个拥抱几个亲吻。
  于是,安妮就在不断的惊叹声中亲了这个抱那个。
  杰西卡是安妮的好朋友之一,小巧精致的脸蛋,前凸后翘的身材,最可爱的是,她还有豪放不羁的性格。
  因为临近圣诞节,球馆里装饰了好多圣诞树,圣诞树上挂了色彩斑斓的装饰物。
  杰西卡从树上摘下两个红色的球,挂在胸前的两座高峰上,还故意左右摇晃,走着猫步。

  这还不算好笑,好笑的是她的男朋友就这样一声不吭地看着她,满脸羞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