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的10年,悲欢离合》
第27节作者:
读花人 2005年2月13日,和大可去了沿海的一个古老小镇游玩。被焚毁的古教堂,断垣残壁,残留在寂寞的小镇上,从它的废墟上,可以相见当初的辉煌。人类是那么贪婪,打着宗教和正义的名目,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破坏,建设,还是碌碌无为?茫茫长夜中,只要还有一颗星辰,点燃希望之光,活下去,需要勇气和力量。火车经过的路途上,风景如画,真想这样长长远远地坐下去,直到时光的尽头。
2005年2月14日,情人节。大可送给我一束鲜花和一张贺卡。他在贺卡上写着:每一天,我都更强烈的意识到,你是我生命中能够遇到的最完美的女人。你永远的大可。我送给他一对衬衫扣。生活中有爱,有鲜花,有书籍,有音乐,有阳光,有美食,有各种各样的惊喜,夫复何求?
2005年2月15日。我把这一天的日记摘录如下:我已经感觉到有个生命在孕育中,总想和宝宝对话,希望宝宝健康,聪明。长得像爸爸,大大圆圆的眼睛,高跷的鼻子,迷人的下巴。妈妈也会努力学习,和宝宝一起成长。如果妈妈从现在开始勤奋学习,宝宝出生后,妈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宝宝在一起。为了这个心愿,妈妈会努力的。想到宝宝所能带给全家的希望和快乐,妈妈觉得很充盈,丰盛和开朗。
2005年2月18日。大可陪我去医院检测,我怀孕了!医生说已经怀孕8个星期了,预产期在2005年10月13日。可是为什么之前的测试都说是未孕呢?医生解释在怀孕的最初一个月,测试纸很容易给出错误的结论。谢天谢地,这段时间的饮食一直遵循要求,叶酸也一直在吃。
日期:2013-01-25 06:07:53
(87)
安妮在2004年停薪留职,在剑桥大学获得了一个英语教学证书,前往莫斯科,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外教生活。
大可觉得安妮这样做有点草率,已经有了固定的男朋友史蒂夫,不应该远去异国他乡,如果相爱,就应该在一起厮守,这是大可的理论。
2004年11月,安妮在莫斯科度过26岁的生日。大可和我到购物中心给安妮挑选礼物。
大可说:“安妮在莫斯科会想念苏格兰的山水和食物,食物不可以国际邮递,我给她买一本介绍苏格兰风景的书,她想家的时候可以翻书。”
“苏格兰食物,羊杂碎布丁?有什么好吃的?不需要想念吧?”除了威士忌酒,我真的想不出英国还有什么特色的食物。
“我在韩国的时候特别想念羊杂碎布丁,真的回到英国后,又不爱吃了。”
看来这条定律还是蛮相通的,不管来自何国何地,乡愁,有时候就是想念家乡某种食物的特殊味道。
我看到大可从书架上挑了一本至少5公斤重的大开本的硬皮书,赶紧说道:“大可,你给她寄这么重的书,她回英国的时候,行李有重量限制,这本书肯定就留在莫斯科了。不如,你给她买一样轻巧的礼物,这样我们可以把邮寄费用也用到买礼物上,她可以收到一件像样的礼物,回国的时候又可以带回来,我们花的钱也一样多。”
大可听着我像绕口令一样的话,挺不耐烦:“是我的妹妹,我知道她需要什么。”
“随便你!”我抛下一句话,大可倔的时候,有点不可理喻。
后来,大可花了65英镑把这本书寄到莫斯科,这本书的下落,我们从来没有问起,因为我们都心知肚明,安妮是不可能会把这么重的书带回英国的。
2005年2月20日,安妮从莫斯科回到英国探亲,我和大可晚上坐公交车去黛比家看望她。
N城又在下大雪,一片银装素裹的干净世界,车子在雪地里蹒跚而行。
我在公交车上难受的厉害,觉得胸闷的喘不过起来, “大可,我不舒服。”
“要不要下车?”大可关切的问我,我从来不会无病呻吟,大可看到我脸色不对,“你看上去很苍白,我们下一站下车。”
他握住了我冰冷的双手,我感受到了他手心里传递的温热的力量。
我确实不想在闷罐头里呆着了,可是在这里下车,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个出租车都叫不到,要在雪地里走到黛比家,岂不是太遥远太寒冷?
坚持,坚持,我告诉自己,“我想我会没事的,我们到站再下车。”
终于到站了,从站台走到黛比的家,有一小段路程,我深深的呼吸着雪天清冷的空气,觉得舒服多了。
安妮换了一个发型,一头蜷曲的短发代替了原来的及腰长发,有一种帅气俏皮的美。
她说莫斯科没有好吃的东西,因此她瘦了好多。看到安妮总是令人开心,她侃侃而谈俄罗斯的所见所闻,对于陌生的地方,我们总有一种向往,大可说他在韩国的一年半,没有亲人去探望他,他感到孤单,他许诺要到莫斯科去看望安妮,当然,我们没有成行,因为我肚子里的宝宝,接下来需要用钱的地方会很多,他不可能撇下我自己去潇洒。
我们宣布了我怀孕的消息,安妮很开心:“我希望是个女孩,我可以给她买好多粉红色的东西。”
英国人给女婴穿粉红色的衣物,男婴穿粉蓝色的衣物。
黛比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哦,天,我还没有当奶奶的准备!”
那天晚上,雪下的很大,黛比留我们住宿,本来打算当天回去,连洗簌用品都没有带,不过,我实在害怕回到公交车上,于是就住下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