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英国的10年,悲欢离合》
第32节作者:
读花人 我相信是意外,可怜的宝宝,过来抱抱。
-----------------------------
国外的游乐场softplay areas父母不可以进入场地,有工作人员看着小朋友,国内的是父母必须在场地里看着孩子,父母介入孩子的游玩,会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因为小孩在玩的过程中有一些身体碰触是正常的现象。一次带着大宝和朋友的小孩在游乐场玩,朋友到楼下的餐馆订位置,朋友的小孩和别的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有推搡的动作,都只有4岁左右的年纪。那个孩子的妈妈很激动。我心平气和,好言相劝,大宝从来没见过这种架势,他对那个女人说:“这是我的妈妈,不是这个小朋友的妈妈。”她这才在怒骂了几分钟后歇菜。其实她把自己的孩子都吓哭了。
不过在国内带孩子去过无数次游乐场,这种极品只碰到过一次。
日期:2013-01-28 05:16:38
更正一下,英国这边的softplay areas基本上会分成俩个区域: 0到3岁的区域,家长可以陪同小朋友,3岁以上小朋友玩的区域,家长不可以进入,有工作人员在那里看着小朋友。
日期:2013-01-28 06:39:24
(99)
我加入了Q城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开始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骑车30分钟上班,工作很清闲,翻翻报纸,喝喝清茶,下班又是30分钟的骑车时间。第一天按照路线顺利按时到达单位,第二天想抄近路,结果在大街小巷里迷失了方向,问了无数路人才找到单位,地道的路痴一个。同事第一天就给我一个下马威:“石晓,你去水房里把热水瓶里的水打好。每天早上上班要擦洗桌面和打扫地面。今天我已经把地扫过了,你去把垃圾倒掉。”难道我是打杂的?我心里有点忿忿不平,不过看在她是大肚婆的份上,忍了,照着她的吩咐把事情干完。其实,对很多新人来说,这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对我来说,我最烦别人对我指手画脚,突然之间,从象牙塔掉入了人世间,心里落差很大,在单位里资格最嫩资历最浅,再也不可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所以适应的过程相当的苦闷。信不信由你,年轻的时候,总想有一番作为,对这种无所事事等级森严的工作状态很失望,总有豪情万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空虚感挫折感。当然了,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份工作摆在我的面前,我会乐滋滋的接受。
在Q城上班没几天,记得那天是周末,接到了初中时的好友西的传呼,不知道大家对90年代的传呼机还有没有印象?到马路上的一家有公用电话的小店回传呼。8月的Q城,烈日骄阳,空气里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气息。西的声音在电话那端响起:“石晓,锦出车祸了,已经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快不行了,我忍到现在才给你打电话……”西还在电话里不停的说啊说,我的耳朵里只有一片片的嗡嗡声,我的心沉到了冰窖里,很冷很冷的感觉从脚底直窜到头顶,我无法相信这个事实,怎么可能?十天前我们还相约在Q城相见,怎么能说走就走,连一声再见都没有? 时间仿佛停止了,我说不动也走不动,西在电话里喊我的名字,“石晓,石晓。”“哦,我在。”
“你什么时候回来?后天是葬礼,她现在还在医院里。”
“我今天就回去。”我有气无力的说。
我直奔火车站,那时候没有高铁,从Q城到家乡,火车行驶了8个小时后,在深夜抵达。我打车到达医院,我曾经是那么的害怕医院,在我的心里,福尔马林的味道,疾病和死亡的概念,是和医院息息相关的。从医院大门到重症病房,是一条沉重漫长黑暗的道路,我急切的想看到锦,我又害怕面对现实。病房的楼道里蜷缩着很多人体,为了省住宿费,很多人就这样睡在楼道里,很黯淡悲哀啊。什么时候,我们的医疗体制能够照顾到穷人的生存权,在疾病和死亡的面前,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应有的尊重?重症病房的房门紧锁,值班护士说要明天才能进去看望病人。
我不想回家,就在医院附近找了一家小旅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到病房里看锦,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她的脸色蜡黄,眼角泛着泪水。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医生,你看,她在哭,她没有死。”年轻的医生同情的看着我,平静地说:“那是我们怕她的眼睛发炎,给她上了眼药膏。她已经脑死亡了,伤得太重,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锦的姐夫把我叫出了病房,其他的亲戚朋友也陆陆续续到齐,大家商量着今天就把她移回家。锦的父亲,一个那么沉稳厚重的男人,泣不成声:“就算能救成植物人也行啊!”锦的母亲一直还被蒙在鼓里,对她来说这是个致命的打击。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惨,岂能用言语形容?!
锦在卫校时的好朋友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那天,锦和她的婶婶出去办事情,回家的路上,她告诉婶婶要去一个同学家,就在一个T字路口下了中巴车。停留在马路边上招揽客人的三轮车夫问她要不要坐三轮车,她拒绝了,继续往前走。其实我知道,从那个路口到她的朋友家,走路至少要一个小时,我不知道她当时是怎么想的。就在这时,一辆小汽车风驰电掣般闪过,车子把锦高高抛起,又甩落。车子扬长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三轮车夫把锦送到了医院,医院里的人打开她的工作证,知道是同个系统的同事,很快就联系到她的家人和单位。可是,时间已经耽误了,脑部已经死亡,从入院到现在,一直靠氧气机保持着心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