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1-26 23:49:00
村里一家姓章的。老两口跟小两口,还有一个七岁的孩子。
那年夏天的时候,老太太领着小孙子去摘菜回来,走着走着,孩子好生生的拌个跟头。老太太也没当回事,以为孩子不好好走路摔倒了。拉起来,打打身上的土。还训斥了几句,走道不看道,眼睛长脑门上啦?
回家了后,孩子说犯困,浑身的难受。也没吃饭,躺炕上睡觉了。孩子妈摸摸孩子脑袋,也不烫。以为是白天玩累了。就随他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爸妈没起炕呢,孩子起来穿好衣服了。往炕上一坐,开始扯着喇叭嗓子唱。乌里哇啦的,也不知道唱得啥玩意。
他爸睡迷糊的呢正,让孩子给吵醒了。气得不行,抄起条帚疙瘩要打孩子,让他媳妇拽住了。小声说,当家的,你看看咱孩子咋了?我看半天了,吓得我不敢动。他爸揉揉眼睛,看了看孩子,见孩子双腿盘坐在炕上,手心冲上平放在膝盖上,闭着眼睛,嘴还嗷嗷的唱呢。他爸坐起身子,往孩子跟前凑了凑,用手扒拉扒拉孩子肩膀说,你咋了?孩子甩开他爸的手,继续唱。他爸又抓住孩子肩膀,摇晃下。孩子还是唱个不停,气得他爸捂住孩子嘴了,一捂上不唱了,手一拿开,孩子继续唱,后来他爸也嫌麻烦了,找块胶带把嘴给贴上了。
日期:2013-01-27 01:38:00
他妈赶紧把孩子抱过来,搂在怀里。见孩子也不哭不闹的,闭着眼睛跟睡着了一样。试着把胶带揭开,刚一揭开,孩子又唱上了,没法,只好又给贴上。
老太太听见这屋的动静,过来了一看,孩子嘴用胶带贴着。也没问咋回事,拎着拐棍满屋追着打儿子。媳妇连忙把孩子今天早上的事跟老太太说了一遍。老太太也没见过这样的事,一时也没个主意了,可老贴着孩子嘴也不是办法啊。让他爸背上孩子,去村里香头家了。
到了香头家,香头听完这事,又掐算一下。才跟他爸说,你最近抓啥东西没有?他爸想了想说,没有啊。
你再想想。香头说。
孩子的爸爸忽啦的想起来了,说,那回见个刺猬,浑身白毛,觉得挺好玩的。就抓回家里了,可第二天就不见了啊。
香头说,这就对了,但凡是白毛的刺猬都是有些道行的了。你回去看看吧,在你家咸菜缸里呢,你把刺猬放了,再烧点黄纸送送就好了。
孩子他爸爸到家后,掀开咸菜缸,整是那个白毛刺猬在里面呢。好在汤少点,要是多估计就淹死了,他爸爸也纳闷,这咸菜缸盖得好好的,这刺猬咋跑进去的?
按照香头的吩咐,把刺猬送走了,下午孩子就好了。
日期:2013-01-27 14:01:00
村里朱老四,过世的时候他家房子刚盖到一半。心不甘情不愿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朱老四也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主,所以家里准备的灵架是三十二杠的,(有八杠,十六杠,三十二杠之分)最多的是六十四杠,我也只是听老人说过,没见过。绑杠也是个技术活,需要手很巧,互相还不能碰撞。绳子打扣要很结实,用完还得方便解开。
起灵前孝子在棺材前跪下,把丧盆高举过头。大伙猫下腰,把杠子扛上肩膀。等孝子把丧盆往地上一摔。主事的喊了一声,起灵,走。抬灵的就直起腰抬着就往坟地走。
日期:2013-01-28 00:41:00
村里的小康这次也是第一回去抬灵。老辈的规矩是没有结婚的男人不能抬灵。小康去年冬天结婚的,这次也把他找来了。临来之前,小康问他爸,抬灵沉不沉啊?他爸说,三十二个人抬口棺材,能沉到哪去。
结果一抬起朱老四的灵,小康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感觉肩上那杠子跟座山一样,喘口气都费劲。可大家伙都没吭声,他也不好喊沉,咬牙的挺着,抬着灵到胡同口。前面打头的老王跟主事的说,总理啊,不行啊,这四爷肯定还有啥事没完,这不走啊?说完喊人放凳子,垫住棺材不让着地,然后喊大伙同时放下。放下后,大伙都揉着肩膀,各个呲牙咧嘴的。互相一问才知道,朱老四的灵就是沉得多。这会孝子们赶紧到灵前跪下。主事的一看,也不能让孝子跪时间长了啊。对老王说,伙计,咱俩动着吧,别耽误了时辰。老王回头看了看抬扛的人说,走着了啊。说完猫下腰把杠子扛好,主事喊了句起。三十二杠起来了,这次感觉轻飘的,一点都不沉。大家纲闷呢,往中间一看,棺材没起来,还在两板凳上放着呢。主事的一看就急了,二毛子你个鳖犊子,让你绑杠,你绑个啥玩意?二毛子赶紧的跑过来一看,扣绑得倒挺结实,是从绳索中间齐刷刷的断了。
二毛子喊过主事的小声说,哥,这朱老四不走啊。这咋整啊?主事的也挠头。这咋办啊,下葬有时间的啊。
日期:2013-01-28 01:01:00
别废话了,赶紧绑吧。主事的说。
这时候,朱老四的家人赶紧过来,在棺材前跪下,朱老四媳妇哭着说,老四啊,你安心走吧,家里房子什么的都没事。然后又烧了些纸钱。二毛子这会也重新绑好了,主事的见了,赶紧把朱老四家人拉到一边。喊了声,起,走。这回一上肩膀,小康明显感觉轻了很多。大伙一气抬到了坟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