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方》
第6节

作者: wq文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老憨见姜明耷拉着脑袋朝他走来,叹道:“娃娃哟,你不知道我这个丫头,说了几家都不成。你爹要愿意,就请个媒人到宁朔堡说吧!”
  夕阳斜西,姜明眼瞪着他们父女吆着羊下了山。千万朵彩霞烧红了蓝天,染红了大地,映红了田野山村。朱葵花全身红灿灿的,背后的辫子一摆一摆,像条大鲤鱼似的。
  日期:2015-01-04 14:30:01
  朱葵花父女走后,姜明一个人躺在草坡上。仰望云朵,飘逸柔软,洁白无瑕。青天沉淀着透明的海蓝,太阳抛撒银丝的光束,镀亮了远方晶莹的雪山。想起和朱葵花见面的情景,他不由得一个人傻笑。傻笑过后他又呆呆的,面孔浮出凄凉和忧愁。他顺着野花铺锦的小径缓缓走着,把羊群吆到土洞前的酸枣刺圈儿里,又数了两遍,才爬进了土洞。土洞里湿漉漉的,只有洞口有一缕光明。他蹲在洞里,不敢靠墙,生怕再钻出条蛇来。他把四角瞧了一遍又一遍,突然发现有个牛皮纸包儿,展开才见包着三个饼子,是朱葵花给他留下的。他抓起一个就狼吞虎咽,吃着吃着,他又像个孩子似的淅淅沥沥哭起来。

  姜明像只猴似的在洞窝里蹲了一夜,第二天便赶着羊下山。山溪碧净,云霓轻盈,野花绚烂,草原绿嫩,牧鞭脆响,驼铃悠漫,只听他唱道:
  贺兰山四季变脸脸,双王坟上尽是黑点点,西边墙在这里拐弯弯,烽火台上的黄羊转圈圈。昊王渠的芦叶冒尖尖,保安寺的顶子黄灿灿,海子湖还是块明镜镜,弯子渠流水银闪闪。
  这是一片良田,田中有山岭,还有大沙窝头,像是从天而降。两片绿阴下密集的民居,便是小东方上下庄子。上下庄子中间有条银蛇似的弯子渠,渠头是老茔坟地,渠水流到这里似银蛇伸出两个头,分别朝老茔坟地南北绕去。

  老茔坟地雾气弥漫,坟头若海中礁石,时隐时现。天空苍鹰盘旋,地下冰草茂密。最上面的坟靠背下,有座比房子还高的大坟,后辈人都不敢提他的名字,都叫他红砖爷爷。大坟四周用红砖砌护,祖祖辈辈的小东方人,每逢清明祭祖,不分男女,都要朝红砖爷爷的坟上加黄土,使得这座坟越来越高大。大坟下方,两座比大坟略小的坟,是姜波、姜涛的。两座大坟之下,密密麻麻排列着大小有序的坟头,坟头从上往下扩展,像把巨形大扇。

  风雨沧桑的三座大坟,朵朵蘑菇状的白茨上晶亮欲滴的绿叶闪烁,密如繁星的紫花耀眼夺目,坟地翻滚的草苗子似满头银发。远处的水声,近处的风声,在这里听起来很古怪。不见坟地有跑的、爬的动物,却能听到“嗡嗡”、“哇哇”、“吱吱”、“啾啾”、“喳喳”的嘈杂声。
  弯子渠从东向西流去,渠南边是上庄子,渠北边是下庄子。上下庄子多是用垡垃砌成的平房,坐北面南。姜秉川是下庄子长门之后,他住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四合院,墙上的红砖沙打雨蚀,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顶上的琉璃瓦、琉璃滴水、琉璃鸱吻接满明沙。门口两根柱子油漆斑驳,上面两条飞龙模糊不清,色彩黯淡,锈迹斑斑。柱底座的石墩,凸处磨得闪光锃亮,花纹还是那么清晰,跪姿的裸女两个『奶』头特别突出,饱饱满满拖在大腿上,双手朝上举盘似的托顶着巨柱,双目无神,面色无光,像是她做错了什么事,永远应受到这样的镇压。

  姜明进了门,三间正堂里,红木桌上摆着别致的高足碗,气派的三羊开泰鼎,精巧的玉壶春瓶,昂首仰卧的一尊鎏金铜牛双目圆睁,两角上弯。正面墙上挂着幅《牛耕图》,一头老黄牛迎着黎明的第一缕朝晖,在春的田野上昂首奋蹄。它的后面黄土翻起,扶犁的老汉扬鞭躬腰俯视大地,脸上闪烁着美滋滋的希望。喷薄欲出的红日,把画面映得半明半暗,近景是弯子渠、保安寺,远景是海子湖,尽头贺兰如黛,黄河似练。画的上方有“固国之本”四个篆字。对面墙上镶着幅草体行书《黎明雨中雾》,每个字都像飞龙走蛇:

  血染东南半壁红,昉光又照贺兰峰。惊闻鸡唱东方白,稳把长竿钓渭中。
  姜明回到家里,才知姜秉川的病越来越重,他躺在炕上,头上冒汗。墙上还挂着那张弓,只是那把箭咋不见了?大嫂吴氏在他额头敷了条毛巾,大哥姜昕站着一声不吭,五弟媳曹氏站在墙旮旯呆呆的。
  日期:2015-01-04 14:54:25
  五弟姜昉进来嘴就不停:“是谁规定,祖祖辈辈非他们上庄子主事?气死周瑜来吊孝,小量江东没有人了……”
  姜昕说:“五弟,你少说两句吧!”
  姜明蹲在炕沿下,两眼不住地瞪姜昕。
  姜昕轻声说:“爹,老二在山上放羊,看上了一个丫头……”
  姜秉川的眼神也直了,他两眼直直地瞪着姜明。

  吴氏递上茶说:“爹,有好的就订吧。家大弟兄多,成一个算一个。五弟都娶了,偏他的三个哥哥,一天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耽搁了一个,别人都说当大嫂的不费心。”她揉揉眼说,“有婆妈活着,我操啥心。”她见六弟姜曜趴在炕角睡着了,朝他肚子上撂了件衣裳。
  姜秉川双目环顾,见三子姜昭、四子姜晖不知又哪里疯去了,有气无力地说:“老大,你先叫梦麒给合合婚,看咋样!”
  姜昕拉着姜明急忙出了门。
  姜梦麒是保安寺住持,他住在保安寺南厢房的一个小院子里。院子里香表气味袭人,一片洁白。院门的右联是“保安寺寻根问父”左联是“崆峒山修道遇祖”,横批是“梦至东方”。神堂上悬着“海到天边天是岸,山登绝顶雪为峰”的条幅。
  姜梦麒正襟危坐,他长得和庙里塑的泥神差不多。四四方方的脸,半睁半闭的眼,额头高大,发际深广,耳垂大而厚实,面目慈善威严。

  姜昕带着姜明“扑通扑通”走进来。姜梦麒的屋里全是书,他坐在那儿像没听见似的。只见他嘴唇动着,喃喃地说:“曾饮黄河之滨,曾宿西夏之陵。曾迎日出于崆峒,曾沐霜风于贺兰。唉!回首贺兰青矗矗,黄河依旧绕东行。唯见东方起雾烟,红尘漫漫尽是怨。废残病瞎满路旁,口口声声求善人!”
  姜昕双手递上姜明的庚帖,他看了一眼,就掐着指头算起来。算了半天,他拿出封面画有月下老人的书,摊开了红线谱。红线谱上面像蜘蛛网似的,全是粗细不一、长短不等的红线,有的线弯弯曲曲,一直到头。有的线弯来弯去,不是接上了这条线,就是接上了那条线。有的线只弯了半截就断了,还有的线弯过来转过去,又转到原来的线上。姜明歪着脑袋只看了一眼,就眼花缭乱,头昏目眩。

  姜梦麒咕囔着不知说啥,嘴里念念有词。姜昕、姜明一句也听不懂,他把庚帖还给姜明说:“不能合庚换帖!”
  姜明蔫蔫的出来了。
  姜昕安慰他说:“好丫头多着呢,再找吧!”
  姜明非要找朱葵花,说不叫他找,他就一辈子不找。他说和尚道士的话都是鬼话,他从来不相信。他和家里怄气,不吃不睡,不干营生,蹲在弯子渠边,老对水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