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在川藏线上遇到的那些灵异事件——川藏线异闻录》
第36节作者:
湘北老鱼 日期:2013-12-20 22:04:00
29,亦真亦假
回想起这几天来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我对这尊诸葛亮等身塑像还是抱有极大的恐惧的。等我爬上了石台,他突然伸出舌头把我一口吞下怎好?即使他只是扮一个鬼脸,也足以吓得我大小便失禁、性功能失常。
风萧萧兮易水寒兮,老鱼去兮不复还兮。毕竟我非英雄,临死之际我想的不是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也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想起了远在湖南的老爸老妈,我想起了扼死在摇篮里的爱情,我想起了停在旅社的宝马,我想起了一直被我遗忘的曾经……
好在大殿里没有阴风,我的心已经归于极寒,在人面前强装欢颜,这岂是真的我?二十几年来,成多少?败几何?心躲在角落里哭,呜呼……也罢,也罢,为了探索未知,前进、前进、前进!
日期:2013-12-20 22:06:00
结合自己为数不多的下墓经历,我知道古墓为了防止盗墓贼,往往设计有机关,而且依照诸葛亮的级别,这里的机关肯定结合了当时蜀国最高的防盗成就。我小心翼翼地爬上石台,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弯下腰轻轻在石台附近敲了敲台面,寻了寻暗门,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见没有任何反应,我才敢蹑手蹑脚地靠近塑像。
可千万不要被射成马蜂窝,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我回头瞥了一眼底下的铁成等人,他们似乎比我还紧张。至于诸葛信忠,他压根就没有看我,眼睛死死地盯着汉白玉筒。“娘的,不管里面有啥东西,老子都不打算给你。”我在心里暗暗发誓。
我走到塑像的跟前,他似乎比我矮一些但也矮不了多少(我是一米七九)。敢情神算子诸葛先生还是一个俊男子,老天真是待他不薄。想想我等草民,不但智商捉急而且长相耐人寻味,不公呀不公。抬头间,我的目光正好和塑像的“目光”对接(这简直就是活人的眼睛,太逼真了。)
日期:2013-12-20 22:07:00
这时,那天在武侯祠遇到的白胡子老头突然出现在我的左手边,我们现在好像不是在义祠之内,而是在……这是一个巨大的阅兵场,我和白胡子老头肩并肩站在阅兵场正前方的将台上,在我们的前方是无数个穿着铠甲的士兵,他们列队威严似乎准备出征。
我看了一眼旁边的白胡子老头,他手里举着羽扇在空中比划着,脸上青筋直爆,他似乎在向士兵训话,但即使隔得这么近,我都听不到他在讲什么。这时,底下突然战鼓雷动,士兵们在白胡子老头的指挥下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呐喊。这呐喊声我倒是能够听清,只是不知道到底在喊些什么,他们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但既然是战争,肯定是喊的杀杀杀之类的吧。我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磅礴和大气。
日期:2013-12-20 22:07:00
呐喊还在继续,广场的两侧突然出现两队打着战旗的士兵,他们呈顺时针方向围着广场奔跑,战旗烈烈,上面单就一个“蜀”字,我寻思莫非穿越到了蜀国?
这时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不知过了多久,等我睁开眼,外面的情况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白胡子老头和士兵都不见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站在一条陌生的古代街道。沿着街道走了几百米,是一个十字路口,我往左拐进了一条小胡同。胡同里有点昏暗,而且很窄,刚好只容得下一个人行走。
日期:2013-12-20 22:11:00
走了几十步我发现正前方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他推着一辆两轮木车,车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几个麻袋,麻袋上还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壮汉似乎没有看路,急急忙忙向我这边冲来。
等我意识到要让开路(路就这么宽,我只能先从胡同退出来),壮汉已经来到我跟前,我想叫他停车,可嗓子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任何声音。已经近在咫尺,可奇怪的是他们竟硬生生地从我身体穿过去了。
日期:2013-12-20 22:11:00
遇到鬼了!想到这我发了疯似得往前面跑,跑了估计得有几十米,前方已经能够看见明亮的眼光,终于见着爹啦!我赶紧加速往前冲。
胡同外面是一条大街,街上热闹非凡,行人来来往往,但压根就没有人鸟我。我这才发现街上的人也推着两轮木车,上面堆放着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在他们的旁边、身后是惊慌失措的女人、小孩、老人。难不成他们在集体逃难?瘟疫来了吗?还是?这还是不是蜀国呀,难不成魏国已经攻打过来了?
我逆着人们逃生的方向往前走。他们仍然能从我的身体里穿过去,但我此时已经不再害怕。反正有一方是鬼魂,要不是我,要不是他们。最好我是鬼,我是鬼我不会吓他们,如果他们是鬼,保不定他们不会吓我、吃我……
日期:2013-12-20 22:12:00
我想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街上行人匆匆而过,临街的店铺也都已经关门了,想找个人打探一下情况都不可能。我很快意识到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我能看见他们,但他们不能看见我。
在街上漫无目的地步行了几百米,我终于看见一小队穿着盔甲的士兵。我赶紧跟上去,他们自然也不能看见我。我看见他们的盔甲上印着一个“蜀”字,我应该还在蜀国。跟着这队士兵走了十几分钟,我终于看见一座威严的宫殿群,这应该是皇家建筑。
但与它的地位不相匹配的是,正门并没有士兵站岗,难不成都逃难了?来不及多想,我跟着这队士兵进了大门。宫殿内除了我们,一个人都没有。穿过几道走廊,拐过几道弯,我看见一座气派的祠堂。祠堂上赫然挂着一个匾额“武侯义祠”。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