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那个不爱我的男人,从现在起我要这么生活》
第28节作者:
青鸟羊羊 日期:2013-02-01 17:37:27
昨天刚刚学了用ps做表格,今天就接了一个活,心里很庆幸,要不今天妹妹休息,我不又要抓瞎了。真的象人们所说的,学到的一定会用到。我在电脑这块确实悟性很差,但是逼急了啥都学得会。女儿说昨天晚上梦到爷爷了,穿着红色的衣服在客厅看电视……爸爸走了这么长时间我们都从来没有在梦里清晰的看见,在另一个世界里,爸爸不再有各种疾病了,所有的东西都能吃了,也能走路了,我们对于逝去的亲人,总会感到他并没有走远,只是暂时离开一段,可是每每想起他躺在棺木里的样子,还是久久不能释怀,真是舍不得啊!
日期:2013-02-02 14:56:06
我不怀疑爱情的存在,可是经历了这么多很怀疑我没有那样一种运气,会遇见那个能和我携手共度人生的人。那天偶尔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如何让男人心甘情愿地为你花钱》,上面说,男人在付出之前也会想着是否值得或者会有回报,所以要想让男人心甘情愿地为你花钱你先要试着在适当的时机付出,他才会愿意付出所有。对此,我颇有异议。
首先,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随便花别人的钱,哪怕别人主动,无功不受禄,花了别人的钱会手短嘴短,最后会因小失大。其次自己在谈恋爱时总是为别人着想,吃个饭都害怕点贵了让他为难,更不要说要他给自己买什么贵重物品了,既没买三金,也没买房子,更没有什么彩礼就把自己嫁了出去,自己身上就剩10块钱,都会给他买成瓜子让他带到单位去,看到他总盯着骆驼鞋不舍得买,自己悄悄在网上三百块订购了回来,可是我得到回报了吗?回想起来,自己是个最不看重物质的人,也是最不计较得失愿意付出的人,可那些男人哪个觉得我是个懂事的女人,是个值得他付出的女人呢?而那些自己从来不舍得付出,总是把男人剥削了个干净的女人呢?反而好像很受重视很得宠,哎,不明白呀。
日期:2013-02-03 15:30:45
今天去了南山陵园祭拜父亲,回来的路上在想,人亲眼目睹了生命的消失其实应该等于自己重新活了一回,以前很多想不通的纠结的事情因为生命的陨落变得不再重要,可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悟性不同,有人谈了几十次恋爱,还是不会谈恋爱,有人离了几次婚还是不会经营婚姻,有人见历了很多次死亡,仍是不懂得珍惜生活。所有的经历只能触动某些人,他们把所有的经历变成了财富,有些人经历了,仍是白经历。走过无数遍的路还依然迷路。
日期:2013-02-03 17:30:33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走过的路中找到特征,做好标记,这标记可能是在一段恋情开始之前,或是结束之后,可能是在一场疾病治疗期间或是痊愈之后,可能是在一个亲人健在之时或是离开之后,我们开始懂得爱情,懂得健康的重要,懂得子欲孝而亲不待……每懂得多了一点曾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还不懂得就真的不可原谅了。
现在,别的道理我不懂,我还是不知道遇上自己爱的男人该怎样去做,该怎样让他也明白我的心,该怎样让这段爱情修成正果,不再遗憾;但是我懂得了首先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为讨好别人改变自己的模样,我还懂得了爱是两情相悦决不是一厢情愿,我会遇见一个喜欢我的本色的男人;我懂得了婚姻是两个人共同承担,不是一个人大包大揽,我会遇见一段风雨也能同舟的婚姻,;我懂得了尽孝不是老人走后趴在遗像前痛不欲生,是在世时一句温暖的语言,一碗热腾腾的稀饭,我会拥有母亲告别时安详的目光……我懂得了这些,是不是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日期:2013-02-03 18:56:15
天快黑了,家里那盏温馨的灯却亮了,家里一老一小在热切地盼望着我回家,我拎着兜子飞奔到菜市场的时候,脑海里常常浮现出燕子妈妈外出找虫子的画面。我愿意做这个幸福的燕子妈妈。
日期:2013-02-04 15:13:57
我的眼睛总是爱长麦粒肿,在我记忆里从二十岁起就经常会长,在我看来,眼睛上长个肿包比得场大病还难受,应为我觉得特别影响容貌,而麦粒肿这种病最忌讳挤压,我希望它快好就会想尽各种办法,用热水敷,用熟鸡蛋敷,甚至用针挑,每一次结果都是一样,就是并没有好的快反而好的慢了。现在再长麦粒肿,我不去管它了,反而开始庆幸:哦,它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麦粒,是有点疼,但不至于影响太大,比得了其他眼病看不到了要强,不用管它,几天就自己好了。你看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太在意反而好的慢,不在意就慢慢会痊愈。
日期:2013-02-04 15:20:07
今天是立春,六九过完了,天气暖和了,我最开心,因为我的工作往外跑的比较多,2012年记忆里最寒冷的冬天就要远去了。今天自己做了春联,每年的春联都是我自己写的,喜欢年三十在门口贴春联的时刻。现在过年年味少了很多,怀念小时候的春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