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在宜昌的天师家族》
第13节

作者: 宜昌牧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06 19:38:00
  三十七 鬼魂易茗
  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等妈妈喊我的名字了,这期间,我就和幺爷爷开始闲聊,听她讲生平的降妖经历。这老婆婆还真厉害,身前降服的鬼怪也有百八十号了,加起来都能组成一个鬼怪战斗连了。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眼前一道白光闪过,把我撞了个狗吃屎,然后,那东西倏地一闪,又消失了踪影。
  “妈呀,有鬼!”我大惊失色地嚷道,完全忘了自己现在就是一名鬼魂。

  幺爷爷一点也不惊慌,她淡淡笑了笑:“这鬼叫易茗,不会害你的。”
  我有些愕然:“您认识它?”
  “嗯,在我进入轮回隧道的时候,它只是个没有纸灯笼,漫无目的瞎闯风口的一个游魂,因为聚灵灯的作用,才恢复了他之前的智识。”
  “他生前是个捣蛋鬼吗?”
  “听他自己说,也算我道门中人,他死于明朝万历年间,距现在也有四五百年了。唉,天地之奇,有太多我们难以了解的人和物。”
  我还是诧异地问道:“其他的鬼魂都是跟我们一样的人,怎么他是光点?”
  “你怎么知道它的形体不是人而是光点?有时候,眼见未必属实,耳听未必为虚。”幺爷爷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很多人都会被眼前的表现所迷惑,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我才能掌握本源。敏儿,以后你长大了,一定要切记这一点。”
  我低头沉思,幺爷爷的这番话,让我似乎有些明白,但似乎又好像完全不明白。
  这时,耳畔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敏儿,敏儿……”这是妈妈嘶声呐喊的声音!在这安静到渗人的轮回隧道里,显得异常的刺耳,幺爷爷望了望我,笑着说:“快回头吧,只要回头,你就能还阳了。”
  马上就能活过来了,激动的同时,忽然间又有了些不舍。望着幺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我的鼻子忽然一酸,很想哭,但是根本流不出泪来,的确,你说一个灵魂体,哪来的泪水?

  日期:2013-02-06 20:58:00
  三十八 最不想说再见
  幺爷爷同样凝视着我,良久,才开口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敏儿,快回头吧,别让你妈卯起喊(普通话‘总是喊’的意思)。”
  “回克?”
  “难道你也想一直留在这里,等聚灵灯灵力耗尽,就变成那些无任何意识的孤魂野鬼吗?”
  我感觉好难受,一时说不出话来。从青霉素过敏休克后来到轮回隧道的那一天,我无时无刻不盼望早点回去。可是到了现在,又有些依依不舍。纠结,真的很纠结!
  幺爷爷挥挥手:“快回头吧,不要再耗时间了,也许你妈妈喊你几遍后发现你没醒,就不喊了,那就拐了。聚灵灯的灵力仅够让我出去一次,错个了机会,可就再没有第二次机会咯。”
  “幺爷爷,我回去后,那您怎么办,没人陪您聊天,一定很孤单?”说真的,我的心情从来没有像此刻这样的糟糕。

  她微笑着说:“天师家族的道术已经传授给你,我心里也没得什么遗憾了,等你还阳后,我就会走进那道白光。”
  我天真地看着她:“成仙了?”
  日期:2013-02-06 21:00:00
  四十 还阳了
  幺爷爷笑着敲了我脑壳一怪包,“成个鬼的仙啊,你当这是封神榜啊?说实话,白光那边的一切,我也不晓得是什么儿,也许可以成仙,也许下阴间变成鬼,还有可能去投胎,最坏的,也就是灰飞烟灭吧。管他的,走一步算一步吧。”
  “扑通”,我双膝跪地,重重的向她磕了三个头。以前上坟磕头,都是被父亲要求的,我现在磕头,则是发自肺腑的。

  “一个小孩子,怎么这么墨迹?”幺爷爷的声音有些发颤,停顿片刻后,忽然笑道:“快回头,快回头!以后逢年过节多给我烧点纸钱。受了一辈子穷,到那边也该好好享受一蛤了。好久没有体验过吃肉吃到发腻的感觉了……真是怀念小时候穿绫罗绸缎的感觉啊。”
  我知道这是幺爷爷在逗我开心,一咬牙,猛然回头。就这么电光火石的瞬间,我的耳边传来幺爷爷最后的声音:“敏儿,回克后不要丢我们天师家族的脸,切记不要堕入邪道,要用所学的道术造福宜昌,造福天下!”幺爷爷的声音响彻脑海,她的这几句话被我深刻在灵魂深处,直到现在都没有忘记。
  眼前突然一片黑暗,接下来,刚才还轻飘飘的身体忽然感觉特别沉重,我的妈,这是什么感觉?我感觉头昏恶心,嗓子干的快冒烟了,嘴巴里干的几乎没有口水了。恶心的同时,一阵饥饿感也随之而来,我虽然也经常挨饿,但是怎么也想不到,人竟然能饿到这种程度,肚子都瘪下去了。猛然睁开眼。发现正在床边哭天喊地叫我名字的妈妈。妈妈见我醒了,马上把我抱住了,搂得我好紧,我头一次见到妈妈哭得如此悲伤。一时悲从中来,我也跟着哭了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