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奇事》
第37节

作者: 白0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05 10:12:00
  马彪的一番雄辩,当场就把我们震住了,我们在惊疑之中,更加摸不清他的来由和虚实,只觉得他实在是高深莫测。好一会儿,我才鼓掌道:“好!说得太好了!馆长先生真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句句在理,入木三分,说出了他人不敢说的话!我记得著名的历史研究家简又文先生,就把蓑衣渡之战评价为太平天国走向失败的起点,原因有三个方面,颇值得商量。第一,南王冯云山在此战中,亲自冲锋陷阵,结果又中了一炮,很快就死亡了,他的殉国,是太平天国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一个损失,因为冯云山是太平军中唯一饱读诗书的有识之士,德才兼备,谋略器度为军中第一人。没有了冯云山在政治上高屋建瓴式的谋划,太平天国的大政方针,始终是混乱和低能的,甚至显得相当幼稚和可笑。因为洪秀全擅长于装神弄鬼,而杨秀全则是军事统帅,石达开等人更是寻常战将,打打杀杀还行,但只会破坏,却不懂得建设。更长远一点说,由于冯云山和洪秀全情同手足,又是杨秀清入教的老上司,如果有他的居中调停,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天京之变,太平天国断然不会失败得那么快。第二个原因,是太平军在此战中损失极其惨重,他们在蓑衣渡苦战了两昼夜,仍然无法打通航道,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最后,太平军只得抛弃了所有的船只辎重,从没有设防的东岸夺路而逃,一路翻山越岭到达了湖南。此战过后,太平军虽然还剩下两万多人马,但能征惯战之士已不足一半,其它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可以说是兵力大损,精锐尽失,尤其那些自金田起义就一路追随的忠实信徒和老战士,大部分都葬身在湘江中了。这是太平军在我们广西遇到的最大的挫败,以至于洪秀全痛哭失声,竟然闹着要散伙,全靠杨秀清支撑危局。此后,太平天国虽然在湖南补充了大量兵马,但龙蛇混杂,信仰不纯,军纪和战力都大不如前,事实上,太平天国的锐气就折损在蓑衣渡之战。第三个原因,是太平军在蓑衣渡的中伏惨败,直接导致了攻取长沙的计划的夭折,使湖南得以保全,在战略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曾国藩等官僚才能回到湖南,开始大办团练,太平军最强劲的对手——湘军,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蓑衣渡之战,虽然没有直接扼杀了太平天国,但也无疑为太平天国留下了一块致命的硬伤。”

  日期:2013-02-10 10:35:00
  此时,风轻云淡,大地辽阔,只有我们眼前的湘江,似欢歌,又如悲咽,挟裹一切,滚滚向前,不可阻遏!
  马彪话锋一转,又有意无意地说开了:“听说南王冯云山死后,洪秀全等诸王为了不动摇军心,严密封锁了消息,秘不发丧,连夜就下葬了,葬地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更有人传言,说太平军为了轻装转移,甚至就连圣库里的宝藏,也就地埋藏在了你们县内。这些说法,五花八门,十分有趣。”
  我看见胖子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就连小葵和莫如兰也伸长了脖子,凝神静息,等待着下文。
  我笑了笑,又接着说开了:“不错,我们地方上是有着这样的种种传闻,不一而足。据说当时,太平军的船队在湘江中乱成了一团,成了西岸悬崖上的楚勇们的活靶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大量的船只中炮下沉,其中有一艘满载着金银的军饷船,也受损严重,开始漏水,眼看就要沉没。在那危急时刻,南王突然看见悬崖边有一个半干半水的岩洞,于是赶紧命令士兵拖动船只,靠近那洞穴,然后将整船的金银细软搬了进去,再用火药将洞口炸塌了,封死了洞穴。后来南王一死,那个藏宝洞也就成了谜,无人知晓具体的位置。一百多年来,无数的人沿江搜索和挖掘,希望能找出那批宝藏,但无一得逞,久而久之,人们也开始淡忘了这件事。关于这个藏宝洞,我们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离水三尺三,洞内爽又干。抬脚十八步,藏军一船饷。如要进洞取,撬开麒麟王。”

  日期:2013-02-11 12:45:00
  胖子冷冷一笑,说道:“我看这八成是后来的人附会出来的,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因为敌人就在你的头顶上监视着,以藏宝那样大的动作和声响,怎么可能不被发觉呢,至少仓促间会留下极大的痕迹,一点也不保险。那首诗听起来像模像样,满有藏宝这一回事,但我敢肯定,即使有,那一定是在另外一个靠水的地方。”
  我不置可否,只扫了马彪一眼,又接着说:“关于南王冯云山的墓葬,那更是众说纷纭,越传越玄虚。冯云山可算是太平军中首屈一指的智囊人物,在乘船走水路之前,他就本能地感受到了某种危险,于是提出了步兵沿湘江两岸开道、船只随后跟进的方案,可惜洪秀全急于求成,觉得那样太耽误时间了,于是断然否决,结果太平军全部驶进了江忠源的埋伏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南王冯云山心急如焚,亲临前线督战,又被飞来一炮击中,抬到附近的雷家庄后,只简单交代了一下后事,他就吐血而死,可谓出师未捷,壮志难酬。洪秀全当时抚尸大哭,说是老天不想让他得天下,才那么快就夺走了他的军师。后来太平军采用了南王的临终之计,他们砍伐了东岸上的许多松树,挂上衣帽,广布疑兵,使清军不知虚实,不敢冒进,太平军却金蝉脱壳,连夜走小路转移到了湖南,保留下了燎原的火种。据说南王的棺木也是秘密下葬,由几十名亲信士兵轮流抬着,一路向东行走,到天快亮听到第一声鸡叫时,就地深埋,为了不让人发觉,上面没有留下任何的碑记。这几十名士兵此后再也没有归队。后来有人传说,在我们县与湖南交界的一带,几百名团练围住了一队太平军,经过一番浴血厮杀,太平军全部阵亡,从他们个个手臂上缠着白纱布来看,他们应该就是掩埋南王尸体的那队士兵,可惜已经没人能撬开死人的嘴巴了。也有人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那根本就是一具空棺,南王的尸身就埋在战地附近,而且随葬物品极其丰富,有三担加一斗那么多,谁若找到了,就能够富贵三五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