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在郑州开公司时碰到的一些灵异事》
第54节

作者: 唳鹤居士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01 12:59:00
  47.蛊毒4
  高先生带着队伍来到山下,救下了那个没死的被绑着的人。从着装来看,他也是苗人。高先生让向导问他们话。可是那个人却大喊起来:“我会说汉话。我是山边苗寨的人。我们一向跟汉人友好,跟那些魔鬼不一样。”经过仔细盘问这才知道。原来苗人也分大大小小多个寨子,各有各的头人。这个苗人(他的名字高总也记不住了,为了写作方便,我就暂时称他为阿苗吧)所处的寨子比较开明,常年和汉人交易所以阿苗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他的父亲就是寨子的主人,还是寨子里巫师。刚才那些生苗和阿苗的寨子早有矛盾,因为他们认为过多的接触异族而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山神的不敬,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分歧之下,双方渐渐变的势同水火。今天阿苗是一时不慎被他们抓住。如果不是高先生误打误撞赶走了生苗,他的命都没了。

  在阿苗的热情邀请之下,高先生带着商队来到了阿苗的寨子。在这里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阿苗的父亲对于儿子的救命恩人更是感激涕零,一再邀请高先生多住几天。高先生见对方热情难却而且商队也需要修整,就答应了。
  在苗寨居住期间,高先生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在寨子里,巫与医是不分的,阿苗的父亲是寨子里的巫师,同时也是寨子里的医生。苗民有病都来向他求医。这一天,高先生正和阿苗在山寨前闲逛,看见几个人远远地走过来,他们还抬着两个人。见到阿苗这些人哇啦哇啦地说了半天。阿苗给翻译了一下。原来这些人都是来找阿苗的父亲治病的。他们异口同声说抬着的两个人被生苗下了蛊。

  这一来引起了高先生的兴趣。高先生早就听说过苗民善用蛊术,关于蛊术还有各种各样的神奇传说。蛊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是一种较古老的神秘、恐怖的巫术,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中。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蜥蜴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蛊。蛊的种类极多,影响较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蝎蛊、蛤蟆蛊、虫蛊、飞蛊等。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

  这次高先生亲眼看见了,他好奇地走到病人跟前仔细观察。苗人都知道他是寨子里的贵客,所以也没人阻拦。他试了病人的脉搏和心跳,一切正常,但人就是昏迷不醒。于是他跟着这些人来到了阿苗家,想看看苗人如何解蛊。
  阿苗的父亲检察了病人的情况后,开始给病人解蛊。他先是点灯点火,请神做法的忙了好一阵,然后拿出一个竹筒,从里面倒出了一点粉末。那粉末呈暗白色,然后用一根竹管把这些粉末吹进了病人的鼻子里,过了大约十分钟,那两个病人就缓醒过来。高先生牢牢地记住了这神奇的一幕,他是读过书的人,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他明白,前面那些做法请神之类的东西都是一种仪式,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那些竹筒里的粉末。

  在山寨居住的这几天,高先生发现阿苗对他的枪特别感兴趣。他对这种武器神奇的威力感到震惊。高先生抓住了这个机会,他送给阿苗一支手枪和子弹若干,并教会阿苗如何使用。作为交换条件,他想要一些治蛊的粉末。阿苗听后一口答应了。过了两天果然给高先生弄来了一小瓶。他嘱咐高先生,这些粉末是他父亲用多种毒虫经过无数道繁琐的工序历经数年配置而成,可解各种蛊毒。但是因配置十分不易所以嘱咐高先生谨慎使用。

  几天后,高先生带着商队离开了苗寨,后来他数次往来此地,一直与阿苗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作为常年行走江湖之人,高先生深知那瓶粉末的贵重,他一直颇为珍视。在以后的一次生意中,高总的父亲因为得罪人也被下蛊。医院束手无策,高先生就用这个粉末救了他的命。后来随着高先生的辞世,高家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这条线上的生意,他们逐渐和苗寨失去了联系。但是这解蛊的药物一直流传着。

  这次,高总观察了我的情况,觉的和他父亲当年中蛊的情形非常相似,就说服馨给我一试。馨开始不同意,可是想想已经两天了医生们却无从下手,就同意高总冒险一试。高总用吸管吹了一些粉末进我的鼻子,结果真的救了我的命。
  我给高总打了电话,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高总问了我一个令我十分尴尬的问题:“究竟是谁给你下的蛊。”苗民善于用蛊,而且对我恨之入骨,又在最近几天跟我有过接触,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人。我和馨都想到了,可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这种无形无色的毒术抑或是巫术让我们防不胜防。出院后,我们不敢在北京再停留,迅速登上回郑州的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