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八年北漂生涯:爱已售罄,来生请早》
第49节

作者: 第七个树洞的秘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18 21:26:46
  (79)
  2007年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我奔波在公司和出租屋的两点一线里,时常一个人在孤单中狂欢。
  我想,我或许是一个性情凉薄的人,不擅交际,不爱主动联络朋友,又不热衷于混圈子,总是和身边人界限分明。在北京这么多年,我身边熟络的朋友还是寥寥几个。
  而那几个贴心的朋友,姚小遥大腹便便地开始待产,小米远走他国,苏安下落不明。而老马,老马算是峰回路转,他相亲了一个朴实而善良的姑娘,闪婚,尔后老婆怀孕,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彼时,他写的书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版,接着进了一家国内知名的图书公司担任策划编辑,离开了北京。

  只有我,依然囿居在自己的孤岛,一个人舔舐着自己的孤独,并且甘之如饴。
  仔细回想了一下,其实我这两年的生活也并非毫无新意。
  2007年的夏天,我在下班的路上遇到一只流浪的可卡狗,它饥肠辘辘,浑身脏兮兮,尾随我跑了好长一段路。等我蹲下身和它对视时,它用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一直注视着我,还冲我嗷嗷叫了两声。这时我才发现,它的后腿受伤了,还在滴滴答答流着血。
  我日常并不是爱狗之人,却由于恻隐之心,收留了这只受伤的可卡。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更生。对,就是自力更生的更生。独立自主是我的性格,自力更生是我在北京的生活状态,我希望更生能和我在北京这座广漠又寂寥的城市里相依为命。

  更生的伤口痊愈之后,变得快活又健康,还特别黏我。我每天下班回家,它都会在门口抱着我的脚脖子嗷嗷地欢呼。
  有了更生的存在,我感觉有了些许的寄托,不再那么孤独了。
  到了秋天,我在北京多了一个可去之处,那就是远在西五环外的我表姐家。
  做公务员的表姐夫工作调动,从N城转调到了北京,表姐也就带着我表侄儿随亲来京定居。表姐能做一手出色的家乡菜,经常召唤我过去改善生活,我也乐于前往,周末搭地铁再乘巴士一路折腾过去,在她家蹭吃蹭喝一整天再又乘巴士倒地铁一路折腾回来。
  还好,我并不嫌麻烦,在帝都讨生活的人,折腾已是一种习惯。
  2007年末,我收到小遥的手机短讯:十二月五日诞下可爱女宝,顺产,六斤六两,母女平安。

  她刚出月子时,我买了礼物去看她。初为人母的小遥,并没有我最初想象的那样手忙脚乱,不可开交。见她身着阔大而随意的家居服,头发任意地扎起,大大咧咧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如果不是床上熟睡的婴孩提醒我,真的不敢肯定她已经做了妈妈的现实。
  坐在床边,看着她悉心地给孩子换纸尿裤,又解了衣衫给孩子喂母乳,面容沉定,一招一式十分的熟练,像是在展现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我问她:“你恢复得怎么样,肚子变大了吗?”
  她撩起衣襟给我看,我看到她肚皮上有黑黑的一条竖纹,便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小遥说:“这是妊娠线,大部分产妇都有的。”

  她起身拉开窗帘,又迎着太阳,一屁股坐在窗边,托着腮,瞪大眼睛很认真地看着床上的小小婴孩,脸上有一种天真而朦胧的幸福感。
  我问她:“你总是这样?”
  小遥说:“是,有时候闲得不知道做什么好,就喜欢看她睡觉的样子。”
  为做妈妈,她很是用心,准备也很充分,看了许多育儿书,又从网上浏览了许多哺乳的知识。老苏说,她可幸福呢,生完孩子之后,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纯净的生命和原始的母爱,还有平淡生活里值得歌颂的相濡以沫,一个女人的人生或许还算不得丰美,但已是足够的完整。这样的蜕变,这个阶段的生活,是属于小遥的。
  我们并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小遥就坐在我的右手边。电视里正在播非常6+1,那一期的内容非常煽情,其中有一段是一个女选手含着热泪向自己的母亲表白,感谢母爱的无私奉献,以及公开表达自己孝顺的决心。
  我一时感性泛滥,看到这里忽然想哭。便回头拍了拍小遥的手背说:“很快,你的女儿就会长大,她也会这样爱你的。”
  小遥没有说话,但眼内也有真情流动。
  离开的时候,进房间瞅了眼,小遥的孩子仍然在熟睡。她已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叫静言。是小遥取的。

  光阴似水,白驹过隙,一晃到了2008年。这是注定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发生了太多事情。
  年初的“艳照门”、“南方雪灾”,年中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年尾的“三鹿奶粉”等等关键词,每隔一段时间就刷新着各路媒体,我潜伏在网络论坛上浏览着相关事件的网友评论,内心激荡不安,久久不能平息。
  但回到自己每***九晚五的生活,这份激荡立马又被日常的平淡和庸碌所淹没,那种想要呐喊和尖叫的欲望,很快便在不断重复着的生活节奏中消失殆尽。
  我想,一人一世界,大概也是此意。芸芸众生里的喜悦和悲伤,抑或是平淡无奇,看似为一统,其实也只不过是存在于各自感知的小小世界。
  2008年开始,热心的表姐受老许之托,开始关心我的终身大事,并发动朋友不停找人和我相亲。从那以后,我频频出现在各种相亲的场合,遇见了形形色色的各种男人,各种有趣有种无聊各种奇葩各种面目可憎各种相看两厌,最终没有成,不外乎那句:缘分未到。

  这些相亲经历叠加起来,整理加润色,估计也能写一个长长的故事了吧。但抱歉,这不是这个故事想要阐述的内容,请让我一笔带过,再一笑而过。
  转眼到了2008年夏,当我奔波于相亲活动,并逐渐开始生出倦怠时,老许打来了电话。老许在电话兴致勃勃地说:“小欢,你还记得你外婆家附近那个小陈伢子么?他去年从深圳回来了,我觉得这小伙子还不错,要不你俩先在网上联络下感情,过年回家再见面好好聊聊。”
  我不耐烦地说:“算了吧,网上打得火热,到时候见面没感觉,纯属浪费时间。”
  老许有些忧心忡忡:“你表姐给你介绍了那么多次相亲,你也没有遇到合适的,我担心你这样下去会成为老大难,不如还是回N城来吧。在家附近找个知根知底的处着,这样不挺好么?
  我辩驳说:“什么叫知根知底?这年头谁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再说我也没想回N城生活。”
  老许见我无动于衷,叹了口气:“你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北京就那么吸引你?”

  我在电话这边诞着脸,笑嘻嘻地说:“老许,这个嘛,你不懂。”
  老许气得挂掉了电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