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勿入,风水杀人》
第34节

作者: 林染菊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2-20 19:01:00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买楼选楼层的问题。
  楼层与五行有着很深的联系。
  一楼和六楼属于北方,五行是水。高层里的尾数是一和六的楼层也是水。
  二楼和七楼属于南方,五行是火。高层尾数是二和七的也是火。
  三楼和八楼属于东方,五行是木。高层尾数是三和八的也是木。
  四楼和九楼属于西方,五行是金。高层尾数是四和九的也是金。
  五楼和十楼属于中央,五行是土,高层尾数是五和零的也是土。
  因为五行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有相生和相克的问题存在,所以楼层的五行跟个人命格五行还是相生相旺的比较好,相反,如果有克制作用则视为不吉。不生不克,就是一般般。
  有的风水先生这样认为:
  属鼠和属猪的人,选择楼层是一、四、六、九比较合适,或者尾数是这些的楼层。
  属牛和龙、羊、狗的人,选择楼层是二、五、七、十比较合适,或者尾数是这些的。
  属虎和属兔的人,选择楼层是一、三、六、八比较适合,或者尾数是这些的。
  属蛇和属马的人,选择楼层是二、三、七、八比较合适,或者尾数是这些的。
  属猴和属鸡的人,选择楼层是四、五、九、十比较合适,或者尾数是这些的。

  但是,一家之中可能有好几个属相,应当以户主为准,或者谁出钱以谁为准。
  日期:2013-02-20 19:36:00
  接下来,就应楼上那个朋友的要求,讲一讲泰山老奶奶的传奇吧!
  我最早听说泰山老奶奶这个神仙人物,也是最近几年的事。因为老公是山东人,而且他的爷爷曾是老红军,在山东作战时跟他奶奶认识并成亲的。(那时叫成亲,不叫结婚)关于泰山老奶奶的传闻就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当时他们部队在泰山附近作战,几天几夜都僵持不下,就在人困马乏的当口,忽然下午来了个小脚老太太。手里挎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馒头。当兵的也不知道她怎么从战火线上穿越来的,当时就想:这么个小篮子能够几个人吃啊?可是小篮子里的馒头怎么吃都不减少,这时大家才知道是神仙来了!但是也不知道她是谁啊?有人问她:她就笑着说:你们叫我老奶奶好了!后来大家就认为是泰山老奶奶救众人来了。

  这个故事可能历史比较就远了,也不太可考了,但是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在文中前面提到过的一个人物:邵姐!关于邵姐的经历我本想多写几段,但是每次都有缘由无法写好,这是她不愿意让大家认识她,她用的意识阻止我,这是真实的,因为她有这个能力。有很多出马仙对她不服气,想看破她的真身都没法看破。反而被她踢了堂口!邵姐却相安无事!
  邵姐有一次就到了泰山,参拜了各位神仙之后,来到泰山老奶奶神位前。那时候邵姐刚刚贷款买了房子,还有三十七万没还完。邵姐就对老奶奶说:希望她能保佑她在一年里挣到三十七万,如果能达到这个钱数,她就拿出两万捐给泰山当香火钱!
  邵姐后来说,她是六一儿童节那天去的,到了年底,她刚好赚了39万!不多不少!于是她把贷款还完了,拿着剩下的两万又去了泰山。把整整两万元丢进了功德箱!结果在出寺门的时候,被道士拦住,问清她的姓名后,在院内的功德碑上刻上了邵姐的名字!
  过年子时迎财神的时候,邵姐的家人都出去放鞭炮,邵姐在家煮饺子,忽然一抬头,看见泰山老奶奶立在她的眼前,跟她说:你是真善人,我赐福给你!结果那一年开始,邵姐的生意就开始如日中天!
  日期:2013-02-21 16:57:00

  接下来更新故事。今天讲一个神话。
  话说吕洞宾有一天下凡到人间。路过一个镇子时,口渴了,就向街边一个编草绳的农妇讨水喝。喝完水后,就问农妇,为什么愁眉不展啊?农妇回答,自己本来是开旅店的,只是这旅店生意实在不好,没办法还得编些草绳度日。吕洞宾就跟她说:我在你店里住一个月,你不收我住店钱,一个月后,我保你生意兴隆!农妇同意了。
  过了二十几天,农妇 的生意一直不好,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去质问吕洞宾。吕洞宾微微一笑,你去你家后院尝尝井水便知道了,说完拂袖走之。农妇来到后院打水一尝,果然井水已经变成美酒了!于是从此以卖酒为生。
  三年后,吕洞宾又来到此地,看到农妇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旅店已经改建成了高大的酒楼,前来买酒的人络绎不绝,酒店的伙计进进出出,好一片繁忙的景象!农妇认出了吕洞宾,对他十分感谢。吕洞宾问她:这下可知足了?谁知道农妇苦着脸说:还差得远呢!马没有厩,牛没有吃食的槽子,养的猪还没有喂食的瓢。吕洞宾听了送了她一段话:
  登了金銮殿,还想上天桥,井水做酒卖,还说牛无槽。人心不足蛇吞象,无底胃口填不饱。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农妇后悔莫及,她跑到后院,发现井水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而过了几年之后,她又开始编草绳为生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