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大明王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终极隐秘:聚魂棺(谜陵)》
第28节

作者: 杯中鬼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们三人相对无语,越显时间过去的缓慢。显而易见,焦虑的心情比从前更加严重。

  大概在四十五分钟样子的时候,那已经形成规模的盗洞中传来细琐的声响。似乎是邱连虎已经大功告成,转身返回。
  不等他露出头来,梁六爷却率先喊道:“里面状况怎么样?通到地宫没有?”
  邱连虎却罕见的支支吾吾起来,好像不方便说话的样子。
  又过了几分钟,他的全部身子露了出来。这才咬牙说道:“盗洞倒是已经畅通了,可是还没有测试里面的空气,不能确定有没有供给生人呼吸的条件!”
  随即憾叹道:“以前的时候,挖这样的盗洞有人和我搭档配合,用些小的手段就可以探查墓室之中的空气是否可用。可惜,现在天玺不在这里……”
  梁六爷“哦”了一声:“我当是谁?说的不就是姓张的小子吗?当年我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这小子聪明之极,很多盗墓和探墓的手法都算是无师自通、首创发明。而且这小子很会做人,我当年做寿的时候,还收到过他的贺礼,到今天还带在身上呢……这样的人精,本该是发大财的命,难怪这些年得了小财神的外号……”
  稍稍停顿了一下,轻声笑道:“现在来看看,这存了好些年的小玩意还能不能奏效?”

  日期:2012-10-18 15:28:00
  梁六爷摸出来的,是一只精巧的圆筒状瓷瓶。
  见到这只瓷瓶,我的心中顿时一动。这种造型的瓷瓶我太熟悉了,大小形状都像极了大哥时常把玩的贴身之物。在天津他的房子里面,有大半柜子这样的瓷瓶。
  梁六爷神色凝重起来,轻巧的把瓷瓶瓶盖拧开,从瓶中取出一枚雪白的丹药,好像是一尘不染的糖块一般。
  见到这颗丹药,邱连虎深深的叹了口气,唏嘘不已:“天玺兄弟聪明绝顶,在药理方面也是自学成才。当年还这么年轻,竟然就能够配出奇药‘转生丸’。这药丸现在呈半透明的纯白色泽,然而一旦投入盗洞墓室之内,根据丹药的颜色变换,就可以得知里面空气的情况。”
  “颜色由半透明变作乳白,则说明墓室空气质量良好!变作玄青色,则说明阴气很重。”
  梁六爷接道:“不错!变作蓝绿色,则表明尸气极重;而变成黑色,则说明有剧毒之物残留其间!这座地宫年代只有几百年的时光,不算久远;而且经过很多盗墓者光顾过。应该在空气上面问题不大。可是,我们都只有一条小命,还是小心为好!”
  说完,又从黑色行囊里取出一个狭长的布包,斜斜挎在胸前。
  细看之下,这狭长的布包上面遍布几十个更小口袋,每一个都封的严严实实。
  梁六爷从其中一个口袋里面,取出一团极细的丝线。用肉眼看不清楚的速度和手法,将那枚“转生丸”周身缠上了六股丝线,极为结实,决不会脱落。

  梁六爷将这细线与丹药一同递给邱连虎。
  邱连虎小心谨慎将这团小巧之物拿在手中,转身回到盗洞入口处。
  我们在外面守候了几分钟而已,时间却流逝的非常缓慢。
  终于,邱连虎转过了身,面沉似水。

  “小白老虎,你这是什么意思?成,还是不成?”梁六爷一撇嘴:“你这小子,可不是了墨迹的人啊……”
  邱连虎没有作答,而是异常严肃的将那枚药丸递到了我们面前。
  我们围拢在了一起,细细查看,丹药竟然变成了淡淡粉红色,美艳异常。
  日期:2012-10-18 15:56:00

  “粉红色?”我不由的愣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刚才邱连虎和梁六爷都没有提到关于“转生丸变成粉红色的情况。”
  梁六爷脸色也变了,沉默了片刻,终于摇了摇头。
  我的心再往下沉,这说明刚才的推断成立了,这种颜色不在“转生丸”能够表现的状况之中。
  “该不会,是药丸过期了吧……”我尴尬的笑了笑,将视线投向邱连虎。
  “我不确定……”邱连虎同样摇头:“只可惜天玺兄弟不在这里,不然的话,也好由他来亲自把握。”
  胡锋一转:“不过以我之见,‘转生丸’只要不出现黑色的趋势,便是没有尸毒或者是其他的毒瘴机关,至少可以下去一试!也值得一试!”
  梁六爷捋着胡须,表示认同的点了点头:“说的对!时不我待,只好如此!咱们这就进盗洞、摸宝贝吧!
  每个人的行动都很迅捷。
  白虎将军打头阵第一个钻进盗洞,梁六爷紧随其后。而我和顺子则一次跟在后面。

  对我而言,这是生平第一次盗墓,自然也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盗洞!亲历这一切,是一种语言难以形容奇特体验!
  我万万没有想到,盗洞之内竟然会是这样长的距离。猜不透那些历来使用洛阳铲的高手,究竟是怎样在极短的时间内挖掘而成的!
  而且,这条盗洞并没有太过狭窄,只有传说中练过缩骨功的人才能钻的进去。别说像是梁六爷这样的枯瘦老人,就连顺子这样的魁梧小伙子都能够轻松通过。
  只是这一路需要蜷起身子,匍匐前进。虽然十分辛苦,但不这样做的话,就要随时随地撞到脑袋了。
  盗洞几乎是笔直向前的,微微有向下倾斜的趋势。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周围的土石材料有了变化。前面的盗洞部分,周围土壤成分比较稀松。而随着我们不断深入,周围已经渐渐的变得坚固密实起来。似乎越靠近地宫的外墙,封土堆所用的材料越是坚硬结实,而且是使用土方材料浇筑而成的。
  我猜想,这泰陵虽然并不是什么历史上特别赫赫有名的大墓,但毕竟是前朝的皇陵。当年下的功夫一定不少。这条盗洞却能够完整的通向最坚固的部分,盗墓者的手段也着实了得。
  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日期:2012-10-18 16:09:00
  缓慢匍匐前行,我失去了具体的距离概念。也许十米,也许二十米,或者更多。
  最前面的邱连虎忽然便停住了脚步,用身体紧贴着盗洞的边缘,让出了身体侧面声音流通的渠道:“前面就是地宫的石墙了,进去之后,尤其在落地时候要格外小心!”
  我应和了一声,就看见前面邱连虎黑衣身影往前一窜,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紧接着传来轻巧的落地声。

  紧跟着往前又爬了几步,忽然便觉的胳膊摩擦的地方,感觉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土石材料的颗粒不同了。而盗洞的边缘在地宫墙体的连接处,呈现青黑色。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料,但至少相当的坚固,石料的颗粒细密。
  盗洞的空间有限,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转身下行的动作。唯一能做的便是像邱连虎一样,大头朝下,然后用前滚翻的动作寻找地宫之内的落点。
  这对于我来说虽然有难度,但并不让人害怕。毕竟我曾经体会过极度的痛苦,翻滚碰撞又算什么呢?
  将身体整个探出盗洞之前,我最后一次紧了紧身上的背包,以及衣服上面的悬挂的手电。将手臂搭在贯穿盗洞的古树根系上面,并一寸寸的将身体往外挪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