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了一天之后,堂哥他们走了。老妈开始教育我了,当然,她并不觉得这是教育。对于她而言,这只是她习惯性地感慨别人家的孩子有多乖,多有本事而已。她开始习惯性地跟我唠嗑,以堂哥为说头,说到了我北京表姐的那虽然有压力却有奔头的生活,然后又说到了我上海表姐嫁了个会挣钱老公的不愁吃喝的幸福生活,再说到了我刚结婚的堂妹虽然俩人生活艰难,但老公虽年轻却懂事努力以及她有多么乖巧,后来又说起了我的朋友们,最后落脚点到我身上。好嘛,我当年成绩有多好多好,名牌大学毕业+法国海归,而现在呢?还是这么一个破工作,钱少,年终奖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性格大大咧咧,像个男人,除了长得像个女人,性格没有一点女人的样子,又不漂亮,皮肤又不好,个字又不高。27年以来,从来没有男孩子打电话到家,从来没听说过哪个男人爱我爱得死去活来,从来没有带过一个男朋友回家,又不懂事,不帮着她打扫卫生,不早起帮她做饭洗衣,性格又单纯,执着,毫无心机,对人掏心掏肺,老实,她都快要替我愁死了!
总之大家可以想象,那天晚上,我觉得自己是那么一无是处,尤其还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我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总是觉得别人的孩子有多乖。从我回家的第一天起直到我离家的最后一天,我妈就不停地念叨我北京表姐给她买了金手镯,给她买了衣服,她的儿子有多可爱多聪明,她的老公有多疼她虽然当然也有脾气不好的时候,表姐的衣服是如何如何的多,她是如何如何地将来要养我舅舅舅妈......我甚至怀疑,到底哪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我想,或许在我妈眼里,现在的我唯一的优点,如果这算得上是优点的话,就是我身材不胖,胸大,翘臀,小腹平坦,腿不算太粗,穿上衣服还算好看,气质还算马马虎虎了吧!总算我还有一个算得上是优点的优点!
我当然知道我妈其实是爱我的,事实上我妈和天底下的母亲一样关心自己的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她这样拿别人比较,来显得自己的女儿有多么地loser,到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是想激起我的斗志吗?是嫌我在目前的状况面前的我还不够郁闷吗?
日期:2013-02-22 22:04:00
当然,她可能是无心的。她只是习惯性地跟我唠嗑而已,习惯性地要发表自己的感慨而忽略了我这个听众的感受而已。这一点,我倒是遗传到了,这真是一个糟糕的遗传,真是好的不学净学坏,我必须要改正。
正月初二,开始走亲访友。自然,又是各家孩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有人衣锦还乡,有人暗自神伤。只是在亲友面前,无论混得有多差,总得装出一副开心的样子。从堂哥的来访开始,到走亲访友,再到同学聚会,一次又一次加深了我的loser心态。每当别人问起自己的情况时,只能故作轻松尴尬地笑笑,然后对方一副“我懂”的样子,再投来一个复杂的眼神,最后丢下一句话:"这都是命啊!"
当这样的场景在整个春节期间不断重现时,我终于第一次明白,表姐为什么说她不喜欢回家的原因。每一次过年回家,仿佛就是对你混得如何的一次年终大检验,从工作,到婚姻,到财富,到小孩,这是一个比年终奖还要细致的考核。从儿时伙伴,到亲戚朋友,都是比较的对象,范围的广度只有想不到,没有比不到。而每次这样的考核,都会触痛我这些敏感的神经,和这个loser的玻璃心。
回来的途中和闺蜜聊起这些感受,闺蜜说,其实无论哪个年龄段,无论哪个家庭,无论是世俗价值观下的winner还是loser,都有自己的无法言说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只是所谓的winner,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而已。我当然同意闺蜜的说法,这一点我虽然不聪明但也明白。只是我觉得产生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人的欲望总是不断膨胀的。比如现阶段我一无所有,作为大龄无产阶级剩女,我就希望有个好男人爱我,让我带回家从而停止无休止的盘问和那副同情的眼神。然后有一笔小钱,让人们不再产生“念那么多书,成绩那么好,都没啥用”的感觉。或许等我拥有了这一切,或许又会因为没有房子车子,孩子读书而操心,又会因为这些问题而感到尴尬。人生路上,总有比你混得好的,或许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只是现在的我,如何能够对这一切保持淡定呢?
春节回家另一个感触,就是忽然觉得,两年的工作生涯对我的成长而言,并不是毫无用处。亲戚聚在一起,家里长邻里短的议论的场景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以往这样的聚会我很少参与。直到大学毕业,对于这些人情世故,风俗礼节,我都是在白痴的级别。那个时候全都是傻读书了,以至于我晚熟了这么多年。后来去法国留学,三年的独立生活经验让我成熟了不少,终于慢慢开始懂得人事。不过那时候,依然很少参与这样的聚会,也很少听这些事情。对于亲戚之间的是是非非总是有本能的抗拒,觉得这都是一群无聊的大人们之间的斤斤计较。直到今年,我才正式参与这样的聚会。我第一次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这样的聚会中。我终于明白,亲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是一种相互需要,但是又会相互计较的关系,分得很清楚。无论多么好的两个人,无论多么地互相信任,总会有让彼此失望的时候,不会做到完完全全地心无芥蒂。这就是父母一直教我的“不要把一切都看得太真,否则容易受伤害。”我终于明白了哪怕至亲之间都会出现巨大的矛盾,又更何况是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以前的我,总是太看重感情,看得太真,总是相信对方一定不会怎样怎样,可是每每都以失望收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凡事不要太认真。”
我也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父母在对待有些亲人朋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态度,很多时候,不能仅仅通过一件事情,就从此决定如何对待这个人。也许今天他让你失望,但过去他曾有恩于你,又或者明天,他又会为你做一件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永远这样错综复杂,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清。
在很多事情上,我忽然发现我会做出和父母一样的决定,拥有相似地观念。终于明白无论年轻时的我们多么地叛逆,多么地觉得父母说的话都是错的,岁月终究会让你回归主流价值观,而这种回归是在你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到最后,你会越来越认同这一的观念。是社会终究同化了我们?还是简单而又正确的道理终究会用永恒的时间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或许我们终究都会心安理得地去做一个俗人,并为这样的自己而辩护。也许,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年轻时所想的一切,终究只是一个虚幻的梦而已。
带着这些感触,我最终踏上了返沪的列车。回来的旅程远没有那么折腾,做了一趟大巴,一趟火车顺利抵达。到达的那晚,忽然想起闺蜜的婚礼,再次翻开当天的照片和以前的照片,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27岁了,是个真正的大人了。而在几天以前,我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地生活着。虽然朦朦胧胧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内心里却还是个孩子。而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像个大人一样活着了。如果说,17岁那年高中毕业到现在的27岁,这黄金的十年都是在懵懵懂懂的玩乐中虚度过,从而导致现在loser的局面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我都要为这黄金十年间的懵懵懂懂和天真烂漫而还债了,为了实现心中那被世俗定义的关于“成功”的梦想,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为了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为了在死的时候成为比出生时更好的人。
回到上海的这几天,我又一次陷入了去年年初时的计划循环。计划的内容惊人的相似:换工作,找男朋友,学语言,学理财。一年过去了,这些目标一个都没有实现,这便是一个loser,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我汗颜,看着这份成绩单,我想问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让你做一个loser?如果这样你都不是loser,那除非你是上天的宠儿,可是上天从来只会宠幸努力而向上的人。不要埋怨生活不善待你,你首先得善待它。
新的一年开始了,造价学习要继续;理财学习要开始;语言学习要开始;找老公计划,要正式启动。要越挫越勇,像一个大人那样去生活!
晚安,上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