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2-23 20:21:00
七十三 玩命啊
我把伞把子紧紧握在手中,喘着粗气,心跳加速,背紧贴墙靠着。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你这死鬼要是再不进来,老子都快被你玩儿疯了。
我一动不动的站着,留神的听着外面,生怕错过一点点声音。几分钟的时间,犹如几个世纪一样长,可是那鬼仿佛突然消失了一般,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就在我暗自庆幸那鬼是不是因为找不到我而离开时,屋内的温度陡然降低,一阵冷风吹过,我的头顶忽然响起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找到了,原来躲在这里。”
我猛然抬头,只见那厉鬼居然飘在我头顶上方,身体呈平躺状态,头朝下,正冷冷地看着我!
“卧槽!”极度的惊吓让我差点变成神经病!我怎么就忘记了鬼的身体是透明的,屋里障碍是无法阻止它的!?现在为时已晚,没等我回头,那鬼就直接朝我扑下来,双手那一排尖锐的指甲似要将我的身体戳成窟窿才会罢休!
我很想闪避,可是那鬼仿佛预知我的思想一般,一道无形的煞气直接将我牢牢锁定住,令我浑身无法动弹!弹指瞬间,它的鬼爪已经死死掐住我的脖子,脸正对着我的脸,就差来个亲密的接吻了!我的妈,这是什么感觉!脖子疼痛、呼吸困难先不提,单说和我就差那么一丁点就要贴在一起的脸,就让我感到不寒而栗了!
我很难受,真得很难受!我因呼吸困难而感到头部缺氧,又因为它的强力死掐,导致我的眼珠子都快挤出来了!他妈的,这鬼怎么这么不按常理出牌?明明是透明的,不受物理法则的约束,可为什么掐在我脖子上的鬼爪却是实实在在的?真他妈匪夷所思!
刻不容缓!就在连呼吸都十分吃力的时候,我拼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道出了金光神咒的开场咒!
“天师有命,地转天行。乾坤一气,化我三清!金光护体,破!”
等会儿还有更新!
日期:2013-02-23 21:24:00
七十四 金光咒现神威!
‘金光神咒’这次的确救了我一命,就在我咒语念完的那一刻,厉鬼瞪大了眼睛,紧抓着我脖子的那对鬼爪松开了,厉鬼整个被蹦飞了出去!
我赶紧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呼吸的感觉原来这么美妙!但在这危机时刻,我来不及多想什么,妈的,跟她拼了!
快速将黄伞撑开后放在面前的地面上,盘膝做好,然后双手掐金光指诀,快速念动金光神咒:
天师有命,地转天行。乾坤一气,化我三清。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身有光明,役使雷霆。内有霹雳,雷神隐名,金光速现,覆护真人!张天师在此,急急如律令,敕!
念完咒语,我再将金光印盖在头顶的上面,观想自己全身放射金光。这时,奇迹发生了!我惊讶的发现,那把原本撑开放在地上的黄纸伞竟然不遵循万有引力的法则而漂浮起来!
没错,黄纸伞飘起来了!这伞好像通灵一般漂移到了我的头部上方缓慢旋转起来,就好像下雨天打伞一样,将我至于伞下保护起来。以后,每当下雨天,我看见撑伞的孩子们在雨中转着雨伞时,我都能想到当时的场景。
言归正传,在雨伞旋转的同时,一道肉眼可见的金光从黄伞上射出,一道道灿灿的金光线条从伞面呈螺旋体向下,一直落到地面,将我完全包裹进金光的范围。于此同时,我的身体也释放出一道金光,但相比黄伞射出的金光,我身体上的这道可就淡多了。在两重金光的照射下,室内一片通明,一切的一切都清晰的呈现在眼前!
当时我彻底震惊了!各位试想一下,在漆黑一片的小屋内,这样绚丽的金光四射场景将多么的具有视觉震撼力!
在金光的照射下,我看见他的眼睛已经没有了瞳孔,怎么看怎么渗人。他爬了起来,没有瞳孔的眼睛狠狠盯着我,而后双手前伸,做出一副索命的造型飞速向我扑来。
我眼睁睁的望着他的鬼爪抓向我,我闭上眼睛,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一切随天意吧!这一刻,我产生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沉稳之感。
就在这个时候,耳边响起了那厉鬼凄厉的惨叫声!
日期:2013-02-24 21:55:00
七十五 鬼也有故事
我心中大感欣慰,金光神咒果然牛逼啊。由于我还是小学六年级,此时已经累的脱力了。我挣扎着站起来,看到了躺在不远处的厉鬼。他正躺在地上不断的抽搐,一双鬼爪一片焦黑,正在冒着丝丝青烟,估计是扑入金光所导致的。
看着这抽搐的厉鬼,哪还有刚才那煞气十足的模样?忽然间好像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我调整好自己的呼吸。然后手持黄伞,壮着胆子走到它跟前。我想:经过刚才的重创,他应该不会再爬起来吧?
虽然他中了金光神咒的法力,但还没有魂飞魄散的意思。不过看到他身上的红色衣服开始渐渐由红变白,身上的煞气也越来越淡后,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鬼八成是没救了,现在只是临魂飞魄散前的最后挣扎罢了。
要知道现在可是我最好的机会,这厉鬼估计也快挂了,就差我这最后一个步骤了,趁他病要他命,这可是至理名言啊!说干就干,我收起黄伞,伞尖对准他的胸部,集中精力念起金光咒,准备等金光发出后,将伞尖直接插入他的胸口,直接魂飞魄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