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货疑似是个悬疑科幻文》
第37节

作者: 半桶水的小神婆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么说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还有另一条路么?”宁晖问古蓓薇。
  “我只知道我们必须要越过这个地方,但不知道该怎样过。”古蓓薇缓缓环顾四周,“这里看上去可不小,他们从别处走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既然没有路,便处处都是路!不是么,同志们?”说到最后她露出她的招牌表情来,亲和的眯眼微笑着。
  大家似是都被说服了,没有人再有异议提出,连封一平也准备继续探路时,从进入林区范围就开始沉默的张行天突然用犹豫的语气说,“大家……没有注意么?”
  朱投好奇接问,“注意什么?”
  “这片森林有些不对劲……”张行天道。

  “你这等高见犹如马后之炮,无论从技术性还是艺术性来看都比搭茅坑的砖高了那么一点点,”朱投嗤笑起来,“你倒是说说看,这里哪里对劲了?”
  我无比赞同朱投,这个林子没有丝毫对劲的地方!这个感觉从第一眼看见树林时我就有了,不知道张行天为什么要这样隆重的提出来。
  “我的意思是,这个林子不该出现在这里!”张行天没有和朱投抬杠,他将手伸出张开,露出攥在拳头中的一样东西,说,“大家看,这是常绿阔叶林的树叶!”不知道他几时捡的又藏了多久,此时终于忍不住坦言。
  叶子就摊放在张行天的手心,我们围作一团,好奇观看。绿意尚未完全褪去,呈椭圆形,长约15~20公分,宽也至少有7、8公分左右;叶脉很整齐,像是用尺比着画出的平行线。

  古蓓薇用两只手指拈起叶子,看看正面,再看看反面,大概没看出什么道道来,顺手递给宁晖。宁晖接过树叶,瞟了一眼,跟着递给封一平。此时古蓓薇问,“植物我一窍不通,宁队,你有什么看法?”
  宁晖没有立时回答,举着手电筒四下照起来,照照天,照照地。
  “银笸箩山应属暗针叶林带,树种以云杉为主,”张行天解释着他的发现,“但是,刚才一路过来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能辨别出形状的叶子,基本上都是那样的卵状或椭圆状树叶,几乎没有看见云杉这种生于寒温带的植物的针状树叶。”
  树叶传了一圈,现在落在我的手中,虽然是落叶,但是还是能观察出叶面呈革质,相当肥厚,的确应当属于降水充沛地区生长的树。
  “而且,这些树的高度也不对!我用手电照过,大部分树的树顶都照不到。假如刚才宁队提出的新的手电射距数据没有很夸张的误差的话,那么,这里的树基本都高于35米;另外,根据林业方面的学术统计,云杉的高度大多在25米左右——当然,更高的云杉树不是没有,但只占了极少的百分比。”张行天最后断言,“所以不管怎么看,这里都像是一片热带雨林!”

  这个结论,真有些匪夷所思……我这么想并不确切,应该说,张行天的这个结论,加剧了我们所面临奇景的匪夷所思!
  看着掌心中的叶子有些发愣,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了……
  为什么一片这样大的林子会无端端出现在地底?
  为什么林子里除了树等植物外再看不见其他动物?

  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在没有阳光的地方生长?
  如张行天揭示的那样,为什么在寒温带地区会发现一片热带雨林?
  …… ……
  假如继续问下去,我想我可以为《十万个为什么?_增刊》做出一定的贡献,希望出版社能给我一些稿费。继而突发奇想,我悄声问朱投,“张行天改行做医生之前,是学林业的?”要不他怎么能这样如数家珍。
  朱投低声回道,“他出过一个地点在热带雨林的任务,曾恶补过这方面的知识。”
  哦,原来如此……
  日期:2012-04-07 23:46:00
  一只手倏然伸过来,轻巧将我掌心的叶子取走,我惊而抬头,看见宁晖。他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在树叶中部,在空中扬了扬,“同志们,相信你们现在跟我想的一样,这个树林的蹊跷之处并不只限于我手中的这片叶子而已……”
  观者纷纷点头,古蓓薇却好涵养,兀自面带微笑岿然不动。
  纤长手指一松,叶子轻飘飘落了下来,宁晖再道,“至于这些奇怪的事情发生的内里原因,我也是一头雾水。坦白说,我早已发觉用我所掌握的知识无法寻到合理解释,不知各位有什么高见?”
  无人应声,显然大家有的只是‘低见’。
  但宁晖只停了顶多三秒,便施施然继续开口,“既然大家跟我一样,那么请大家记住,牢牢的记住,”
  ——我想宁晖并没有真的期待我们中的某某能说出让人醍醐灌顶的话来,大家肚子里有几桶水他想必清楚得很,他的目的只是想将下面这段话引申出来而已——
  “虽然暂时找不到解释方式,但是我可以向各位保证的是,凡事皆有因由!我们不知道,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许我们此时不知道,可能等下便能获取契机通晓内情,亦或者返队后可将事实经过提供给相关专家以进行研究!更或者,道理就在唾手可及的地方,现在的我们只是欠缺了一点眼光和智慧!总之,人类生存与发展了几千年,多少过去的人们无法解释的‘异象’如今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常识!所以,我有一句忠告:在接下来的任务过程中,若是再出现类似情景,请大家记住,保持镇定,并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和分析它!”说完,他明亮的眸子在我们的脸上一一扫过。

  犀利,却带着奇异的功能,镇静着我有些紊乱的心。
  大家都默然消化着宁晖的长篇大论,唯有古蓓薇,她仍然面带微笑,却轻轻点了几下头。

  我们整理好队形继续开路,为节约用电位于队伍中央的三人,古蓓薇、我与宁晖,将手电收好,头灯光照其实足够明亮,完全能满足黑暗行进的要求。
  光芒将我们围住,在浓重的黑暗中划分出一小块让人感觉安全的地带。光与暗的交界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似水彩画法中的退韵效果一般。
  其实令人不悦的,并不是黑暗,而是寂静。
  死气沉沉的寂静……

  听不见虫鸣鸟叫,流水淙淙,风走草响,树叶摩擦似歌,兽群奔如急鼓……
  听见的,只有越来越趋于一致的足音,单调沉闷,令人困顿。
  日期:2012-04-07 23:47:00
  于是我开始回想一些让我感兴趣的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宁晖刚才侃侃而谈的模样……
  我忍不住暗叹了一气。
  一盆鲜美的食物摆在面前,却吃不到嘴,这是痛苦的……

  但是比一盆鲜美的食物摆在面前却吃不到嘴更痛苦的是,你曾有机会品尝那么一小口,之后食物便被端走了……
  我和宁晖曾经那么近,如今却形同陌路。更让我郁结的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离开?而且还是如此突兀,在1999年12月11日的那个早晨。
  一直都不明白……
  他从被窝钻出,极快的套好衣服,然后拉开窗帘,打开窗。冬日清冷的空气灌入,带走前夜的旖旎。

  我裹紧了被子,问,“干嘛开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