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几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第56节作者:
华凌枫 日期:2015-02-04 17:15:00
故事五:神算
这是一个朋友讲的,他广东人。
有经验的人常说,人的一生,关键就那么几步。
我这朋友的父亲,小时候有一个邻居。故事就是关于他的。
这邻居甲,本来是个读书人,但是生逢乱世读书又有什么用呢。不得已糊口于四方。那个年代中国战乱比较多,一次乱兵过境,弄得他一贫如洗,只好到处流浪。
好在这人聪明,又到底读过几年书。流浪之中,居然把算命先生那一套学会了。当然主要就是套别人的话。后来无意中,他救了个老头。老头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算命的。老头给了他3枚铜钱,告诉他这可以帮他。
当时他没在意,但是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重情义。很精心的他把铜钱收好,和老头告了别。
没过一年,某大帅去偷袭某大帅,半路把遇到的人都当奸细。甲不幸也在其中。别人被捉了,都当挑夫,唯他戴着副眼镜,某大帅一看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东西,下令拖出去毙了。
甲大急之下喊了一声:杀我你可别后悔。某大帅倒愣了。甲这时候也豁出去了,把算命的本事全掏出来,说的某大帅一愣一愣的。最后某大帅说那你说,我这一仗该怎么打。甲也不懂啊。蒙吧,指了个方位,说从这进攻。某大帅说好,叫部队掉头。还真打了个胜仗。
某大帅高兴了:你真有本事啊,别走了,给我当副官吧。从此甲就成了副官。聪明人,学什么都快。他出的主意,比胡子出身的某大帅强多了。最后他成为了心腹。抗日战争,某大帅虽是胡子但是不含糊。为国家立了功。(他叫大帅,其实手下也就几千人)升做师长了。
很快,国共内战开始了。某大帅犯了难。跟着哪边呢。还得副官出主意。这次,甲知道事情的沉重。近万弟兄的前途生命,就在自己一句话了。这时候他想起那三个铜钱。
回到屋里,他反复琢磨怎么用呢?后来随手把一个铜钱一抛,带点开玩笑性质,说投共字在上,投国字在下。铜钱字在上。他本是开玩笑,就
又扔了一会,没想到还是如此。甲有点诧异了。又反着说了一回。这回词字在下了。
甲暗叫奇怪,但是还没和大帅说。第二天他想再试试,发现铜钱只剩下两枚了。这他才狠一狠心,加上最近反复审时度势的思考。终于去找了大帅:投共。结果不必说了,解放大帅算起义有功人员。甲也跟着风光了一把。
又过了几年,这时候甲已经离开军队,在广东定居了。他一生没结婚,所以很喜欢孩子,我朋友的父亲,就是他家的常客。那时发现甲总是很不高兴。后来才知道,当时的政治环境很不好。甲又抛了一次铜钱,然后就给某大帅写信,叫他来广东玩。某大帅那时候已经是个政协干部了。回信说脱不开身。甲很难过。把家里的不少东西都送给了朋友,还带着我朋友的父亲去吃了一回冰激凌。晚上就“偷渡”到香港去了。据说活到了80年代呢。
日期:2015-02-04 17:16:00
再来一个我喜欢的,善有善报的。
明朝崇祯末年,河南、山东两地又闹旱灾,又闹蝗灾,连草根树皮都被饥饿的人们吃光了,饥火中烧的灾民开始吃人,官府也管不了这件事情。
妇女和小孩是最早遭殃的,被自家人反绑了手牵到集市上卖了,就是所谓的“菜人”。在集市上被卖出的菜人,就由买入的屠夫牵到家里去,就像杀猪杀羊一样杀了卖给人吃。
有一个姓周的商人,从东昌经商回家,到一个酒店吃中饭。店家说道:“肉卖完了,请客官稍等”。
一会看见两个女人被拖到厨房去了,店家高声叫道:“别让客人等久了,先弄只蹄子来!”
姓周的商人约摸猜到了此地的情形,赶紧出来制止,只听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厨房里那两个女人中的一个已经掉了胳膊,另一个吓得面无人色。
那两个女人看到姓周的商人,都惨叫着向他求助。一个要求快把她给杀了,别得受折磨,一个则求救。
姓周的商人心下恻然,就出钱把她们都买下了。
其中一个流血过多,已经不可能活命了,就快快地刺穿了她的心脏,把另一个带回了家。
这个姓周的商人并没有儿子,以后就把这个被救回的女人娶来作了小妾,过了一段时间,生了一个儿子,右胳膊上有一条红色的线状的胎记,从腋窝直到肩膀,跟当年那个被砍了胳膊的妇人的伤口一模一样。后来姓周的商人的儿子又生了儿子,直到三代以后才断了香火。当地人都说,其实姓周的商人命该无子,但是因为他善心大发,救了两个人,所以才能再延续三代的香火。
日期:2015-02-04 17:17:00
古谚道:修桥铺路双瞎眼,杀人越货子孙多。
还有句话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关于这个,有一个很出名的民间故事,我百度了一下,找过来给你们看。里面有包拯的戏份,希望可以帮助你们更好的理解这个所谓的“天理循环,因果报应”。
日期:2015-02-04 17:19:00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包拯为相时发生在民间的一桩逸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问其故,孩曰,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乐了之。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这么可怜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孩子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脸上露出了平生以来最欢乐的笑容。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壮壮行色。可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过后,众人发现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公干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被村民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 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老包将公干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题字一事。因为尽管心中为那孩子行善事得恶报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