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了,师太回家压力很大,开贴解压!!!》
第11节

作者: 来时春未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1-21 17:30:19
  结尾:心怀善意,定能途遇天使
  这张帖在天涯上并不算红贴,但其火热程度已经超过了我的预期,当然,让我觉得意外也很幸福的是,大家的回帖几乎都是温暖、善意、真挚的。哪怕是有一些和我观点不一样的帖子,他们能花那么多时间看我写的,还用那么长的文字去说明他们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地诚意。所以,跟大家先说谢谢啦。
  我收到不少私信,有人问我感情问题,有人问我读书问题,还有人只是单纯好奇TOP2学校的师太的私生活。用我闺蜜的话说,如果去掉这个TOP2的光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好奇。我说这个话的意思也很明晰,我和大家一样不过是一样普通、平凡甚至渺小如尘埃的人。
  暗恋过人却只谈过一段恋爱相亲经历屈指可数的大龄剩女又有什么资格去当人家的情感顾问?说起读书,在某大,从来都不缺天资聪颖的人,也不缺勤奋的人,而我既不聪明也不勤奋,读书品味也谈不上高雅,为此,常常被A吐槽说,真不知道你是怎么进入某大的,读书品味还不及小资呢。
  我刚入学的时候,因为做不完作业甚至哭着跟我妈说,我要退学,为什么读大学会比读高中还苦?在我硕士快毕业的时候,我每一天都想离开某大,离开北京,我想去一个小地方做一份简单的工作。可是,我不能退学,尽管我在某大什么也不是,可是在我的家,我是我家人的骄傲啊。为了当家里的那枚小太阳,我还是可以卑微地在这个高手如云的地方好好地活着。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能解决物质温饱以后,心态是最重要的。

  10年我外婆患重病,肺癌晚期,我带她来北京治病。说是带她治病,其实就是带她出来走走,她一辈子没离开过老家。
  我外婆不认识字,连阿拉伯数字都不认识,但她认识钱,买卖东西从来不算错,但是我就是没法教会她打电话。最后只能给她一部手机,设置好快捷键拨打我电话。在医院里,我去排队挂号,挂了很长时间,又很担心外婆,出来看见不会普通话的她在外面跟旁边的老太太指手划脚聊得很开心。我后来发现外婆在外面一直都很快乐,谁望向她她都对人家露一个笑容,如果人家想跟她说话,她立马就能跟人聊起来。也许是因为她没出过家门,也许是老一辈人内心很单纯,在她的世界里,不认识的人都是好人,都是立即可以成为朋友的人。

  看完病,医生就说不用再折腾了,老人年纪大,还是以确保她的最后的生命质量为重。我心里很难过,吃饭都吃不下,外婆见我吃得少,就拿起我的手腕说,“你看呀,你的手还不如我一个老太婆的粗,还不多吃饭。我告诉你,一个人在外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要多吃两碗饭,吃了饭才有力气,有力气了什么事儿都好办了。我病得这么厉害,我有时候也不想吃饭,但是我还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吃。你看跟我同病房的人都那么瘦,我就没有掉肉。不管怎样,都要体体面面。”

  我小时候是被寄放在我外婆家带大的,在我外婆的字典里最大的一个词可能就是“体面”,比如出门要穿得齐整体面,送礼宁可省俭自己也要对人体面,生气的时候说话也不能失了体面,就是生病了也要干干净净、精精神神,不管怎样都要保持做人的体面。
  我有时候会笑话我妈,为什么她就没有继承到我外婆的这种“体面”劲,因为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类似于“优雅”的品质。和我的闺蜜偏爱西方现代小说不一样,我是喜欢我们自己的小说的,因为很多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老人,虽然活得窘困卑微,但他们都像我的外婆一样,不会怨天尤人,活得体面而有尊严。
  与之对比的就是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一辈。比如说我爸爸和A的爸爸都是公务员,常常在外应酬喝得酩酊大醉回来,然后哼哼唧唧地抱怨说自己多么的怀才不遇,生活多么不容易。我通常对我爹是置之不理,A就比较神气,她会一边帮爸爸整理衣服一边“教育”他,“你有什么资格抱怨生活?你吃得饱穿得暖每天坐办公室还有工资拿有寒暑费医疗保险,你去看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去看看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

  比如我在分手时候一蹶不振,对命运颇有怨言的时候,A和C会一起教训我。A说:“你身体健康,父母健在,没有经济负担,受过良好教育,你除了应该感谢上天,实在没有任何资格抱怨~~~”
  C说:“不管你再糟糕,永远有一个失婚妇女给你垫底,如果你要做个茧把自己抱起来挂在冬天的树上,我就挂你旁边。”
  我确实是需要感谢,感谢上天让我拥有这么一群善良的,充满正能量的闺蜜,如果没有遇到她们,我不知道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但我确信现在我的一定是比过去更好的我。
  前面有人说,我们的社会现在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我非常赞同,现在所有的观念理论都被解构,暂时还没有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可以被我们认可、使用。在我们找不到路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走上宗教的道路,所以,眼下的中国似乎大有宗教复兴之势。
  以我之年少和浅薄,并不知道我们将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但肯定不是眼下这样四分五裂,无所畏惧的路。中国不像西方有一个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规约他们,我们以前都是“以道德代宗教”,各种为人的道德与规约都是家里的长辈口耳相传,以身示范保留下来的,所以我们会在很多目不识丁的老人身上看到许多大德先圣书中所描绘的君子之姿。
  五四、文~~~~~GE,加上消费时代裹挟着各种后现代理论的降临,“上帝死了”,“诗人死了”,没有了前世今生,也没有对于善的向往,我们那一寸心田对于这个世界都不存任何敬畏,何况是对于周围和自己一样的人呢。
  有人说我从来没有想过生命的意义,所以只会想到破论文,而不懂得人间的男欢女爱,家庭婚姻的幸福与快乐。
  事实上,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反复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我才会对婚姻如此慎重。因为我的慎重不仅仅只是对于婚姻的,是对于我整个生命和这个世界的。
  也许没有上帝,也许也没有佛祖,但我认为,人必须对于这世间的一些事情有所敬畏,在心里要竖立起一个信仰,是有了这样的敬畏和信仰,我们才不至于陷入一种无依无靠,空虚浮泛的孤独之中,我们也会有勇气面对生活中可能降临的种种难题。
  我已经把一个日常、带着点烦恼但还算轻松的话题引向了这么严肃正经的讨论,实在有违我的初衷,那么,就让我们的讨论在这里结束吧。这也算是“曲终奏雅”!

  ^_^ 我很喜欢的一部动画片里《龙猫》里面说,“如果在下雨的车站遇到了一只怪物,一定不要吝惜手中的雨伞。”
  谢谢大家没有吝惜你们手中的雨伞,我满载而归,也祝大家都能找到并抵达那片幸福安宁的奇幻森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全文完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