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活出来的,都是女神》
第48节

作者: 活出来的都是女神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2-03 11:27:05
  在温馨美丽的新家,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可爱的女儿,及一帮厚着脸皮随时来蹭饭的好朋友们,度过了一个特别愉快的春节假期。
  或许是这几年跌宕起伏的经历,让我遍尝人间冷暖,让我越来越体会到亲情的可贵,分离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心里越是恋恋不舍。很多个晚上,我看着熟睡的女儿那花朵般红扑扑的脸蛋,心里面有许许多多的酸楚。
  妈妈安慰我说:你现在的工作一个月要出差二十几天,你还不知道将来是不是一定常驻佛山,小朋友不能跟着你不断换学校吧,在老家她可以读到最好的学校,除了我们照顾她,她的爸爸、姑姑、爷爷奶奶,还有很多的亲人都在身边,你就安安心心的工作,在你的生活不稳定前,我们每个寒暑假都来,等你结婚了、安定了,我们就会一家团聚的。
  我暗自垂泪,我看似已经成功穿越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光,可是,如何才能到达爸爸妈妈所一直期待的那个安定的、不再漂泊与奔波的彼岸?这一条路,为何如此悠远漫长?
  我的新工作,并没有如我期待得那般无往不胜。
  或许是因为我离开了职场一年半之久,或许是因为前几任上司都给了我太多的包容,当我重新进入到行业里这家赫赫有名的企业,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有着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不认同,譬如无处不在的职场政治和派系斗争,强制性“灌入”的企业文化,部门之间的疏离、隔膜甚至对立,管理和制度方面的种种弊病,过于追求发展速度的“大跃进”思想和行为。
  春节假期刚过,我接到了第一个工作任务,做四场区域性培训会。相应的其他要求有:成本最小化,学员人数最大化、课程丰富实战、半个月完成。
  虽然讲课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可是,找酒店、订餐饮、买礼品、学员报名、会场气氛调控、几个省市之间的长途奔波、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每一件琐琐碎碎的事情,都落在我一个人的肩上。甚至,公司财务部不愿意预支款项,我的几张信用卡被不断的透支额度,最终全部刷爆了。
  然而,负面的声音还是不断传来,比如学员抱怨说吃得不好、住宿条件不好、会场太小、时间紧太累,等等,这些本来与课程好坏没有一点关系的评价,却让我在焦头烂额的出差间隙里,不断接到公司领导的问责电话。
  最终,我成功的化解了少数人的抱怨和不满,漂漂亮亮的完成了任务,不记名的“学员反馈卡”获得了95%以上的满意度。然而,我的眼睛红肿、喉咙嘶哑、精疲力尽,那种很久不曾有的累到想死的感觉,再次一波波的向我袭来。
  终于回到自己的小屋,我终于可以不再做那个不管多疲惫在众人面前必须要神采飞扬的“铁人”,我只是我,一个满腹委屈无人诉说、并不坚强也不想坚强的普通女子。  
  爸爸过年时种下的植物虽然因为严重缺水萎靡不振却依然很有生命力的活着,妈妈临走前洗的衣服还在阳台上飘荡,茶几上的零食好像在提醒我十天前我还拥有着被人照顾呵护的幸福。而今,我又是一个人了,却也只能一个人。

  我突然间泪流满面。
  我不知道我的眼泪是为了什么而流的,我不知道那么多的委屈和心酸是不是只是因为工作,我就是很想哭,心里面很难过很难过。  
  这本来应该是好好庆祝的时刻,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和辛苦,却让我开始怀疑,这样的累到底值得不值得。
  我心痛难当的想念着我的爸爸妈妈,想念着我小小的女儿,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一直一直陪在我身边,告诉我,没关系,一切都没关系的。  
  可是,此时此刻,我只有我自己。
  日期:2014-02-03 12:11:49
  后来,当我再度离开职场,有老同事评价我,2012年,我的到来,包括我们这个特殊部门的诞生,是“生不逢时”。
  那几年,房地产调控依然没有任何放松的信号,作为房地产的下游部门,建材行业所遭受的重创可想而知。
  然而,很多老板并不愿意正视客观环境,他们依然在按照过去的套路,年前就定下高额的销售任务,伴随着完成任务之后的宏伟蓝图,之后就心安理得的等待着任务完成,若是不能完成,就感觉是团队出了问题、员工不够努力、工作压力不够。
  在之前的咨询生涯中,我走进了很多企业,接触了很多老板,看到听到他们在经营管理中的种种困惑和痛苦,我可以用我的专业轻轻松松的说服他们,客观的看待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理性的制定公司的经营目标,金字塔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需要分步骤按进程循序渐进的变革。

  可是,如今,我重新变回了企业的一份子,我不再拥有某种身份、某种特权,我是“当权者”的下属,我不可以去挑战他们的权威。
  我看似顺从的接下了公司给我布置的一个个艰难的任务,去拯救那些濒临“死亡”的代理商,可是,在我的心里,根本不抱有任何希望。
  说到底,这样的举足维艰,除了市场环境的影响,根本的原因在于老板们无法收敛自己扩大经营、追求利润的欲望,在各类条件不具备不成熟的情形下,依然坚持要保持怎样的增长率。老板很累,员工很累,咨询师更累。这种累,也许更多的是心理因素。老板累在团队没有士气、政策任务落实不下去;员工累在没有信心,高额的任务如同天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具备爬天梯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所需要的支持;作为我这样的外来力量,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着所谓的“沟通”,而真正可以辅助企业提升的工具和方法的执行,已经在“沟通”的过程里变了味道、失了颜色、少了力气。

  从业五年来,我从未像现在这样马不停蹄、疲于奔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这家宾馆换到另一家宾馆。
  我去到的每一个建材市场,都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顾客寥寥可数,有些店为了省钱灯都不开。我遇到的每一个代理商、每一个员工,脸上都写满了沉重、困顿、疑惑,甚至痛苦、挣扎。
  他们在滔滔不绝的向我诉苦,他们在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向我表达着对厂家的不满、对市场的迷茫、对未来的担忧,我是他们的救命稻草、情绪垃圾回收站,我必须永远微笑永远坚强,我必须源源不绝的给那些向我求助的、迷茫痛苦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勇气。
  可是,我也很累,我也会情绪低迷,我又从哪里得到力量?
  日期:2014-02-03 17:35:21

  整个行业的低迷让人看不到复苏的希望,公司里新老领导换届的矛盾依然持续,许许多多的人在抱怨、在观望、在挣扎、在痛苦,而我,从一开始的满怀希望、充满斗志,变成了表面上的积极、平静,内心里却很想放弃正在坚持的一切。
  我听着领导们表情严峻的宣布,这个月的销售任务只完成了60%;我听着同事们低着头唯唯诺诺的检讨着所谓的过错。这样的情景每个月要至少循环一次,我觉得无比的厌倦。
  我开始清醒的认识到我的角色是不可能发挥真正的功效的。咨询的价值在于我是“第三方”,我需要冷静、客观、理性的给出建议,而如今,我身处企业之中,我受到很多人为的影响和制约,我已经失去了咨询老师最重要的“公信力”,我所有的努力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它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
  我的职业疲惫感与日俱增,我在不停不停的问自己,我想要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我常常觉得不幸福?我喜欢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我怎样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宁、喜悦与平和?
  越思考,越迷茫。

  曾经,我以为,被艳羡、被赞美、被肯定、被追逐,就是我想要的,一度那种感觉给我的诱惑力超越了其他一切。我似乎得到了,为什么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曾经,我也以为,我的不安全感来自于长久以来对物质的担忧,而现在我越来越了解自己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如果人是可以明码标价的,我大概值多少钱,为什么还是会有隐约的不安?
  曾经,我身边没有什么朋友,没有社会关系,我感觉很孤单很无助,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一己之力去完成,肩上压着重重的担子。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五年有余,我有了各种各样的朋友,我遇到一些困难,可以找别人帮忙,而我也成为很多人愿意倾诉和分享的对象。然而,我的心里总觉得似乎缺少了一块很重要的东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