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个槐树村不为人知的诡异往事——四张黄仙皮》
第20节

作者: 批魂牛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3-01 23:30:00
  这几天老牛身体不是太好,加上有点私事要处理,所以更新没跟上。最晚下个周,恢复正常更新,继续讲故事。多谢大家支持!
  日期:2013-03-05 00:32:00
  都说这人不抗念叨,念叨多了,不该来的也就来了!虽然常听人说起死人的种种事,但亲身守灵还是头一遭,人们常说,在你害怕的时候,越不想记起来的事,反而回想的越清楚。我便是这样。
  面前的长命灯上的火光如同黑夜里飘荡不定的萤火虫,经不起哪怕是一阵微风的摧残。班主和父亲并不像我这般紧张,反而越发的轻松起来。父亲回想起他小时候的种种趣事,一件一件地说给班主听,并且有意无意地专门挑那些老簸箕也参与过的糗事。
  我却听得心惊胆战,小心翼翼地盯着老簸箕,生怕他被父亲的故事“叫”回来。

  老人们说,刚去世的人魂没散尽,还能听到活人说的话,更有甚者,还能随之做出反应,比如诈尸。
  那一晚,我就是在无尽的担心中度过的,哆哆嗦嗦地念叨了一晚上“二大爷保佑,二大爷保佑……”
  鸡叫头遍!
  后半夜回家休息的几个本家亲戚已经回来了,一个个顶着惺忪的睡眼,身上无不例外地都披了黑衫,胳膊上缠了红布条。按习俗,出葬时候得有孝子摔盆,老簸箕无子无女,在场的所有人当中,能顶这个缺的,也只有我这个堂侄。不过班主说,这算特例,没必要按照那些习俗来。
  我竟然有些庆幸地松了口气,在腰上缠上两道红布,便跟在父亲后头,捏着纸钱准备出发了。
  原本按照习俗,老簸箕得送到县里的火葬场,烧成骨灰,再回来下葬的。可眼前没有联系灵车,单靠几个人手抬,那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
  对于这事,班主倒有个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老哥哥死的不寻常,当然不能按照寻常葬法下葬,否则就算葬了,他也咽不下这口气,反而会怪罪你们。”
  众人一愣:“什么不寻常的葬法?”
  班主琢磨了一会儿,细说道:“这几年,我在外面做事,听说过一种‘煞化煞’说法,专门针对这种横死之人的。”
  日期:2013-03-23 01:13:00
  “哦,怎么个讲究?”

  “煞化煞,就跟以毒攻毒一样,你就拿老哥哥来说,得先把他葬到阴气重的地方,消消气,等那股煞气化干净了,再挪到祖坟茔里葬了。”班主说。
  几个人听了,不无担忧:“那要万一没化了呢?不能成僵子(僵尸)啊?”
  班主道:“我也只是听说而已,‘煞化煞’也得有个能耐人摆下阵法盯着,一般人还真招呼不了。”
  村长看着班主,说:“依我看,咱几个人里,也就你有这个能耐了。”

  班主忙摆手:“你可别指望我,我就一个吹喇叭的,抬棺烧纸,我还有两手,你要让我画符摆阵,那不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么?”
  村长默默点点头,念道也是,四下一瞟,眼前这几个人,都是老实庄户人,大半夜的送葬都得提十二个胆子,哪儿还有别的能耐?想到这儿,便叹了口老气,说:“你说没什么事的时候,成天在眼前,这眼下真需要把式了,就没人能顶这根大梁了。”
  我知道他说这话是给谁听,村里面有把式,能看事的,除了刘二婶,就是张权书,可现在两个人死活不知,又有什么办法?
  那年头,乡野农村,哪个村寨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些阴阳事的忌讳,比如小孩子吓到了,要去叫魂;再比如冒犯了谁家去世的先人,要竖筷子立鸡蛋“叫应”一下等等。

  没有把式,村长只好说,要不等天亮了,去找太爷怎么办?
  太爷是村里的老寿星,全村属他活的年岁长,经历的事多。兴许问问他,能有个办法。话这么说,班主却摆手道:“不行不行,耽搁不得。”
  这时候,不知道谁冒出一句:“牛北不是跟那个张权书出去长见识了么,这么些日子,也学了几手能耐吧。”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双眼睛都兴冲冲地朝我看来,好像漆黑的夜里找到了灯火一样。父亲也盯看着我,半晌,才又担心又迫切地问我:“要不你试试?”
  我心里没底,手心里已经沁出了汗来,不过或许年少气盛,不知道哪来的勇气,就应道:“好。”
  众人一听,暗自都舒了一口气。
  班主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沉声道:“好小子,有胆儿!”
  我心里虚得狠,两只手叉在一起,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时班主便招呼道:“那就走吧,我知道一个阴气重的地方,就在你们村北头的后坡上,我打头,你们跟着。”
  这一路,月了朦胧,天灰云淡,阴阴有风。班主腰里别着唢呐,提着手电走在前头。我们几个人抬着门板子跟在后面,老簸箕身上穿着厚厚的寿衣,蒙着黄缎躺在门板上。一行几人浩浩荡荡,在凄冷的夜色中奔走,向着村北头的后坡走去。
  走了一里多地,大家都没说话,紧咬着牙赶路。这时候,不知道谁“啊呀”一声惊叫,手一哆嗦,门板突然往边上一斜——
  就见老簸箕的身子顺着倾斜的门板往下滑去!

  “别松手!”
  说时迟,那时快,凭空里不知道谁扑通一声趴在了地上,不偏不倚,正好用后背接住了老簸箕!
  “他娘球的!要不要命了?!快搭把手,扶上去!”
  班主骂道,几个人从愣神中惊醒,七手八脚地把老簸箕重新招呼道门板上来。手电一打,这才瞧见刚才趴下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村长。
  村长这时候被压得喘不过气儿来,好一会儿喘匀实了,已经满脑袋冷汗。
  “真沉,死人咋就突然变得这么沉!”村长骂咧了一句,擦了擦汗,举着手电回头看了看门板,确定老簸箕没碰到地,这才放下心来。
  农村有忌讳,说是去世的人没下葬之前,是不能碰到地的。抬棺送葬,路上最忌讳的就是棺材落地。虽然我们这一趟,不算是真正的下葬,但也得守这份讲究。
  正说着,村长抬起手电往前一照,愣道:“凤凰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