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千年后复苏的G病毒,长生?灾难?它并不是源头……》
第40节作者:
TT人生TT 周禹把这秘药扔回给索朗瞪着眼说“你就拿这种过期几百年的东西来糊弄爷?”
我忙制止周禹继续发飙,问向索朗“这东西到底有没有效?你以前用过没有?”
索朗摇摇头说“没有,不过我爷爷说了有用,就一定有用。”
“你怎么证明他有用呢?”周禹问他。
“这个……”索朗挠着头四下看看说“要不我们找只狼试试。”
日期:2013-03-20 00:34:00
“先把你的宝贝收起来吧,我们按照刚才的计划,与他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见机行事。”周禹没再和索朗争论,仰头看看天色。现在时间还早,刚刚到下午“今天我们就不再前进,就在这里扎营休息。”
我们过去把牦牛身上背的物资全卸下来,原地扎下帐篷,索朗点起火堆煮上酥油茶。一直休息到第二天早上,我们才收拾好,继续出发。
我们一路找着俄国人留下的痕迹向前走。一直走到下午,我看到前面被一座雪峰阻挡,索朗告诉我们,必须要翻过这座雪峰,没其它的路走。周禹查看俄国人留下的痕迹,确定他们也是向着雪峰上面走。拿出望远镜向雪峰上望,没有任何发现,看来他们的速度挺快。
晚上我们在雪线下扎营,索朗边喝着青稞酒御寒边对我们说“这座雪峰最高处海拔才六千多米,不算太高,只是路不太好走,在山顶还有一处风口,常年大风不断。过了这座雪峰就是海拔五千米,积雪万年不化的阿布拉冰川,他也就只到过这里。”
日期:2013-03-20 17:06:00
‘六千米海拔还不算太高!’我抹了一头冷汗问索朗,翻这个雪峰需要多长时间?我们能不能顶的住。
索朗说也就是一天时间就能翻过去,毕竟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将近五千米的海拔。翻雪山最可怕的是缺氧,不过我们带有两灌氧气,应该没什么大碍。另外看今夜的天象,明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对我们翻越雪峰来说大大的有利。
第二天,我们把氧气瓶取出来,放在牦牛背的最上面,以便随时取用。我们三个轮流灌了几口青稞酒,开始朝雪线以上出发。
刚开始走,路上还有零星的植物顽强地生长,上了雪线就已完全找不到生命的痕迹,遍地只有白色,和裸露着的黑色石头。越往上面走,地上的雪越厚,渐渐雪已没到膝盖。我们带着风镜口罩,也无法交谈,只能闷着头赶路。索朗牵着牦牛走在最前面,厚厚的积雪并没有对牦牛的行动带来太大不便,它们依然悠闲地走着,我不禁敬佩起这件藏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
这样行走了几个小时,我们赶到索朗所说的风口。这个风口在雪峰的顶端,风口两端都是百十米高的峭壁,向两边延伸,看上去就像是整齐的牙床上缺了一颗门牙。而风口的前面是一块倾斜向下的缓坡,缓坡延伸大概有四百米远,然后像是被巨人突然斩断,出现一个悬崖。
还有几十米的距离我就听到狂风的吼叫声,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有这个风口,很可能会让我误会这附近有条大河。
前面的索朗停了下来,摘掉口罩大声对我们说,让我们用绳子和牦牛栓在一起,这样在风中可以增加重量,以免被风吹走。并告诫我们,在风口行走千万不要跨的步子太大,或腿抬的过高,要慢慢谨慎地贴地而行。 我们拿出绳子照着索朗说的做,并给牦牛背上的物资做了固定。一切做完后,索朗检查一遍确定没什么问题,才继续向着风口出发。
日期:2013-03-20 17:20:00
这一路走的非常缓慢,前方的江排长仔细查看着路形,走的小心翼翼。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的登山活动时在山里也迷过一次路,那次因为贪玩,和几个同学趁老师不注意跑到山的深处去探险。本来是打算看看就出来,谁知道刚走进去就迷了路。转了两个多小时找不到回去的路。最后我发现有一条干枯的水道,突然想起在山口时就见过有山上流下来的小河。然后我们顺着这条小河往下走才走了出去。出去后被老师严厉地批评,然后回到学校每人做了一份深刻的检查。
这件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在深山里迷路太正常了,这么大的山想找到以前留下的痕迹可真是大海捞针。
我正乱七八糟地想着往事,突然从身后传来一声惨叫。我忙转过头,只看到走在后面的一个战士抱着一个黑影滚下我们身边的小山坡。
由于树木众多,他翻滚着下滑了七,八米就被树拦到。另一个战士看到此情景忙向下冲去接应,他刚冲下去我就看到那个黑影跳起来朝我们龇着牙,原来又是只猴子。
冲下去接应的战士看到是猴子,心里也有点发虚,这些猴子让我们所有人都感觉不太自在。他忙举枪射击,那猴子猛地向下方跳去,钻进草丛不见了踪影。他朝猴子消失的草丛开了两枪,也不知道打没打中,悻悻骂了两句,急忙跑过去看被猴子扑倒的战士。
他刚跑过去就大声地叫队医,声音里充满了焦急,看样子事态比较严重。白大褂赶紧抱着药箱也冲了下去。
江排长看到这个情况也回头跑了回来,让我们在上面警戒,自己也跑下去看情况。
日期:2013-03-20 17:29:00
离风口渐近,我慢慢看清风口的情景。这个风口并不算太大,只有几十米宽。肉眼并不能看到空气流动的样子,但是风口的地面上没有一点积雪,露出被风打磨光滑的黑色岩石,说明它与其它地方的与众不同。
这时我隐隐看到在风口处有一条隐隐的黑线穿过风口,直达对面。索朗明显也看到这条黑线。伸手指指那条黑线。奈何我们已和牦牛捆在一起,不能加快速度前进,只好耐着性子向黑线靠近。
靠近后我们才发现,这是一条登山绳。我们这边的一头栓在一块大石头上,另一头栓在对面的一块石头上。而绳子并不是呈直线,在中间每隔一定的距离,都被岩钉楔进岩石做了固定。
周禹上前拉扯一下绳子,感觉还挺结实。他摘掉口罩大声对我们说着话。可我们现在太靠近风口,风的声音太大,压制住周禹的声音,我们只看到他嘴型在动,根本听不到他说的每一个字。
周禹说了两句,可能也发现目前我们的环境根本没法进行语言交流,只得作罢,转而进行肢体语言。只见他拿出一个登山扣将自己与绳子连在一起,然后抓起绳子指指对面。
日期:2013-03-20 17:37:00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借助这条绳子为我们增加一道保险。这条绳子肯定就是前面的俄国人留下的,既然他们全部能过的去,可见这条绳子的结实程度,我和索朗毫不犹豫地拿出登山扣,也和绳子连在了一起。
周禹见我们理解了他的意思,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打着手势调整一下我们的顺序。这次他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在中间,索朗牵着牦牛走在最后。安排妥当后又检查一遍我们的登山扣,确定没了问题,打个前进的手势,带头朝着风口走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