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12 23:33:00
2013年6月13日,星期三,上海阴。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从徽杭古道回来的第一天,身体累得要死,可是心情却是无比地开心。在睡了基本上整整一天之后,此时此刻我仿佛满血复活般生龙活虎着,于是上网,写下今天的日记,也记录下这些天的历程。
6月10日,星期一,上海小雨。闹钟定到6点,和朋友准时起床。洗漱,吃早饭,7点出门,7点半准时到达莲花路地铁站和驴友大部队集合。到达的时候,车里的位置基本已经全被人坐满了,火急火燎地冲上车,慌乱中一眼就看见了一位外国帅哥!是的,一个纯种花痴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双寻找帅哥的眼睛!坐定以后,还不忘了不停地瞄他。“嗯,他肯定是被朋友们带来的,更有可能是女朋友”,我立马做了这样的形势分析,后来证明我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于是一颗暗自骚动地心也立马变得平静下来,彻底变成了纯粹地花痴了。
由于出发太早,大家基本都是5,6点起床的,开始地时候大家都埋头呼呼,谁也没有理睬谁。大概9,10点左右,大家都从回笼觉中清醒,都是年轻人,自然也不会安静着,车厢里开始喧哗起来。和朋友一阵扯之后,开始和身边的朋友搭讪。坐在旁边的是一个女孩子,从聊天中得知她来自革命老区井冈山,她比我大两岁,已经走了很多地方,是一名老驴友了,跟我们这种酱油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未完待续,今天怎么没有感觉呢?)
日期:2013-06-13 10:52:00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上海阴。
(休假在家接上篇)
这个女孩子是登山爱好者,已经爬过了各种山,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天险华山她已经去过三次,我在内心不禁开始佩服这样一个看似娇弱却又坚强的女子。一开始的时候,她很沉默,虽然坐在我旁边,却没有跟我说话。一向自来熟的我开始主动跟她搭讪,可是一旦勾起了她的话题,她变开始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跟我述说她走过的那些各异的大山和奇特的经历。而我则静静地听她述说,时不时地问上几个问题。好像我总是这样,在大家都很沉默的时候,我往往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地兴奋,各种搞气氛搞怪,而当大家都high起来的时候,我则变回正常了,有时候甚至变得沉默。这或许就是双子座的两面性。
听着那个女孩子说的话,言语之间都是自己去过的地方,没有一个字是关于男人的。我维持着面带微笑的脸,心里却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是的,到了27岁的年纪,想法上的确会时不时地跟“婚姻”二字联系在一起。当看到一个女人或者男人独自出行的时候,也会留意去揣测她或者他是否是单身,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当然,这样的揣测不一定完全准确,只是这似乎成了我的思维定势,是因为我的想法太主流了呢?还是其他人也会这样想?不得而知。
后来领队组织大家开始自我介绍。我们的队伍基本上是由80后组成的,除了一位后来和我成了“忘年交”的老大哥以外。驴友出游,要么是情侣结伴,要么是朋友结伴,要么是独自一人上路。依然和每次出行一样,队伍里以女孩子居多,这正应了后来和大哥讨论的那个观点,“这年头,女孩子比男孩子更主动大方,更强势;男人们都太中性化,太弱了”。一个纯种花痴怎么可能放过“自我介绍”这么一个搜寻帅哥猎物的绝佳机会呢?一圈自我介绍完毕,我的目光就锁定了两个帅哥,一个长得像王宝强的小伙,和看着很和善的胖哥。后来的经历正如无数次的出行一样告诉我,有缘分气味相投的人,最终会自动聚集在一起,而话不投机的人,最终也会不相为谋,没有半点交集。
(楼主要出门去医院了,回来再更)
日期:2013-06-13 23:35:00
(接上篇)
在闲谈中吃了N多零食之后,终于在下午1点多的时候迎来了我们的午餐。虽然是团餐,但是菜还是不错的,有鱼有肉,有荤有素,还有汤,估计是饿坏了,我竟然吃了两碗,大家打趣着说是为了下午的徒步做准备。不管了,不吃饱哪有力气走路。一顿风卷残云之后,我们轻松地实施了光盘行动,也满足地开始下一步的活动。
大概两点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开始徒步。因为队伍里像我这样的酱油驴子太多,所以我们这次是反穿,也就是从杭州到徽州反穿,比正向穿越要轻松一点。在入口处,就有很多阿姨大爷像我们兜售一块钱一根的竹竿,被我们戏称为“打狗棒”。除了几位大神和自备登山杖的同志,其余的童鞋都是人手一只打狗棒。一旦行动起来,这气势,正如丐帮出行一般,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开始的时候,我和领队还有几个男孩子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一旦进入这山清水秀的环境里,我那豪放女的个性便绷不住了,立马释放开来。神马“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神马“信天游”,神马“山路十八弯”,一副女响马的形象立马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于是把“帮主”,“压寨夫人”这样的荣誉称号送给了我,黄河瀑布汗啊,我又一次成功地捣毁了我一直克制地希望展现的“淑女”形象。果然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就这么谈笑间,我们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山头,时不时地停下来拍照,拍风景,也拍人物,也有不停地臭美的。
大部分的时候,这段路是好走的,但也有右边是山,左边是悬崖的上下坡路程。走了一段,我渐渐不复开始时打了鸡血般激动的心情,渐渐因为疲惫而变得沉默。其实我的背包里只有一套换洗衣服和一点零食,并不重,可是在长途跋涉的情况下依然觉得沉重无比。虽然身体疲惫,可是思绪却开始飘忽起来。我那细腻的不为人察觉的另一面因为疲惫在内心苏醒,想起了我们口中称之为“古代”的那些时代。
古代徽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说古徽州严峻的地理条件,使得人们生活艰苦,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不得不为了生存外出经商,而踏上的,便是如今我们脚下的“徽杭古道”。在我们的大巴行驶而来的路上,我发现一路上的确是大山居多,基本就很少见到农田。今日的人们还可以外出打工,而农耕时代的人们,或许只有外出经商这一条路而已。
今天的“徽杭古道”在悬崖的那一边,因为旅游开发,已经修上了护栏,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我不知道这条古道最初起始于哪朝哪代,我只是在想,在过去的那些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岁月里,背着沉重的货物行走在那狭窄而又陡峭的石道上的人们和牲畜们,曾经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却又充满温情的故事。
因为实力悬殊,我们的队伍已经开始变得稀稀拉拉,强人们已经一步当先,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一直处在中间的不前不后的位置。古道上并不止我们一只队伍,更多的是正向穿越的驴友。听着不远处大家为了互相打气或者为了调节气氛而且行且歌着,疲惫的我开始神思恍惚起来,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那悠扬的歌声,经由这空旷的山谷和坚固的悬崖峭壁,穿越了时空。我又一次开始联想起来,今天我们脚下的路,只是这绵长古道中的一小截而已,装备轻便的我们尚且走得辛苦而寂寞,那以前的人们,是怎样度过这漫长而又寂静的山中时光。习惯了城市钢筋水泥的人们尚且可以在大自然中找到新奇,而他们日日与这似乎相同的景色为伴,他们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会思念家中的妻儿吗?会担忧年迈的父母吗?会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从此一去不复返嘛?作为现代的一名吃穿不愁的游客,我无法揣测他们的心情,只是在古道上忽然有当地人前者驴子行走而过的时候,耳边仿佛想起了那古老的马蹄声,滴答滴答,富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一代一代自强不息的人们,踏出了这条道,踏出了生存的希望,踏出了徽州人的悲欢离合。
日期:2013-06-13 23:43:00
我们的行程共有21公里左右,被领队平均分成了两段。第一天10公里,第二天10公里。第一天的行程在走走停停中按时结束,看来我们队伍的整体实力还是不错的,到底是年轻人的队伍嘛。我们留宿在一家叫做“水云间”的客栈里。一路上路过不少客栈,大多比较磕碜,环境不好,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在这大山里物资贫乏,能有落脚的地方已经很开心了,大多数驴友都不会挑剔。可是这家“水云间”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山间豪宅”,“五星级酒店”了。上下错落,大概得有四五层的高度。还有一个小院落。房间也很干净整洁,就连被褥都是新打的棉花。我猜想这大概是新盖的宾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对这样的安排特别满意。我们被分成四人一间,女生和女生,男生和男生一起。我和朋友,还有另外两个女孩子被分在了一间。这样的组合,又为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太晚了,先睡了,更完了山水风光篇,接下来更新人文奇遇篇。)
晚安,上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