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的那些事儿--记录我家月嫂十年的所见所闻》
第7节

作者: 五味生V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太爷爷说:“我今年84,老婆子92了。”
  “哦!”二姐深深打了一个大惊叹号,92了,真是高寿了,二姐曾想像自己这样的能顺顺当当挣到钱,活到60就知足,可是眼见眼前这两位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晰,杨二环啊杨二环你的路才刚刚开始啊。

  “大叔大姨吃饭吧。”二姐说完,太奶奶把嘴里的东西吐了出来,二姐一看笑了,“我的老奶奶,您这么大年纪了还偷吃糖那。”
  太奶奶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咳咳的猛烈咳了两声。“快喝点粥吧,吃点东西压压。”太爷爷端起碗递给太奶奶。
  二姐站在那疑惑地看着老两口,太爷爷见太奶奶喝上了粥,就转过来对二姐说:“没事,最近老婆子感冒了,老咳嗽不好,她怕自个咳嗽出声影响重孙子休息,天天含块糖,一含就好了,是不是啊,你慢点。”
  哦,二姐不知怎么的,眼角有点湿润了,她最见不得老人和孩子生病,“大姨,感冒得吃药,那咳嗽不吃药能好?”
  太奶奶想告诉她没事,可一张嘴要说话,刚吃那口大米粥就喷出来了,“哎呀,你就别说话了,她这一说话就咳得更厉害。”太爷爷说:“你快下去帮他们照顾小的,我这一会吃完把碗刷了给你送下去。”

  “你们只管慢慢吃,半个小时以后我上来拿。”二姐走到楼下,心里怎么就不是滋味。
  二姐一天三顿饭的往上送,现在还监督起了太奶奶吃药,可是一个周过去了怎么太奶奶的咳嗽一点减轻的迹象都没有呢,而且越到晚上越发严重,两个老人竟用棉被堵上了门,怕吵到大家休息。二姐实在憋不住了,她跟孩他奶奶提要不要请个大夫或者去趟医院啊,他奶奶也早有这个心思,劝过几次了,太奶奶说是家里正值添丁添福的红色大喜日子,请个白大褂来家杀了福气。这是什么谬论,现在连农村都不讲这一套了,小媳妇在屋里也听见了,说:“妈,带太奶奶上医院看看吧,从我怀孕后期她就多少有点咳嗽,一直不见好,得看看,都三四个月了吧。”

  终于拗不过全家的动员,太奶奶坐上孩他爸的车去了医院,拍了片子,照了CT,折腾了整整一天,大夫把孩他爸叫到一旁,你看看老人家都这把年纪了,还有必要遭这个罪治疗么?
  什么东西,什么意思,怎么就没必要治了。孩他爸接过诊断书,怀疑胃癌晚期,转移至肺。怪不得成四五个月的咳嗽,怪不得一顿只喝得下半碗小米粥,怪不得脸色越发铁青蜡黄,怪不得连最她最疼爱的孙子有了下一代,她也只是勉强看了看,她该是多么想亲手抱一抱他吧,她该是多么想帮忙带他长大吧,像小时候带我一样,一双粗糙干瘪的双手牵着我走过大街小巷,迈过了春夏秋冬。
  日期:2014-02-28 22:07:29
  (四-续)

  孩他爸无力面对太奶奶,她是那样瘦啊,有多久没有抱一抱她了,当我沉浸在新生儿的喜悦之中时,难道就要承受另一个至亲之人的离开吗?孩他爸打电话给孩子的爷爷奶奶,二姐看见两位也已花甲之年,拿着手机沉默过后,是异常坚定的神情:“如论如何都要延长太奶奶的生命。”
  于是92岁的太奶奶住院了,因为太奶奶从小没上过学,那时她们还是私塾,解放后也没参加过任何补习班,所以太奶奶除了仅有的几个字外,并不认识肿瘤科这是什么科,她被家人欺骗说是重感冒,怕在家传染给小宝宝,虽有无限牵挂,但还是接受了住院安排。
  当天二姐就被告知了,不能将此事告诉太爷爷,二人谁也受不起这样致命的打击。也是从那天起,二姐渐渐知道了有关太爷爷与太奶奶的事迹。
  太奶奶是太爷爷家的童养媳,太奶奶嫁过去的那年,太爷爷才六岁,太奶奶十四。太爷爷从小受过比较正统的教育,解放后一直在搞地质勘探工作,而太奶奶则一直在国棉纺织厂,直至退休。按理说一般像这种悬殊比较大的夫妻,感情不会好到哪去,为啥,代沟呗。你跟我说金矿,我跟你说纺线;你跟我说银矿,我跟你说纺线,你跟我说铁矿,我还跟你说纺线。
  而且太爷爷饱读诗书,经常张口诗经,闭口孔孟。太奶奶大字不识几个,最长问的问题就是,你看我这名字写的对吗。可是就是这样一对差距巨大的夫妻,却你伴着我我陪着你,共同走过了近80个年头,没有吵过一次架,亦没有红过一次脸。

  二姐从那天起也经常往医院跑,换换孩子的爷爷奶奶,毕竟照顾孩子来讲比这还是轻松。二姐看着躺在床上的太奶奶,紧闭的双眼,锁着眉头,不时有汗从额头滑落,“他太奶奶,你疼就说,咱不忍着。”二姐撩起太奶奶垂落在耳边的白发。
  太奶奶没有睁眼,她笑了笑,是挤出的笑容吧,那样不自然,“你说,我还能回家去吗?”
  “净瞎说,谁说的,住住好了的就走了,这地花钱留咱咱还不待呢。”
  “其实我不怕死,可我想回家,没我在,老头子连洗脚水都不知怎么打,他要是胃疼了,都不知该吃什么药,你摆那,他都能看不见。”
  二姐再也听不下去了,她告诉自己也被家里人告诉着,来这千万不能哭,可二姐就是忍不住,“他阿姨,你别哭,我就是想回家,我放心不下他。”

  没有人告诉太爷爷,第一天太爷爷见太奶奶没跟着孙子回来,问他怎么回事,他们骗他,说过两天就好了,打两个吊瓶就回来了。
  过了两天,太爷爷第二次问,他们又骗他,说过两天就好了,吊瓶还没打完。
  又过了两天,太爷爷第三次张了张嘴没问,就上楼去了。
  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下楼买的面,买的菜;谁也不知道他是怎样躲过大家的耳目,钻进厨房 ;谁也不知道一生没做过饭的太爷爷,是怎样打开的打火灶,做的西红柿炒鸡蛋;谁也不知道,一辈子连面都没碰过的太爷爷,怎样把面发起来,烙的饼。
  大家只看到第二天一早不到八点,太爷爷站在医院的病房门口,一手拿着一个饭盒,当时二姐和孩子的奶奶都在,两人都吓傻了,:“爸,您怎么来了?”
  太爷爷走到床前,亦如自己在家里一样,一把椅子坐在离太奶奶最近的身旁,:“对不起,老婆子,我来晚了。”一双历经沧桑的手就那样一下一下的摩挲着另一双更加苍老的手,那双手他曾握过了八十年,每一下都是那样的轻缓,像是怕这轻轻的一下都会加重她的痛苦。
  太奶奶住院一个周,每天只以少量的米汤进食,这是第一次她要坐起来,她吃了西红柿炒鸡蛋,虽然二姐听得见嘎嘣嘎嘣的鸡蛋皮在响,她吃了发面饼,虽然二姐看见了,果不用手,仅有的两颗牙根本不能把饼拽下来。可是太奶奶笑了,这笑竟是那么自然,笑着笑着就哭了,“你咋能会做饭。”
  “老婆子,我接你回家吧。”太奶奶不再吃饭了,她的眼神就像个小女孩听见父母说要带她去游乐场那样,欣喜若狂。

  太爷爷没有顾孩子爷爷奶奶的阻拦,执意带太奶奶回了家。说来也奇怪,原本在医院都起不来的太奶奶,回家不但能自己洗漱,还洗起了太爷爷的衣服。二姐每天照样上去,还是一样的景象,太奶奶半躺在床上,看着太爷爷坐在跟前的椅子上看书,真的一切都跟以前一样,二姐觉得时间在他们这都是静止的吧,可是二姐总觉得哪里不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