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3-26 09:31:24
第一章 第二节 偶遇还是重逢(四十)
周济民感到一阵晕厥。他觉得自己一下子丧失了体温,脑子里空空如也。他不自觉地凄惨地笑了笑,失神地说:“好吧。是我错了。我们之间有着太多不同,不可能继续走下去了。我们,到此为止吧。我希望你能幸福”
女孩见周济民真地要走,不顾一切地抱住他,一边痛哭一边语无伦次地说:“行,你说包养就是包养,你说不知廉耻就是不知廉耻。就算你说我是**,我也承认。只要你不离开我,我一定尽早跟那个人结束,好好地和你在一起。”
已经对那女孩彻底失望的周济民用力地掰开女孩的手,抖了抖身上的衣服,颤抖地低吼道:“你太脏了。不要碰我!”说罢,他转身向外逃去。
就在他转身离去的那一刻,身后传来了女孩那声令他永远都无法忘记的凄厉又绝望的哀嚎……
周济民呆呆地看着妹妹,无力地猜想:或许,那女孩并不坏,她只是被社会的大环境给冲击得昏了头脑。想当年,她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傻孩子。她不是不知廉耻,她只是不知道什么是廉耻。而今,她追到心城来,也不是厚颜无耻,她只是想挽回一份自己想要的情感。至于她向他索要青春补偿费一事,或许真地如妹妹所说的那样,她就是为了自取其辱,就是在用自我作践来抵消内心的痛苦。或者,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阻断自己的退路,以免自己忍不住再来找他。
想到这里,周济民猛地打了一个冷战。一股彻骨的寒意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点一点地刺进了他的心脏。当刀尖抵达他心底最柔软的部位时,猛地旋转起来,直痛得他忍不住低低地呻*了一声。
“怎么样?让我说中了吧?”周济坤像得胜的猎人看着猎物一样看着哥哥,颇有几分得意地“抡”着笨重的舌头,痛快淋漓地说,“你们所谓的善良,就是用你们的观点去揣测他人。你们习惯了虚伪和批判,还习惯了把自己供在神坛上,用所谓的仁慈把别人送进地狱。”
“妹妹,不要说了。这件事,是我错了。”周济民抹了把额头上的细汗,羞愧地说。
“知道错了?”周济坤哈哈地笑了起来,张扬地说,“那好啊,你说说你们错在了哪里。如果你说对了,我就原谅你们。”
周济民端起杯子,喝下一口啤酒,又“噗”地一下吐了出去。他闭上了眼睛,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痛苦地说:“我可以不选择她,但我不该伤害她。我可以不认同她的人生观,但我不该污辱她。”
“啪”的一声,啤酒瓶落在地上发出的刺耳的破碎声压过了大排档里喧闹的声音。周济民惊慌地睁开眼睛,看到妹妹正气呼呼地对着瓶口大口大口地喝着啤酒。她的脚边,趴着一个摔碎的啤酒瓶的残骸。周济民猛地清醒过来,一边夺下妹妹手中的瓶子,一边对四周的人赔笑道:“对不起,对不起。我妹妹她喝多了。”
“我没有喝多!”周济坤口齿不清地大吼起来,“我在和你说我,说你们,你却只知道说她。你是在安慰我呢还是在安慰她啊!”
“安慰你,安慰你,”周济民不知道妹妹为什么突然发火。明明是她先说起那女孩的事,是她对那女孩百般地同情和理解,为什么不许自己说呢?可他不敢问妹妹,也不敢再惹她生气,只好站起身,一边扶起妹妹向外走,一边哄她道,“哥错了。哥傻。哥不懂女孩子的心思。以后咱不提别人了,就说妹妹的事。咱们回家。等回到家里,不管你是想打还是想骂,哥都由着你。”
这会儿,周济民顾不得礼数和面子,顾不得向四周的人们解释和道歉,他慌慌张张地把妹妹扶出了大排档,扶出了消夏广场。直到拦了出租车,把妹妹抱进车里,周济民才松了一口气,幽幽地说:“妹妹,你真地长大了,哥越来越没法懂得你的心思了。”
见妹妹没有回应,周济民才发现,他这个宝贝的、小魔头一样的妹妹,已经醉得不省人事。
那之后,周济坤好像是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向家人发脾气,与家人的话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安静。她每天都早出晚归,辛辛苦苦地工作,有时还要把一些账本抱回家里,连夜干活。每当父亲母亲和哥哥想要和她搭讪、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就安静地婉拒他们。她说自己的工作量很大,工作压力也很大,希望他们能够体谅她,给她一份清静,让她自由自在一些。
如此过了一些时日,家人见济坤的情绪比较稳定,也就渐渐地放下心来。他们告诉她,既然喜欢那个男孩子,就好好地和他相处,前提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他们告诉她,如果经济上需要帮助,尽管和家里讲,家里会无条件地支援她。他们还告诉她,对家人来说,只要她好好的,只要她幸福快乐,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周济坤淡淡地笑了笑,不冷不热地说:“谢谢你们的一片好心。我不是废物,需要钱的话,我会自己去赚。前二十多年我没法选择,只能吃你们的喝你们的。以后的日子,我会越来越独立。你们就不要再为我操心了。”
周妈妈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她忍不住追问了一句:“济坤,我们已经不再干涉你恋爱的事了,你怎么还是不肯原谅我们啊?你可是咱们全家人的心头肉,你一定要好好的才行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