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情史:三个年代,三个女人,三个故事》
第26节

作者: 二_岩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正是晚上八点一刻,夏末的凉风轻轻地吹动着,把整个城市的浮动燥热都统统抹去,只留下夜空中的繁星点点与夜空下的万家灯火。
  刘伊人和廖一方走在一片月季花包围的小道上,步子很缓慢,小道是用鹅卵石铺就,如同城市中的公园,不过这里的环境比闹市中安静多了。
  “你知道吗?在北京是很难看到这样清爽透彻的夜空。”刘伊人伸了下手望着天空说。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雾霾太严重了,尤其是到了冬天,几乎天天如此。”他说。
  刘伊人转过身子接着说:“北京一点也不好,生活压力大,各种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且是太闹腾了,人与人的交流除了钱还是钱。”
  “怎么说呢,你这种思想正是典型的饱汉不知饿汉饥,物质世界有了,正追求精神世界呢。”廖一方一点也没有给她面子反驳道,“所以呢,我也是跟你有着一样的想法,就是随遇而安,却又不甘心长久地呆在一个地方,对钱看得没有那么重,爱自由。秦皇岛呢,这个城市正好可以是自己的栖息地,也可以说是长久地点的,反正只要有空闲的时间我还是去外面多走走。这几年我可是把这个城市及周边大大小小的山都爬过了。就差下海捉鳖了。”

  “放心吧,以后有你去的,我可是一次海也没有出过。”刘伊人回过头来满脸笑容地说。
  两人走到一处亭子下坐了下来,廖一方事先用手擦了下石凳,让刘伊人坐这边。
  刘伊人说:“不用了,这也不脏,刚才还有人坐了呢。”
  廖一方说:“不一样,你这可是白裙子。沾一点灰尘可明显了。”
  两人坐毕后,刘伊人开始有点魂不守舍,心猿意马起来。

  幸好廖一方找了个话题说:“我们70后这代人怎么说呢,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处在一个最坏的时间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她不解地问道。
  “你看啊,我们七零后的人生在文丨革丨的后期,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经历过,那时只知道玩。再稍稍长大一点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上大学还可以分配。算是好的事情都让我们赶上了,这是八零后们最羡慕的了。计划生育没赶上,大学热也没有赶上,高房价也没有赶上。”他滔滔不绝地说道。
  “你说的有那么回事,我小的时候就跟现在的孩子成长没多大改变,就如王小帅的电影《我十一》一样,不过我父亲可是那个家教严啊。”她叹息道。
  他侧过脸望着她接道:“相对我来说就好一点了,我上面一个姐,下面一个弟,现在都混得不错。姐开了家餐馆,弟在建筑公司上班,他们都比我厉害,挣得也比我多。其实我这份职业看起来不错,但是我是正规的学院毕业,相反我那个姐和弟都只是高中毕业,现在他们俩车都好几辆了。真有点惭愧。”
  “谁说的,哪会有你厉害,你可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以后可是桃李满天下,说不准他们中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你就别说笑了。但愿他们有吧。”他苦笑了一下,接着又说,“我们这代人的缺点就是不太爱冒险,思想保守懒惰,放不开。没有六零后大胆,80后个性。有点中庸,总得来讲现在活着的70后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寥寥无几,几乎都是默默无闻。”

  说到这他又提到了临床的那位老人。老者实有点可怜,老伴已去世,他自己是个公务员,退休后一直闲着,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现在已成家了,在北京工作。现在老人病了,只能一个人住院熬夜。
  “他女儿就没有来过吗?”刘伊人狐疑地问道。
  “来过就呆了不到一天就走了,年轻人工作重要,再说她在北京在这边不太方便。临走时给老人顾了个护工。之后老人的女儿便走了,老人舍不得花那钱,便把那个护工给瞒着女儿给辞去了。”廖一方笑着说。
  “这老人家真会过日子啊,干了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事,现在自己生病了别人来服务你时,你还不愿意。”她不理解地说。
  “你可别把人家想简单了,他可是舒坦着呢。他背着自己的女儿跟一位老太太好上了。老太太也是个独居的人,天天来这送饭,还陪他唠嗑。”
  “这有什么好隐瞒的,给他女儿说不就行了。夕阳红多好,现在多流行啊。”她笑着说。
  “问题就出在这啊,我们旁人看着好,但是人家不看好,双方的子女都是反对。这不没办法上个月这老人还被女儿接去了北京,但是住了不到一个礼拜就回来了。”
  “为什么?”她再一次不解道。
  “还用问吗,两方面,一是呆惯了山青水秀的地方一下去了雾霾缭绕的地方能习惯吗?二是心里放不下那个人啊。没听过这句话吗?喜欢或者思念一座城不是因为景色,而是有那么一个人值得回忆与拥有。”
  “我想这一定是爱情的力量。”她细声柔语道。
  “什么爱不爱的,他们俩加起来都快有一百五十岁了。”他笑道。
  “这种爱才更加纯粹干净。古稀之年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晚年能有一份情感这多么好啊。思念不如相见啊,可是世人怎么能理解呀。”她开始忧愁了。
  廖一方见刘伊人叹息忧愁的样子在月光与灯光下有点娇媚,他想过去靠着她坐,把她拥入怀中,那怕只有几秒钟呢。
  但是当他正欲起身时,她突然站起了身,背着他说:“你是因为我感冒的吗?”

  廖一方听了愣了一下,忙说:“不是,是在学校里感染的,跟学生打篮球凉着身子了。”
  “哪为何这几天都不理我。”她仍不回头。
  “感冒发高烧,正好手机也没有电了。”他解释道。
  “你说慌,那怎么你会提前告诉张小蛾我的号码。”她不依不饶道。
  “因为你的号码我早已记下了。”
  他说完走向她,用手拂在了她的肩膀上:“对不起,其实昨天手机已有电了,没敢告诉你,怕你担心,还有。”他嗫嚅道,“我害怕自己成了那样的人。”
  她转过了身问:“哪样的人?”
  “不负责任,又强占着你。还有,怕你那晚是因为喝了点酒一时冲动,第二天你会后悔的。所以我不敢。”他的声音有点嗫嚅。
  “怕什么,你是我第一次见面就心动的人,我怎会甘心做朋友呢。”

  廖一方听了心里咯噔一下,走上前想着紧紧地抱着她。
  这时她说了句:“时候不早了,你该回去了,我也得回去了。”
  廖一方把手快速地收了回来,关心地说:“嗯,也好,天太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