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现在流通使用的人民币,是绝对不会出现“错版人民币”的。
新闻报道中所谓“错版人民币”,只能叫“错币”或者“残币”,当然,人为修改的不算。
我上面写人民币“模版”的制作,不光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错版”这个“伪概念”,还有其他用意。
下面例举几篇国内知名报纸和网站的报道:
兰州新闻网引《兰州晚报》新闻《五十元印倒了》
这个新闻讲述了有一对下岗夫妇家中有一张面值为50元的90版人民币,票面上大写的“五十元”3个汉字印倒了。这张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正面主图案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背面是“大瀑布”(如果大家记不清的话,这个版别人民币100元面额的主图案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个伟人头像。)
新闻上说发现这张“局部倒印”人民币的时候,一个个体户当场出价一万元收购,这对夫妇没卖。
记者和持币者一起来到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盘旋路营业部咨询。银行工作人员证实这是一张错币,面值50元的错币极少。如果持币者转让,钱币协会收藏后可给其一笔可观现金。
大家看完这篇报道,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没看出来的话,记住几个关键点:局部倒印,银行验证。
再看下一篇:
新浪新闻中心引《海南经济报》新闻《三亚出现错版人民币,五十元三字倒着印》
这个就不叙述了,和前面一样,记住关键点:局部倒印。
再看一篇:
《华晨商报》新闻《这张五角钱哪不对》
新闻上写了抚顺市民陈师傅有一张五角面值的人民币纸币,上面“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倒着的。
到银行经工作人员鉴定为“错币”。
关键点:局部倒印,银行鉴定。
为什么把“局部倒印”“银行鉴定”不断的拿出来。
因为这个就是假新闻的致命破绽。
前面讲了,人民币“模版”如果有“局部倒置”,那就是雕刻时雕倒了,所有印制出来的该版人民币全部是“局部倒置”的,这个是不可能的。
大家手里如果有5角面额纸币,请拿出来,看看“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字的底框图形为长方形。
如果大家还对1990版的50元面额纸币有印象的话,大写“五十元”所在底框图形为菱形。
所有“局部倒印”人民币,倒印的部位底框都是轴对称图形。
首先,我用开水泡开人民币,将其从中间分开,再用手术刀片沿着轴对称图形边框将其切开,拿下轴对称图形部分倒过来再贴回原处,用夹子夹住风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倒置”的全部是轴对称图形,只有这种图形“正”着和“倒”着都能不留缝隙的恰好“嵌”进纸币中。
也解释了,这种“局部倒置”人民币,没有全新的,因为“改造”是要“伤币”的。
如何分辨呢?
说简单点连分辨都用不上,这种“局部倒置”币,百分之一百是认为“改造”的。
真的要鉴定的话,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倒置图形”边框,会看出“参差不齐”。
这种“局部倒置”币制作复杂点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简单点也有,找两张面额一样的人民币,把其中一张上面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沿长方形边框裁下来,再用水泡,让其变薄,再“倒置”贴在另一张同面额人民币相同位置。
再举几条新闻:
《信息时报》新闻《广东男子收藏5元错版纸币,卖出20万元高价》
新闻中这张纸币是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5元面额纸币,其背面下角的“5”字印倒了(当然,这个还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前面所述,各位看官应该知道,此为人为“变造币”,竟然还卖出20万,不知道卖给哪个冤大头了。
还有个更绝的报道,之所以说很绝,因为几乎各大网站均有这篇新闻的转载。
《男子收齐第四套人民币全套错版,15万不卖》
看图之后,不由一笑,一眼望去,有4张“局部倒印”,大写“五十元”“一百元”全是倒着的,10元面额背面的“10”也是倒着的。
新闻上竟然说有人花15万收,拥有者没卖,这个行里人1万块钱就能做一套。
拥有者还说要当作传家宝留给儿子,看来留给儿子的,是一场骗局呀。
我还有一个要说的,为什么“局部倒印”的,全部是第四套人民币呢?
各位看官现在使用的应该是第五套人民币(红色的一百),请拿出任意面额人民币纸币,仔细看看票面就明白了。
第五套人民币票面几乎没有轴对称图形,因此骗子无法“变造”。
前面所说的,什么银行工作人员“鉴定”为“错币”。我要说的是,银行只鉴定人民币真假,是否为“错币”或者“错版人民币”,银行根本不鉴定。
由此,这些所谓新闻,全是一个个“局”,“钱币协会”“银行鉴定”“卖出20万”“15万不卖”,全是糊弄老百姓的。
看到此,可能各位认为这些新闻很垃圾,下一节,让大家体会一下,没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
日期:2009-10-18 00:01:44
阅读小贴士
人民币面额的科学
现在正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五套人民币,其面额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其中没有3,4,6,7,8,9这些数字。
人民币面额设计上,运用了数学知识——“重要数”和“非重要数”。
在1—10这10个自然数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两种,1,2,5,10都是“重要数”,用这些数能以最少的加减组成其它“空缺数”。
1+2=3
2+2=4
1+5=6
2+5=7
10-2=8
10-1=9
这些“非重要数”都能用“重要数”一步加减得出。
如果“重要数”中任何一个用“非重要数”替换,那有的数要2次以上加减才能得到。
这样的面额设计,不但方便使用,更加节省了印钞资源。
日期:2009-10-18 09:21:45
第二节 错还是残(二)
前面说了“变造”“挖补”人民币,其实这种“手法”不光用在人民币“改造”上,春运的时候,骗子还经常用类似手法“变造”火车票,但是水平确实太低,用手摸就能摸出问题来。
如果“变造”火车票的人,和“变造”人民币的高手“强强联合”,那铁路警察估计就干不下去了。
总之,这是个技术活。
这节介绍的内容,我称之为“傻子活”,只要你是正常人,看完这节,就能制作出这种“错版人民币”。
还是引实例:
《羊城晚报》新闻《出差广州闲逛旧书摊,偶得真错币》
新闻说陕西的陈先生,逛书摊得到一张人民币,这张人民币图文左右移位,就是币的一部分是上一张的部分,自己却“缺”了一部分。
该币冠号为EE01057014(眼熟吗各位)
又说记者随后到东风东路的建设银行网点去检测,该行大堂经理表示,这张纸币是“错版”。
(能说出这番话,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是记者编的,另一个是这个大堂经理是“水货”)
新闻上又说记者上网了解发现,“错版人民币”往往能叫出天价,一张10元的“错版”叫价好几十万,100元的甚至有开价上百万的。
(不得不加一句,“错版人民币”本身就是个“伪概念”,所谓“叫价”“开价”只是卖币人的定价,根本没有成交的。)
各位看官如果没注意到这篇新闻的本质问题,请看下一个例子:
新华网引《深圳商报》新闻《10元人民币真币图文上下倒置》
该币冠号为EE01125459(眼熟了吧)
新闻上说经有关部门鉴定为真币,又说收藏者是如何得到的云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