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战悬疑小说:中央警卫》
第6节

作者: 长河落云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谁透露消息给“陈瓯”,让他从蒲草山监狱出逃的?又是谁杀了他?楚河汉界,鸣金击鼓,两边都摆着棋局呢。蜥蜴小组这一招“弃卒保车”,也算是下了血本。后一步棋,他们会怎样下?
  “内鬼”更可怕,这个隐藏在人民内部的家伙,极其狡猾,心狠手辣。也不一定是一个人,可能是两个、三个……一串人,不管是几个人,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刑警队长张立过来说:“我们调查了周边的群众,案发时他们未听到任何打斗声或争吵声,因此,凶手可能是死者熟人。据目击者陈菊反映,在与死者接触的瞬间,她曾看到巷尾闪过一个穿黑色雨衣的人,此人极有可能就是凶犯,我们已经在全城开始布控,搜捕疑犯。”
  “黑色雨衣?”王星火的心一动,“雨是从七点十分左右开始下的,七点四十五分,凶手杀死陈瓯,也就是说,凶手穿着雨衣到乌盆巷接头,如果未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行走路程最多不超过三十分钟,减掉一些空耗与踩点等待时间,重点的搜查范围应在十五分钟路程半径之内。”
  “缩小到几个居民区的范围,这就好办多了。”张立不禁对这位“上头来的”多了几分敬佩。

  “同时调查陈瓯的一切社会关系,看能不能找出可疑的人。”许则安说。
  “另外,蒲草山监狱要派人严密监控,这口塘里也有一条怪鱼,但我们先不去抓它,到用时再吓吓,它就自己浮到水面上来了。”王星火说。
  许则安不解地看向他,蒲草山监狱早已不是真正的监狱,要从那里逃出来,并非难事,为什么王星火会怀疑蒲草山监狱也有“内鬼”。
  “许处长,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不在蒲草山灭陈瓯的口?”
  许则安想了一下,说:“如果在那里杀人,凶手岂非成了瓮中之鳖?”

  “不错,陈瓯出逃后,方向和目的地都很明确,但他想不到,在前面等他的,却是死神。这说明有人欺骗了他,而这个人肯定在他身边。他们处心积虑制造陈瓯出逃假象,就是不让我们来个瓮中捉鳖。”王星火说,“且不管这是只大鳖还是小鳖,我们先养着,圈着,它耐不住了,就会出来活动了。”
  尸体已经搬走,搜查还在继续。雨停了,云散了,这场秋雨来得急,去得快,夜的天际间竟然亮起了几颗星子,闪闪烁烁,清清明明的。王星火抬头看着那几颗星,暗暗为103小组的其他成员担心起来。
  在来台州的专机上,范哲组长说,这是一局盲棋,不是死棋。我们急,敌人比我们还急呢,太急了就会出乱子,我们逼一逼,他们就会露马脚。一露马脚,鱼就上钩了,蜥蜴就现形了。
  现在,103小组已经开始放线,会有大鱼上钩吗?

日期:2009-10-30 15:15:00

  1964年10月17日
  20:03台州
  台州海洋渔业处与红旗旅社仅一街之隔,东边有个小招待所。招待所是幢两层的砖瓦房,看上去很不起眼。这个招待所属于渔业处,用来接待上下来访的同志,不对外营业。没有来访者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关着门。
  这扇门刚刚打开了,渔业处的赵副处长陪进两个三四十岁的男人,说是省里来的渔业调研员。闷得发慌的服务员小季见来了客人,勤快地忙上忙下,把他们带到二楼的客房里,又拿被子又砌茶的。
  副处长跟那两人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两位领导是哪方面的专家啊?水产养殖?还是远洋捕捞?”小季一向闲不住嘴皮子,见领导走了后,边打扫房间边问。
  其中年长的呵呵一笑:“我们是来调研近海捕捞的。”
  “近海捕捞?那您一定对海上钓鱼挺有研究,我是个海钓爱好者,教我些诀窍好不好?”小季停下手中的抹布,高兴地说。
  “你是喜欢矶钓呢,还是船钓呢?”那人反问。
  “船钓。”

  “胆子大不大?”
  “钓鱼跟胆子有什么相干?”小季好奇地看着他。
  “如果你敢到最危险的海域去钓,就会钓到大鱼。哪儿有暗礁,哪儿沉船多,就往哪儿去。鱼儿总是喜欢在这种危险的地方觅食、栖息的。”专家说。
  小季挠着耳朵,不自信地摇了摇头。
  “小伙子,大海无情,先去练一颗好胆子吧!钓鱼是一门需要智慧、耐心和勇气的艺术啊。”那专家哈哈一笑,拍了拍小季的肩膀。
  “科长,明天的调研计划已经初步拟好了。您看,我们要不要再商量一下?”年纪较轻的那位问。

  言下之意,傻瓜也听得出来,是让不相干的人走,小季很知趣,说去楼下烧开水,便下了楼。
  下了楼,小季听到街上传来一阵阵嘈杂声,看到窗外不时有军警摩托在雨中驶过,似乎又出什么大事了。城里一整天都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让人害怕,心神不宁。
  小季很想跑出去看看,只是这工作,虽说平时连个屁事都没有,可24小时,人总是要在的,没法出去看热闹。小季只能强忍着猫抓一样的好奇心,坐在接待台后捏着张今日的《人民日报》闲看,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此刻,有好几双眼睛同时在某处的黑暗中盯着他的招待所。
  “我说大勇,他们会不会上钩?”招待所对面黑灯瞎火的民房里,传出声音。
  “我们到这里,就是他们最大的绊脚石,如果你是他们,会不会搬掉这块石头?”另一个声音,轻,但很沉稳。

  “搬不掉,砸一砸还是要的。”
  “不错,敌人对付我们的策略,就是打乱我们的部署,让我们无法集中心智,清除威胁M首长的蜥蜴。这是范组反复强调的。”那声音顿一顿,又说,“大头,你是新人,注意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要有那么多的疑问。”
  袁智强想再问点什么,被赵大勇的这句话压回了嗓子眼。
  赵大勇已经习惯了在黑暗中等待、观察,有一回在北京什刹海附近的胡同里执行任务,整整埋伏了十八个小时,眼皮都不敢眨一下,就是为了抓住一个企图暗杀某领导的特务。他觉得自己像一只嗜鼠的猫,一旦进入状态,一旦黑夜降临,就会亢奋,就会精神百倍。在103小组,赵大勇有个绰号:“老猫”。之所以给他这么个绰号,除了善于暗藏,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个特殊的本领——夜间视物。只要有一点点光线,他的眼瞳就会发挥神奇的作用,目光所及,纤毫毕现,每回警卫局比赛黑夜打靶,结果都是毫无悬念,他拿第一。

  老猫的天性,就是抓老鼠。老鼠还没出洞,老猫已经嗅出了它的气味。
  “有动静了。”赵大勇碰了碰袁智强的手臂。
  在街口,出现了一个撑伞的女人,因为大雨,女人又把伞撑得极低,即使是“老猫”,也看不清楚她的真面目。
  赵大勇和袁智强抽出手枪,盯着这个神秘的女人。在没有正式行动之前,枪是不能上膛的,以免因走火而暴露身份或误伤同伴。
  女人在街口转了转,没有走近,又匆匆离去了。

  “她发现我们了?”袁智强有些着急了。
  “再等等,可能有新情况。”
  过了十分钟,街口又出现一个矮小的身影,那人撑着把伞,提着东西朝渔业处招待所急跑过来。
  “是个小男孩?”袁智强吃了一惊。
  “不好!”赵大勇已经窜了出去。

  小季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撑着油伞,气喘吁吁的站在门口。
  “小朋友,有事吗?”小季问。
  男孩提起一篮子水果,说:“叔叔,这是你们赵副处长让送来的,说给客人们尝尝。”
  小季一听是领导送的水果,想也没想,马上接了过来。看到小孩子不肯走,盯着篮内的水果垂涎欲滴的模样,就拿出一颗李子赏给他。
  “别动篮子!”

  小季听见有人大喝,抬头看时,早有两条人影扑了上来,一时就懵了。
  赵大勇抢过水果篮,放在耳朵边一听,不出所料,篮内传来细微的走秒声——是微型定时丨炸丨弹,而且已被触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