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传说中的钻石:现在却成了安利人所谓的“尸体”》
第22节

作者: 笑非O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11-06 13:10:11

  二十四、每会必到,安利必成?
  [每会必到,每到必会,安利必成!],这是安利成功的不二法门。新人们常常困惑,为什么卖洗洁精还得去开会?为什么越远的大会越得去?
  对此我当年曾经这样回答:
  1、通过会议学习知识:产品知识、业务技巧、团队管理、成功理念等;
  2、通过会议强化信念:信力>学习力>能力。就如同手机电池需要充电一样,每天面对拒绝,你最初的激情将会很快耗尽;
  3、通过会议寻找榜样:与你出身、条件、背景相似的成功人士就是你最好的榜样;
  4、通过会议树立目标:越远的大会嘉宾级别越高,大场面下大决心,大场面树大目标;
  5、通过会议锻炼能力:不断分享、支持、主讲,进而策划、组织、实施,个人能力全面提升;
  6、通过会议带动新人:人是感性动物,了解安利需要三年,被氛围感染只需一晚。
  7、通过会议凝聚人气:团队是个松散型的组织,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将大家凝聚;
  8、通过会议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才有合力,否则团队就是一盘散沙。
  ……
  想想看,从小学到大学苦读寒窗16载,毕业后找份月薪1500的工作,这16年你付出了多少时间又付出了多少学费?安利苦读书三载,每年一万交学费,毕业年薪整十万,你是来学不来学?可惜,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很少人三年后能上DD,更何况DD年薪十万并不是纯收入。对离开的人,我们说“剩者为王!”;对苦苦煎熬的人,我们说坚持就是胜利;对没上的人,我们说你的改变还不够;对上了没赚钱的人,我们说久旱逢甘露刚上的都这样……我们总是可以找出无穷无尽的理由让剩下的人坚持下去,然后再带来更多新人,仿佛坚持下去成功就真的一定在胜利的彼岸。其实到后来,我内心多希望彼岸就是成功啊,要不我肯定能够坚持下去!

  尤记得[陈先生]在台上挥舞着拳头,对着台下大喊“开会开会,开开就会!”的场景。是的,党不就是靠开会开出了一个新中国吗?开会就是宣言书,开会就是宣传队,开会就是播种机……不开会,就没有安利。
  是的,没有会议就没有安利!不开会做不快也做不大,安利就不再是改变你一生的机会;可开了会同样会开出无尽的问题,谬误有时比真理传播得还要快,这就是人性,这实在是安利无解的悖论。成功岭上有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也有很多包藏祸心的慢性毒药,做安利不超过3年的新人常常是难以分辨的,更多时候他们会全盘吸受,于是满嘴仁义道德干的却全是男盗女娼的活儿,他们真的很真诚,很真诚地在复制“成功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不能叫脑残,只能说是人性的悲哀!

  通常,我们判断一个人状态好不好就看他参加学习的密集度和参与度。一个人,无论什么级别,如果一段时间不来会场,基本上此人离死就不远了,级别越低死得就会越快越顺利。很多时候,我宁可部门没有业绩,也不希望他们离开会场,因为没业绩只是暂时的,而只要还来开会,那他们就能够继续被我影响。只有离开会场,才能离开安利!
  深度[连]和[锋]是[屹]和[楠]的第7条线,04年的九、十月间,早已是DD的我满脸杀气地坐在中心面对20多个还活着的部门,[屹]和[楠]没有来,他们已经很久不在中心出现了。后天就是团队远赴哈尔滨参加[陈先生]大会的日子,可我自己的个人部门居然没有一个人要去,这让我很恼火也很没面子,[屹]和[楠]的离去让我对部门的未来心急如焚,部门不去开会更让我怒气冲天。
  我应该是宣泄了很多情绪的,就因为父亲的前排[盛]说了句让我很不中听的话,[锋]突然就那么放声哭泣冲出了中心,[连]和[锋]那时刚做安利才半年多,我真没想到她会如此脆弱。我后来诚意的道歉仍然没有换回[锋]的原谅,[连]和[锋]就这么去了,[锋]基本上可以说是被我直接给骂死的。剩下的伙伴很给我面子,几乎都参加了那次大会,可几个月间,他们中的好些人又一个个陆续我离而去。参加大会总是可以给那些快要看不到希望的人打上一剂强心针,可赚不到钱,强心针打多了也会变成催命符,没有多少人能在如此频繁的会议下还能坚持下来。

  每会必到就安利必成吗?或许这句话骗骗新人还可以。很多现在还在坚持苦撑的团队老人,比如每会必到的[小申],一个湖南师大数学系毕业在北京陌生打拼的小伙子,心态好得不得了,已经整整6年了,还没熬过12%。当然我可以再说一句你的努力还不够,但我真的说不出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