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从负翁到富翁,我重出生天》
第24节作者:
兵强不胜 日期:2009-11-11 15:10:15
77、
七月,我那幸福又心酸的七月。
家里的房子动工了,不能不动工,这是政府的要求。政府给了我们时间,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把房子建起来就把地皮就收回去。还有打肿脸充胖子,在政府的高效之下,几乎所有的拆迁户都动工开建了,我不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开始我还以为我会有足够的时间错开,可惜我错了。
政府这一次效率奇快,他们迅速的平整好了土地,迅速的给我们分了下来,迅速的给了我们一笔钱,迅速的逼我们搬出了老房子,然后迅速的把我们的房子夷为了平地。
政府等着我们腾出来的地建桥,只有建完桥河对面的工业区才能启动起来,只有工业区启动起来全市人民才能过上更红火的日子。为了不耽误建设和谐社会,为了不拖全市人民的后腿,我们及我们的邻居们都效率奇快搬离了,尽管有的人是被棍棒打出来的,有的人的房子是被推土机强行推倒的。
我那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七月。
我们家的老房子政府赔了差不多十万,凭良心说这个价钱还算公道,要是拿上市场交易的话,我们那房子只能卖五到六万。
那十万后来我们又还给了政府,付自建房的地皮钱。这十万我们交的兴高采烈,因为地段实在很好,市场价远高于政府出让价。因为我们如果愿意的话,加个二十万把地卖出去是件很容易的事。
也就是说,我们家的房子只是换了一块地。这么一想,弄来弄去赢的还是政府,搞笑的是我们还很乐意。
也就是说,建房子的钱,我要想办法变出来。问题是,以我当时的情况,我根本就借不到钱。
还好老婆发了威,她把刚给她弟结婚的两万都要了回来,再从几个同学那借了点,凑足五万寄回了家里。
打地基是够了,至于地基打完后的钱怎么办?
我说:“走一步算一步吧。”
没几天家里传来消息,家里所在地块是全是用大块的建筑垃圾填起来的,打桩打不下去,只能倒整板。
牢固是更牢固了,但又多花去了一万多。
见过铁匠打铁么?听过百炼成钢么?
我的心就像那铁匠手上的铁,一次次的被生活锤炼,一次又一次,直到我听到任何坏消息都像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平静。
人人羡慕宝剑的锋芒,却少有人探究,那凡铁经历千锤百炼时的撕心裂肺的痛,还有那痛到了极致人和铁都几乎要扭曲的-------淬火。
道理就这么简单,谁的面前都摆了一座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只要你敢跳进去炼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给你一双火眼金晴,问题是,你敢跳进去么?
答案也没那么简单,绝大多数人一进去就会大呼大叫的跑出来,绝对是绝大多数人,因为那根本就不是人呆的地方。
日期:2009-11-11 15:33:15
78、
我那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七月,也正是我宝宝的将要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还恰好是我弹尽粮绝的高峰期。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竟然连老婆生孩子的钱都没有,有多少人能理解背后的痛?
我外面还有不少未收货款,但几乎都成了死账,工厂没了,老板找不到了,钱怎么要?
还有一部分私人欠款,到现在我都没找他们要过,因为总抱着一个指望,不到最困难的时候,就不去开这个口。
我拨通了某人的电话:“我现在的情况,不说你也知道。”
某人说:“年底吧,年底吧,年底我就有钱还你了。”
和他的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算,要说欠他我上万都有。因为我给过他各种各样的实物,如手机、手机卡甚至我买大了的衣物等等,即使按他从我这借走的钱计算,那也是以几千计。
我说:“我不是这么困难,借给你的钱我不会要。”
他说:“我知道,但我实在是没钱。”
再给另一个欠我钱的某人打电话,差不多把上面的话重复了一遍,他说:“那我先给你一千吧。”
依此类推。因为以前的我大手大脚,不止借给这么两个人一千两千,几千。一声长叹,我的那些曾一起疯癫一起潇洒的兄弟们。
永远了,你们。
再想起老席和潘雨,牙根咬的直痒,给他们发了个意思相同但数目不同的短信过去:“限你三天之内把XX元汇到我的帐号,过时不候。”
过了一会,我又补了一条:“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付出超出想象的代价,哪怕我花上一百万。我把游戏规则说一下,建议你也遵守,不违法。我不会去违法,但我也不怕违法,战斗可以升级,直到有人倒下。”
最后我说:“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我们要活很久,明天的事,谁也不知道。
那一刻我狂躁的想杀人,有想过拎上一把刀,先把他们干了,然后找几个坏蛋贪官一路杀将下去,杀一个是一个,活一天是一天。最好能顺便捞到把家人安排好的钱,这样我就能走的安稳些。
我要是疯狂,那天也要失之颜色,我要一心向善,那佛也会欣喜若狂。
在这顺便劝告一句那些为富不仁、见利忘义的人:自私很正常,贪婪也不是错,但你要自私过头因一己之利而陷别人于水深火热,那你就要注意了。这年头大家都活的不容易,难保不会出来个活的不耐烦了的,把你干掉当垫背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