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踪魅影:记录一段边疆[X]往事》
第30节作者:
乔多 日期:2009-11-11 20:48:00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里的风向对流感,比起之前在甬道上的风流要强烈很多,偶尔碰上无人说话之际,甚至还能感觉到,呼啦啦的寒风从耳旁掠过发出的声响,加上这个季节山里夜间的气温,通常会降到零下十几度,他们不禁感觉到从脚底升起一股寒气,羊蛋边说边还忍不住打了个冷颤。他们带着前途未卜的命运,就这么弯着身子茫然前行,除了哈尼克之外,谁也无法预知甬道那方,通向的是地狱还是天堂。
“奇怪,”阚云山却发现了另外的不解之处,说道,“之前我们走过的甬道,包括在那间堆石料的房间内,看到的都是石灰岩,而这条排道似乎是用玄武岩修筑的?”
瓦杰洛夫听罢,连忙掏出放大镜细看后,说道:“没错,这是玄武岩。”
“为什么当年修建的时候,会使用两种不同的石材呢?”阚云山自言自语道。
瓦杰洛夫也疑惑地说道:“实不相瞒,我也觉得奇怪,如果论材质的质地,应该是玄武岩更珍贵,因为玄武岩是火山岩,而石灰岩只是普通的沉积岩,前者因其太过易脆,所以很难采到如此大面积的材料,而且能做为石材的也很少,后者由于易于开采,所以采用的十分广泛,当然现在这两种石材都算不上什么,但以三千年前的开采条件与水平来说,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为什么独目人会用更珍贵的玄武岩,来修这么条通风排道呢?当然,如果这真的是通风排道的话。”
令阚云山深感惊讶的地方还有其它,单说这条排道延伸下去,几乎都保持着高水准的精良工艺,甚至精良到有些喧宾夺主,毕竟刚才那条阔气的甬道,也不过是用石灰岩修建的。尽管这里相较于之前的华丽,显得十分朴素,而且两侧也没有任何装饰性壁画,但因为使用了暗绿色的玄武岩,更透出几分庄重肃穆之感。人在黑暗中,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所以他们也不知走了多久,阚云山觉得至少也有半个时辰,这条狭长的甬道笔直下去,而中途他们也遇上很多分支岔道,像个九曲十八弯的迷宫,不过在哈尼克的带领下,他们只是一条直线走下去,尽管蜷缩着行走,活像一只只大虾,所幸这么穷折腾下来,体力并没有消耗太多,但由于甬道上的嗖嗖凉风,这一段走下来,已经有好几个兄弟开始打起喷嚏来了。
“这里怎么有鹅毛呀?”二毛的手不小心在地上搭到什么东西。
身后的大壮接过来一看,“我说王二毛,请你有点常识好不?你家的鹅长这么大片毛啊?亏你还是深受地主压迫的佃户家庭出身,我看这哪儿是什么鹅毛啊,大的快能当把扇子了。”
阚云山听罢二人的交谈,也深感蹊跷,于是赶忙拿过来细看,只见那片羽毛雪白晶莹,闻上去没有一般禽类的腥臭,可见绝非来自普通家畜。可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有什么鸟类能长着这么大片的羽毛,就算是老鹰大雕有这么大片的鸟毛,但他从未见过这两种猛禽类中有纯白色的。倒是听说外国有种鸵鸟,身高能长到两米还多,瘦点的人还能骑在它身上跑,这么大的鸟类,大概羽毛也小不到哪儿去,不过他还从没听说过新疆也有鸵鸟,何况就算有,他也无法想象两米多高的鸵鸟,能挤进这般高度的甬道内。但他没有时间多想,前方的队伍就突然停止前进的步伐,原来已经到了甬道尽头。
日期:2009-11-12 17:25:00
甬道的尽头,既不是地狱,更不是天堂,而是荒芜的未知领域。他们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仿佛正置身于浩瀚无际的宇宙,面对的是肉眼无法窥见,却能吞噬一切光与影,生与死的黑洞,现在那股风流有些强烈起来,他们只能屏住呼吸蜷曲起身体取暖,同时又神情肃穆,等待哈尼克下一步的指示。
令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道路从这里中断,甬道的前方竟是一片虚无。不仅如此,奇怪的是,从那片虚无之中,正逐渐透出些许光亮,那些光,起初还很微弱黯淡,转眼就变得清晰起来。不可思议的是,最后它们又汇聚成一股明亮的光柱,投入黑暗虚无的底部。众人目瞪口呆,他们还是第一次在这里,接触到除火把与手电这些人造光线以外的自然光,连阚云山也看傻了眼。因为按他的推断与估计,目前他们所处的位置,与地面的直线距离,至少也应该在两三百米以上。不止是这样,还有甬道上这股对流风,从另一方面也可以间接证明,这座大型地下金字塔内部,确实存在着数量众多的通风排道,否则他们可能早就因含氧量不足而导致窒息了,这也是内部氧气的唯一来源,阚云山想不明白的是,那么这些通风道又具体通向何方呢?不过,他现在暂时也不清楚,古人是如何在地下数百米的深度,不使用任何现代设备,而做到空气循环对流的。还好,现在因为有了月光的照明,他们再也不是两眼一抹黑的睁眼瞎了,这才勉强看清了周围的环境。原来,这条甬道的出口,竟是直接开凿在一处大约有二十多米高的石壁上。而石壁之外,至上而下,是一道中空的圆柱形竖井,底部还有水流的响动,库尔班江探出头往下看去,隐约能看见那下面有处圆形深潭,边上是一圈环形回廊,在月色的笼罩下,这项古代工程显得蔚为壮观,空前绝后。
此时,清亮的月光注入竖井下的水面,显得波光粼粼,尤其动人,只可惜他们疲于奔命,却也无福享受这种美景,因为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全下到底部,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的投向哈尼克。
阚云山皱眉问道:“没想到在这种深度的地下建筑内,居然还会有光线透进来,难道说这里距离出口已经不远了?”
“哈哈,你太乐观,也太低估古人的智慧了,他们比我们想的要聪明多了,”瓦杰洛夫说道,“你还记得神庙内那个大水池吗?”
阚云山回道:“当然。”
“其实我也是现在才想明白,那个方尖碑顶端的大圆球是作为何种用途的,”瓦杰洛夫清清嗓子,继续说道,“他们运用了光线反折的技术,而那个圆球跟太阳能的原理差不多,就像是块凹面镜,把点光源发出的散光变为平行光,然后再把平行光聚集到一点,这样就能使光源在传播过程中,不至于因为分散,而影响到亮度。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想象,当它聚集起相当的光能时,便通过不同的介质与折点进行传播,我想应该就是利用圆球的内部装置,同时把吸收到的光源又继续逐级反折,要知道不同介质的折射能力也各有不同,只是没想到早在几千年前,独目人居然就已掌握了利用光源的技术,并且极有可能不止用在照明方向,可见那时的科技水平,与我们想象的身披兽皮,钻木取火原始社会,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座方尖碑内部应该也是中空的。”
阚云山不由惊叹道:“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古人怎么可能在三千年前就懂得利用月光的能量?”
“据说曾在数万年之前,人类有过高度的文明和繁荣,但那种盛况在悲惨的一夜之后,全部荡然无存,从此销声匿迹了,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瓦杰洛夫双手一摊,表示他也不清楚。
不过,库尔班江等人更关心的是,如何才能下到底部的回廊之上,只听他问道:“老先生,你看以这个高度……使用绳索好像不太现实,咱们这么大票人要如何下的去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