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场马拉松——隐藏在历史深处的人物结局》
第2节作者:
曲昌春 在右拾遗任上,陈子昂倒是给世间留下了一个经典判例。
当时同州下邽人徐元庆,其父为县尉赵师韫所杀。后赵师韫升任御史,徐元庆便隐姓埋名潜伏在一家驿站之中,以伙计的身份做掩护。苦心人,天不负,徐元庆终于等来了上任途中下榻驿站的赵师韫,手刃杀之。
这起“血亲复仇”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很多人认为徐元庆孝烈,为父报仇,应该宽大处理,无罪释放。
对此陈子昂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建议道:“国法专杀者死,元庆宜正国法,然后旌其闾墓,以褒其孝义可也。”当时议者,咸以子昂为是。一百多年后,有一个人对陈子昂的建议提出了异议,他试图推翻这个判例,然而却发现,这个判例已经深入人心,他只能无奈放弃,这个人就是著名诗人柳宗元。
除了这个经典判例,政坛上的陈子昂留下的更多的是华丽的奏章,然而这些华丽的奏章多数只不过是做了一次从陈子昂到武则天的定向旅行,如同一阵风,刮过了,也就过去了,没有留下丝毫痕迹。即使陈子昂当初那封叫停高宗灵柩西迁的奏章,结局也是一场旅行,武则天器重陈子昂这个人,却没有认同陈子昂的奏章,高宗的灵柩依然西行,后来就有了今天西安附近的乾陵。
政坛上的陈子昂注定是失意的,他一度因批评朝政被当成“逆党”关进监狱,幸好,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关进监狱对官员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没被关进去过,走到大街上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即便在武则天面前颇为得宠的狄仁杰也有过被打入死牢的经历。
出狱之后的陈子昂继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一年后,他得到了一个机会,追随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统军北讨契丹,陈子昂为管记,军中文翰皆由陈子昂负责。
陈子昂以为这将是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没想到,武攸宜是个棒槌,一个百无一用的棒槌。
陈子昂与武攸宜率军抵达渔阳(今天津蓟县)时,前方传来前锋部队溃败的消息,棒槌武攸宜不懂军事,无所适从,索性下令全军原地待命,是进,是退,是走,是留,没谱。陈子昂连忙进言,请求派出一万精兵作为前锋,火速进军,而他自己愿意跟随一万精兵充当先驱。
武攸宜悠悠地看了陈子昂一眼,儒者,懂军事吗?下去!
不久,陈子昂又来献计,武攸宜认为这不是献计,这是对自己权威的冒犯,武攸宜烦了,这个陈子昂,不知好歹,降职!一边呆着去!
此时终有满腔抱负,说给谁人听?
机缘巧合,武攸宜停留不前的渔阳不远处便有一处名胜,叫蓟北楼,也就是幽州台。
幽州台相传是燕昭王所建,燕昭王千金市骨,表达自己对千里马的渴望,同时又在幽州台上置金,延请天下奇士良将为燕国效力,名将乐毅就是这样被燕昭王收入帐下。
然而,当陈子昂登幽州台时,早已物是人非,幽州台还在,却再也不见当年的燕昭王,苦闷的陈子昂找不到古人燕昭王的足迹,也看不到未来自己的伯乐在哪里,于是一腔悲愤喷涌而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写的尽的诗篇,写不尽的怀才不遇,写不完的壮志难酬!
两年后,陈子昂意兴阑珊,以父老多病为由上表请辞还乡,武则天特批:带官取给而归,也就是保留官职,保留待遇,回乡安养。
此时的陈子昂已经无意仕途,他计划静下心来研究历史,甚至想从汉孝武帝开始到初唐时期写一部《后史记》,遗憾的是,因为父亲的去世,陈子昂搁笔,从此再也没有续写的机会。
不久,陈子昂的家产被射洪县令段简盯上了,陈子昂的家属先后给他送了20万缗他还嫌少,他想榨干陈子昂身上所有的钱财。
在武则天统治时期,要陷害一个人只是动动手指的事情,这是武则天最被史家诟病的原因之一,也是像段简这些无德县令发财的手段之一。
黑帽子已经扣下,无边的黑暗将陈子昂包围,擅长算卦的陈子昂为自己算了一卦,一看卦相,他大惊失色:“天命不佑,吾凶死乎?”
后来,陈子昂无声无息的死在狱中,至于何种死因,没有人能说得清,总之他死了,死于无边的黑狱。
到底谁害死了陈子昂?版本有很多。
版本一,无德县令段简贪财将陈子昂迫害致死;
版本二,陈子昂曾经无意中得罪过武三思,是武三思假手段简害死了陈子昂;
版本三,陈子昂为父居丧,悲伤过度,身体羸弱,加上入狱后精神压力大,郁郁而终。
时隔千年,陈子昂究竟是如何死去已经不重要了,他的麟台正字,他的右拾遗早已经被人们忘记,人们能记起的依然是他的诗篇。
2009年5月31日陈子昂的故乡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子昂诗社在子昂城茶园举办了陈子昂诞辰1350周年座谈会;
2009年9月18日,陈子昂主题系列邮品成为全球首套可视、可听、可嗅、可触的多媒体邮票,只要用一支特殊的笔在邮票的下方轻轻一触,笔竟会用浑厚的声音读出陈子昂的经典诗篇: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日期:2009-09-29 09:42:40
2、机关算尽算不透人生的结局——武三思
天下文宗陈子昂究竟死于何人之手,有的学者将矛头指向了武三思,武三思究竟有没有迫害过陈子昂,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不过以武三思的劣迹斑斑,把陈子昂的死记在他的名下也不为过,反正想感谢他八辈祖宗的人多了,多一个陈子昂不多,少一个陈子昂不少。
武三思之所以会青史留名,这得感谢他的姑妈——武则天。
武则天这个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给世间留下了太多传奇,她革唐命建立唐朝时已经66岁,按照孔子的算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武则天六十六岁,以太后身份革了前朝的命,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无疑,这是一个充满魔幻色彩的传奇老太太。
由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开创新的朝代,因此她的子侄们也就随着这位神奇的姑妈一起登上历史的舞台,这也是武则天的无奈,她能倚仗的要么是夫家的子侄,要么是娘家子侄,而她偏偏革的是唐命,李唐一脉的子侄就指望不上了,能指望的只有娘家的子侄,在众多子侄中,最得力的便是武承嗣与武三思。
其实,从心底,武则天连娘家子侄也不愿意用,因为即便最亲的子侄也是她同父异母兄弟的儿子,而那两个同父异母兄弟,恰恰是武则天一生的痛。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矱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娶相里氏,生下了武元庆、武元爽。在相里氏去世后,武士矱娶了杨氏,杨氏为武士矱生的是女儿,而且连续生了仨,老二便是武则天。
在武士矱去世之后,武元爽以及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对继母杨氏非常不敬,举止失礼,这一切都被武则天看在了眼里,忍而不发。
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后,武元庆兄弟的苦日子来了,武元庆从宗正少卿被贬为龙州刺史,龙州即今天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县,与越南高平省毗邻,清朝冯子材抵抗法国军队取得镇南关大捷便是以龙州为军事基地,而武元庆就是被发配到这里当刺史。不堪折腾的武元庆生命是脆弱的,刚到了龙州,即告病逝,不再跟武则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