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也来说说真实经历过的灵异事》
第49节作者:
旅行的瓶子3 日期:2017-03-27 15:08:00
“跳河的那个女人是我的表妹,那个气得他妈跳河的孩子,就是刚才的小良。”
听黄姨这么一说,我们所有人都惊住了。那件事情当时在小城里尤如引发了一场小地震,人们除了一边倒地愤怒谴责不规范的网吧行业,指责政府管理不力之外,心里都不禁会疑问一一那个女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绝望,这是个怎么样的家庭,那个气死妈妈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怎样了,他妈的死有没令他悔改?……。可惜,那时资讯还不发达,不象今天有智能手机和微信,也没记者深入追踪报道什么的,随着事情慢慢平息,这些问题便也一直没有答案,埋藏在人们的心里。现在,事情的当事人、知情人竟然就那么清晰地在眼前,那些问题马上就可以有答案了,怎么会不令人觉得意外而惊讶呢。
大家一时沉浸在这件往事带来的震惊里,都没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听黄姨继续说。
“我表妹叫阿芳,娘家在农村。小时候我跟妈妈去乡下舅舅家,她总是甜甜地叫我小表姐,左一句右一句地问城里的新鲜事。那时刚改革开放不久,农村还不富裕,舅舅家里也很困难。阿芳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她才这么高的时候。”黄姨说着用手比了一下高度,也就一张椅子高。“就帮忙干很多活了,放牛、割草、喂猪、插秧、种菜、带弟弟妹妹。每次去舅舅家,我妈都会说我,你看阿芳,这么小就这么吃苦能干,你这个城里丫头比人家差远了。那时的阿芳,身上穿着我不合身送给她的旧衣服,扎个小马尾,小脸晒得黑红黑红的。听到我妈这么说,就会忽闪着眼睛机灵地说,小表姐是城里人,会读好多书,以后上班领工资,不用干农活的。”
“更难得的是,和一般农村孩子不同,阿芳很喜欢读书,聪明勤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成绩优异。有一次初中的联考,还得了全镇的第一名。那时我考上了省城一所普通师范学校,每次暑假或过年回来,阿芳见到我就会腻着一遍又一遍地问学校里的事情,问北京、上海、广州是不是真的很大,问坐火车那么久饿了怎么办,在哪吃饭。问那时新出现的“大哥大”是什么东西,真的可以不用电话线就可以说话吗?……。一个从没离开过家的农村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与憧憬。阿芳曾无比羡慕地和我说,她一定要努力读书,象我一样考上中专或大学,那样就可以走出农村,有体面的工作,能领一份工资,让贫穷的家里能有颜面,过上好的生活。”
黄姨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声音里的哀伤却似乎更加浓重了:“唉!怎么说呢。如果阿芳是个男孩,如果出生在城里,如果她家没那么穷,她一定会有出息的。可是人的命运根本就没有如果,阿芳初中一毕业,舅舅就不让读书了,一定要让她跟村里人去深圳入厂打工,为家里挣钱。阿芳哭了好几天,我妈也来帮忙说我舅,可是都没用。那时农村实在是太穷了,出去打工为家里挣钱几乎是女孩子的唯一出路,也是农村家庭摆脱贫困的最大希望,她根本没得选择。
阿芳去打工后,我见她的机会就少了。通常是听到家人或问亲戚得到的消息,零零碎碎的,说阿芳打工如何辛苦,省吃俭用给家里寄钱。说她进了一家合资大厂,因为勤奋聪明而且懂一些英语,做了生产线上的小主管。几年后阿芳结了婚,丈夫也是我们本地农村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小良。
那年阿芳和丈夫孩子过年回娘家,我也去舅舅家,又见到了她。那时小良已经六岁了,白白净净,小脸圆圆的非常可爱。我和阿芳聊天时,他就安静地在一旁玩。看到妈妈走开了,就寸步不离地跟着。阿芳嗔怪而疼爱地说小良太粘人,不自立,什么活都不会干,根本不象个农村的孩子。其实也是,小良跟着父母在深圳出生,在出租屋里长大,读的是民办幼儿园,除了户口在农村,别的根本就不象个农村娃。我问阿芳,你们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那多累多麻烦,为什么不放回家里给老人带呢。阿芳说家里老人年纪都大了,她实在不忍心,也不放心把孩子放家里。其实真正的原因阿芳没说,但我却能猜想出来一一阿芳出身在农村,但十几岁去深圳打工后,就一直在那工作生活,结婚生子。她已习惯了繁华大城市的生活,尤其是体味过农村的贫苦落后,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象她小时候那样受苦。她把全部的希望都放在小良身上,想让他有好的生活条件,接受好的教育,实现她曾经的梦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