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条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传遍了冷山一地。对于鬼子村上这一奇怪的举动,冷山是众说纷纭。也让所有人既疑惑又不解。说一千道一万,有一点是大伙可以肯定的,这新来的鬼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自己以后得防着点。
匪地 八(4)
看见自己搞的事情闹出这般大的动静,鬼子村上心里十分得意。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早在来冷山上任开始,村上便一直在努力研究冷山这个地区的地方特点跟弱点。说句心里话,冷山是他见过的最奇怪也是最让人头痛的一个地区。全区民风彪悍不说,还具有极强的排外情绪。这让所有外来者都很难有办法融入其中。偏生这一区又习武成风,好勇斗狠之辈数不胜数。平日里不动则罢,动则刀枪相向,不死不休。武力强压在这里并不好使,一个不小心还会惹出更大的乱子。历史上冷山可是有名的拉丁即成军、成军便胜虎的地区。所以村上在第一时间便放弃了平常惯用的武力镇压的方法,转而使用更加温和的手段。
冷山人彪悍不错,可他们也有两个很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吃软不吃硬,异常看重面子。你若以礼相待,大多数冷山人都会视你如知己。用冷山人自己的话来形容:可以把脑袋给你当板凳坐。
还有一点,冷山人政治感很弱,弱得几乎可以让人忽略。这也可能跟这里历来重武轻文有关系。从来就不管你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只要你不对他产生伤害,他都懒得去管你,照样去过自己的小日子。自从发现了这个弱点后,鬼子村上便乐了。在他看来,但凡政治感弱的地区,都是比较容易管理的。只要一边保持武力强势,一边用名利相诱,拿下冷山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于是正月刚出,鬼子村上便炮制出了这两个惊人的消息。当然,这单单只是一个开头而已。撒下鱼饵的村上,带着愉快的心情耐心地等待着鱼儿的上钩。
在山里足足猫了整个春节的土匪们也给憋坏了。整天除了吃就是睡,这浑身上下的骨头都开始发酸了。眼看着就要出节了,老这样也不是办法,于是几个把头一合计,决定吃完散宵酒就领着众人出山干买卖。鬼子休息了老长时间了,也该让这班孙子动动了。
正月十六一大早,吃饱喝足的冷山土匪们便在把头的带领下往目的地赶去。大山被封这事陈癞子他们早就知道,可在他们眼里并不算什么。没有本地人的指引,鬼子那看似严密的封锁,也就是一个摆设。早在鬼子刚开始封锁时,朱五便派风标领人沿大山外围转了一圈。风餐露宿,辛苦了十几天的风标带回了跟土匪们预想相同的消息。鬼子的封锁线对熟悉这一带山山水水的土匪来讲,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最多也就让大伙多绕点路罢了。
庙塘是冷山地区最靠近西南的一个小地方,也是冷山通西南方面的一个公路交通要地。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这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冷山地区比较重要的货物交易场所。火红的民间贸易让这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发展成了一个小规模的镇子,最高峰时这里曾经有上万人口。后来铁路开通后,便慢慢地冷清了下来,只余下近千号土生土长的老户主。鬼子占领这一带后,更是把这里闹得天塌地陷。受不了祸害的乡亲只能跑的跑,搬的搬。活生生把一个曾经红火的好地方,闹成了人间鬼蜮。
根据鬼子侵华后但凡属于交通要道的地方都要派兵驻守的原则,鬼子也在庙塘设立了一个公路哨卡,以保证这一公路要点的安全。而驻守在这里的只有七个鬼子兵外加两个班的伪军。
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歪眼一边缩着脖子小心翼翼地下着脚,一边口里大声咒骂着这南方该死的冬天跟脚下这该死的田埂路。当然,他心里最想骂的还是那个窝在房子里烤火的鬼子军曹小田,可他没敢骂出口。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手下这班家伙会不回为了讨好小鬼子,把自己给卖了。鬼子小田的手黑着呢。
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痰,抬起头看着远处那冒着十几处炊烟的小院落,歪眼吆喝着手下的人加快步伐,尽快赶路。虽然这里离小院落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可当地有这么一说:看到屋,走到哭。这一去一回的,得花上不少时间。他可不想在大冷天老在外面待着。看着手下人稍稍加快了的步伐,歪眼也就停下了这浪费口水的活计。
他对鬼子小田有看法也是难免的。今天是正月十八,上午才刚下了一场小雨。原本以为鬼子看在下雨的面子上,会免掉每天例行的公路巡查。自己跟手下的兄弟也可以好好安生一天了。可这中午饭刚过,鬼子小田就把他叫到了屋里。一开口才明白,今天是鬼子小田的生日。这狗日的想在晚上搞个小宴会,乐和乐和。让歪眼带自己一班手下去附近刘家院子搞些吃食跟酒水来。当然,能搞到花姑娘就更好。
没有办法,谁让歪眼是狗呢。主人既然发话了,再不情愿也得去不是。虽然这路稍远点,难走点,可也算是美差一件。要不是路不好走的话,估计也不会让歪眼去。小鬼子小田早就亲自带队去干了。现在的歪眼只是盼望着这刘家院子稍稍的油水足一点,不让自己白跑一趟才好。
泥泞难行的田埂路足足耗去了这一班伪军近两个小时跟大半的精力。十二个筋疲力尽的伪军刚一踏上进院子的石板路就大声叫骂了起来,这才端着枪,耀武扬威地冲进了院子。
匪地 九(1)
人刚刚冲进去了五六米,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迎面的院子里的石板路上,一字排开站着十几个手里端着长枪的汉子。那十几个黑乎乎的枪口,正紧紧地对着自己的脑袋。歪眼被瞄得口里一阵阵的发苦。还没等这班伪军完全反应过来,从他们左右和背后刷地又冒出了几十杆长枪跟人马。数倍于自己的人马跟火力,顿时让歪眼跟他手下人的大脑顿时进入了停机状态。立定在那儿,一动都不敢动。
“放下枪就活命!”几十人一起喊出来的口令,把歪眼从呆滞中叫醒过来,同时也把所有伪军心里那最后一点抗争的念头打消得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十二个伪军几乎同时放下了手里的长枪,并且以非常专业的动作直刷刷地举起了双手。
看着那班被绑成粽子模样的伪军,陈癞子放声地笑了起来:“他娘的,这一百多里山路总算没白绕。”
这事还得从冷山众土匪出发前说起。自从听说自己这冷山抗日军出名后,陈癞子跟朱五就一直想找机会干上一票大买卖。这一来,可以进一步加深自己在冷山一带的盛名。二来也是陈癞子心里早就想干的事,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冷山土匪之王。对陈癞子心中所想,朱五十分清楚,打心里也是非常支持的。别的先不去说,水涨船高这一个简单之极的道理,朱五还是很清楚的。于是把老杆子跟陈二还有风标一块叫上,商量了半天,这才有了一个计划。
就时下土匪所面临的情况来看,想在鬼子毫无察觉之下在冷山中心地带搞出点什么事来,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单单只是封锁线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哨卡岗楼,就足以让陈癞子他们头痛不已了。在中心地带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土匪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冷山一些边远地点。搞庙塘这个主意是风标提出来的。为什么要选择庙塘,风标给出了让人无法反对的三点理由:第一,庙塘紧靠冷山西南山角,不论是进或出山区都很方便,用时很少。既安全又不易让鬼子有所察觉。第二,这庙塘地处封锁圈外达二十来里远,加上鬼子在此处的守备力量薄弱。以土匪们目前的实力来看,完全有把握把守备庙塘的鬼子兵跟伪军一口吃掉。第三,风标本身就是庙塘人。打庙塘时土匪们不但可以得到情报支持,必要时还能得到一定数量的人力支持。风标所提的三大好处深深地打动了冷山四大把头的心。当下便一起拍板,打庙塘,搞鬼子。
就这样,在大把头的带领下,冷山土匪一反常态,没留下一个土匪守老巢。统统地背上武器,绕了整整一百二十来里山路,赶到了庙塘。其实在出发前,朱五本想留下十几号人马镇守老巢的。结果让陈癞子否定了:“这次打庙塘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鬼子可不是泥捏出来的。再说咱们人数也不是太占便宜,所以这个寨子就没有必要留什么人镇守了。只要把东西藏实了就行。真到了关键时刻,多十几个人远比少十几个人强!”朱五一听是这个理,也就点头同意了。
一百多里的山路足足耗去冷山土匪们整整一天半的时间,直到正月十七晌午时分才赶到庙塘。因为怕走漏了风声,土匪们在山中窝了一个下午。直到天全黑了后,这才在风标的带领下溜进了离哨卡不算很远的刘家院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