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鬼话---亦农中短篇恐怖小说集》
第53节

作者: 亦农亦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8-9-6 10:05:00

  长虹桥之墙角有人
  长虹桥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它位于北京的东三环,南有京广桥,北有农展桥。
  夏天的时候,我就租住在长虹桥附近一片社区里。每天吃过晚饭,我习惯到长虹桥下走一走,看车来车往、人来人往,看人间百态万相。
  我有一个哲家家朋友周杰伦,他和我讲过这样一段话:人是分贵贱、分阶层的,你只需看一看大马路就知道了。大马路中间又宽敞又平坦,走的都是汽车轿车,四个轮抬着一个人,那人大多都是有钱有权的人。马路两边是辅路,辅路很窄,而且越来越窄了,全被有钱人行驶的大马路给挤窄了。这辅路上走的是骑自行车的,或者是步行的。骑自行车或步行的人,有几个是有钱有权的富人呢?!这可以很形像地说明,现在有钱有权的富人在越来越多地挤占穷人的资源和活路。贫富分化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如不及早解决,甚至可能为社会动荡埋下隐患。

  在长虹桥散步的时候,我会想起哲学家周杰伦的这些话。但我并不完全赞同,上帝对我们应该是公平的,穷人有穷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痛苦和烦恼。我总是听到某高官因贪污事发跳楼,也听到某富人因养二奶过多引发家庭大战,最终法庭上见。我还听到某某名星突然在媒体面前失态发飑……可见,有权有钱的富人并不比平民百姓幸福多少。

  有一天晚上,时间有些晚了,我又一个人去长虹桥散步。忽然一抬眼,看到长虹桥下的墙角处站着一个人,那个人看上去有点怪,他紧紧地贴在墙角,穿着白衬衫、白裤子,整个人就像一张白纸似的贴在墙角。我想走近看一看,但仍然只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和一张模糊的脸。

日期:2008-9-6 10:19:00

  不知为何我忽然感到一股冷意,浑身泛起一层肌皮疙瘩。
  原本附近有一盏路灯,坏了很久也没有人修。奥运过去了,所有人都变得懒了。
  我匆匆忙忙折身往社区租屋里走。
  之后,我去云南丽江出差,顺便到玉龙雪山游玩,回来时已经是一星期之后。
  吃过晚饭,我又一个人去长虹桥下散步。我想起那个奇怪的站在墙角的白衣人,鬼使神差地又走过去看,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又看到了那个墙角站着的那个白衣人,白衬衫、白裤子,整个人像一张白纸似的贴在墙角处。难道那个人一直站在那里吗?好奇心使我再一次想走近他。
  当离那人还有两步之遥时我站住了,那种异样的感觉再次向我袭来,我忽然感到一股冷意,浑身起了一层肌皮疙瘩。再抬眼细看那个白衣人,依旧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一张模糊的脸。
  回到租住的那片小区,我遇到一位在外面乘凉的相熟的大妈,便向她说起自己在长虹桥那个墙角看到的诡异身影。大妈脸色立即变得苍白:“姑娘,你是说你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衫、白裤子的白衣人像纸一样贴在墙角?”

  我点点头。
  大妈左右四顾,没有第三个人,她走近我,嘴巴几乎贴到我的耳边,说:“你没听说过吗?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一个开宝马车的富家女人在过长虹桥时和一个穿白衬衫、白裤子的穷打工仔出生冲突,当着许多人的面扇了打工仔十几个耳光。打工仔被激怒了,他站在宝马车的前面不让她走,一定要请丨警丨察来讲理不可。那个富家女人暴跳如雷,扭身钻进车里猛地踩了油门,宝马车像疯了一样冲向前去,把那个打工仔顶死在墙角。听看到的人后来说,惨得很啊,把人家小伙子肠子、肚子、心、肝、肺都顶出来了。那个富家女人也不管不问,径自下车走了……这事听说后来还上了报纸,再后来不知如何了解的。不瞒你说,我原来也爱一个人去长虹桥下散步,后来曾看到过两次那个像纸一样贴在墙角的白衣人,我就再也不去了。”

  你听说过某富家女人发飑开宝马或奔驰车撞死的人事件吗?
  不知道那个曾经撞死白衬衫、白裤子打工仔的富家女人现在过得还好吗?!
  反正从此我再也不在晚上去长虹桥下散步。
  你还敢在晚上去长虹桥吗,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

日期:2008-9-6 14:11:00

  入秋不久,我搬离了长虹桥那片老社区。前天我坐233路公交车,忽然看到一条新闻:一位开宝马车的富家女人昨天晚上路过东三环长虹桥时,油门突然失灵,宝马车飞速撞向墙角,尽管宝马车方向盘上的气囊及时打开,但该富家女依然没有幸免遇难。令验尸官感到奇怪的是,该富家女在死亡前似乎受到极其严重打击,好像被人迎面重重击了一掌,眼珠暴突,鼻梁折断并深陷,嘴巴开裂一至到她的脑后……

  我想起原来租屋社区大妈的话,不知道这个开宝马的富家女人,是不是就是那位开车撞白衣打工仔的那位?!

日期:2008-10-11 20:42:00

  地坛书市之女读者
  地坛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办大型书会,聚集京城乃至全国各大出版社和图书公司,一起摆摊售书。新书一般可以打八九折,老书低的能打二三折,甚至一折。因此总能吸引许多书迷前来购书淘宝。作家在地坛书市上签名售书是常有的事情。许多著名的、非著名的真假畅销书作家们常常在地坛书市现身,为书市增加一份亮色。
  春天的时候,我推出一部新书《石佛镇》,应出版商之约,在今年秋季书市上冒充著名畅销书作家签名售书。没想到,书市上购买《石佛镇》第一部、第二部的读者真不少,排队签名的读友像一条小长龙,忙得我不亦乐几乎,签名签到手软。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钟,我终于得以喘口气休息,正准备先告假回家洗个热水燥睡一好觉,从人群中走出一个穿着红风衣的细高挑女孩,手里拿着我的两部《石佛镇》。她微笑着来到我的签售桌前面:“亦老师,我是你的铁杆书迷,麻烦你给我签个字。”
  因为此时已没有几个排队签名的读者,我得以有时间多看两眼这个红风衣女孩,披肩长发,白晳的脸,柳叶般弯眉,一双大眼灵动而温婉。能有这样可人的女书迷,真是容幸至极,就是码字再苦再累也值。我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大名。
  “亦老师,能与你合个影吗?!”红风衣女孩明眸皓齿,红唇轻启。
  当然不能拒绝,我急忙从站起来,红风衣女孩小依人一般站到我身旁。

  这时候,晚报记者小白就在不远处,他看到我这边作家美女的精彩一幕,岂肯放过,窜过来举起相机叭地拍了一张。
  红风衣女孩再三道谢,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小白望着女孩背影意犹未尽,笑眯眯地说:“亦老师,你还很有女读者缘啊,刚才那女孩,标准的封面女郎。”
  我心中得意,却不能表现在脸上:“小白啊,年轻人要学好,不要总是盯着人家的漂亮脸蛋!”
  晚报记者小白脸皮比较厚,嘿嘿笑一笑:“亦老师,我把这张照片洗出来,放大十二寸给你寄去,你夫人不会打破醋瓶吧?!”

  我只当这时小白的玩笑,并没放在心上。晚上回家,吃过晚饭,看了一会新闻,忽然接到小白打来电话,听语气他并不是一般的惊慌:“亦老师,还记得下午你和那个红风衣女孩的合影吗?”
  我当然记得,平静地问:“怎么了?!”
  小白哆嗦着说:“亦老师,你上网,我把照片发过去,你自己看看吧。”

日期:2008-10-12 13:38: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